工廠里,老闆最關心什麼問題?

感謝您關注“總裁績效”頭條號,專注績效管理,持續乾貨分享,幫助更多企業改善績效、提高效益!

搞自動化的人,當然要常常與工廠打交道。不論是流程工業,還是離散製造業,決策的都是老闆。當然下面的人也有下面的決策權力,大小不一,但最終的決策權,還是在老闆。

所以,搞自動化的人,當然要知道,老闆最關心的是什麼?

老闆可能關心自己在加班的時候,老婆會去哪裡;可能會關心自己的兒子考試成績好不好;可能會關係晚上與小蜜約會是否會被老婆發現;可能會想晚上打麻將要帶多少錢,……

這些,與我們搞自動化的人無關,當然,要做自動化產品銷售的,為了拉關係,可能也有必要關心上述老闆們可能會關心的問題。但是,這裡要談的是,在製造流程裡,那些“物質”的因素裡,老闆最關心什麼?其它的涉及到人的問題,比如管理、員工激勵、績效考核、薪酬體系、銷售業績等,也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裡面。我們談的,當然是與自動化有關的東西。

工廠裡,老闆最關心什麼問題?

但其實,工廠裡,每個東西可能都與自動化有關。要想知道老闆最關心什麼,就要先分析工廠裡有哪些東西,就要從製造的流程上來分析。

在整個製造企業流程裡,製造過程只是其中眾多的環節之一,但它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最有力的武器。其它所有的決定企業能否成功的競爭優勢的策略---如價格、質量、產品上市時間、可靠性、產品、革新、產品和服務的柔性、現場服務等等---能達到什麼程度,主要取決於企業的製造系統的設計、控制以及管理實施。

一個成功的製造企業,或者是一個不成功但還希望要生存下去的製造企業,不僅關心銷售和市場的增長,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整體如何發揮和提高企業的最大的效率。再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老闆最關心的是能否賺錢,而在製造過程裡,能否賺錢,就體現在效率上。效率,就是用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時間,生產出最多最好的產品。

一般的,對於製造企業中,生產平臺是企業的生命力,這裡是企業的創造價值的地方。雖然今天整個世界都在流行IT或其它什麼名詞的價值,但流行歸流行,製造企業關心的還是生產平臺的情況。

在製造系統中,勞動力資源、設備資產、管理資源都是圍繞著製造功能來被調配和運作的,無論是哪一種先進的製造理論和製造模式,目的都是讓這些資源根據企業自身的製造流程以最佳的效率來調配。而資源的調配實際上是有關這些資源的信息的溝通和傳遞。信息的溝通和傳遞首先需要對信息的獲取。通常,在製造業中,絕大多數已經實現了自動化,而有關製造系統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信息在這些自動化系統中都已經現成存在,或者通過這些自動化系統就可以方便地獲取。

但是,在傳統的產業中, 工廠的自動化系統和企業的其他系統是分離的,工廠的自動化系統是企業中一個孤立的部分。比如,對於一個上市公司來說,由於自動化系統的信息沒有和企業商業系統集成起來,股東就無法瞭解和審查工廠操作和自動化系統中所具有的信息。而沒有這些信息,就無法掌握了有關生產企業中的生產線的真實狀況和信息,股東也就無法通過財務分析瞭解是否需要投資以提高生產線的性能,也無從瞭解收入的預測能否達到,淨資產回報率率是否符合或超出。現在,老闆要了解這些內容,當然不會親力親為每天到現場去,而是通過信息系統來了解的,因此,製造系統內部的信息化是很重要的。信息化,就是要讓製造企業內的信息流動很流暢。

工廠裡,老闆最關心什麼問題?

但光是信息系統的流暢是不夠的。首先,要知道老闆們關心哪些信息。然後才能根據信息系統要傳遞的信息來設計信息系統,而信息系統的源頭,就是自動化系統,因為,與生產有關的所有的信息,幾乎都是從自動化系統中出來的。所以,要知道什麼樣的自動化系統能夠合老闆的意,就要知道老闆關心哪些信息,而要知道老闆關係哪些信息,就有必要從製造系統的本質來進行了解。

根據對製造系統控制基準的不同,通常有兩種基本的控制機制,一種是基於成本控制機制的製造系統,一種是基於運行狀況的控制機制的製造系統,這兩種系統在運行的管理上有很大的區別,尤其是在產品成本、質量和產出時間等參數上的要求等方面;前者是離散製造系統的控制機制,而後者是流程工業的控制機制。當然,這種分類指的是其主要控制目標,並不表明流程工業不重視成本,或者離散製造業不重視生產狀況的穩定。

製造系統是由一系列的設備等元素組合而成,目的是把原材料轉化為成品。 這些物件包括機器、工具、物料處理設備和人員,除了原材料之外,製造系統還需要信息(顧客定單、系統現行的狀況等)、資本(資金,設備和固定資產)、和能源(勞動力、電力和輔助能源等)作為系統的輸入;系統的輸出包括成品、信息、廢品和利潤。製造業中最重要的特性是物流和信息流。

而其中,信息流是為物流服務的。只有物流才能產生效益,但物流的效益多少,與信息流的關係很大。任何製造企業都會面臨如下挑戰:生產高質量的產品,降低成本,加快產品上市速度,增加對於變化的反應敏捷性,通過培訓和教育不斷增加生產力;製造系統的日常任務就是保證企業能夠不斷地滿足以上的挑戰。隨著市場變化的加快,以上任務的完成越來越依賴於各類信息系統的實施,因為只有信息系統才能使企業內的信息流暢順無阻,而其中,企業內所有第一手信息的源頭都來自生產自動化系統。因此,自動化信息系統的正常與否,以及它的信息是否能夠及時地傳送到企業上層來,是企業的信息能否暢通的關鍵所在。

時間是製造業流程上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物料如果不按時間到達,就失去了意義;所有的商業利益都會與物料流和信息流的速度成正比。因而,快速響應和敏捷是製造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但是,自動化系統再通暢,如果傳遞的不是老闆所關心的問題,那也只能是一個擺設。而老闆關心的問題,就是製造流程中的四大要素:物料、設備、能源、質量。這是製造企業內部最重要的四大元素。

工廠裡,老闆最關心什麼問題?

物料,是製造企業每天消耗成本中佔最大的比重的元素;能源,是除物料外佔成本最大的消耗元素,在有的企業中如鋁廠和硼砂廠等,佔成本的比例甚至超過了物料。而且,因為能源的供應性質,導致的浪費和無謂的能源消耗很大;設備,是製造企業最大的固定資產投資,而且設備的故障導致停機的話,不僅耗費人力和財力來進行維修,而且還要導致在故障期間的原料、輔料和能源以及人力資源的浪費;而產品的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如果質量不達標,生產的所有的產品都是廢品,那還不如不生產,不僅浪費了物料,也浪費了能源,更加浪費了開動設備所消耗的人力和設備的折舊。

所以,老闆關心的問題,只有上面這四大元素,這四大元素的規律是史博士發現的,所以我稱之為“史氏定律”。但四大元素再重要,老闆也不可能每天都跑到現場親自了解這些問題。現在信息技術那麼發達,我們的信息系統完全可以讓老闆在家裡,在高爾夫會所,甚至在桑拿按摩房裡,就瞭解到上述的信息(當然最多的情形還是在辦公室裡)。這就是現在的自動化系統要解決的問題。

所以,一個受歡迎的自動化系統,一定是能夠及時反映出工廠的製造過程的這四大元素信息的系統:物料信息,設備信息,質量信息,能源信息。因為,這些是工廠的製造過程中與成本和效益有關的全部數據。其它的信息,即便老闆也關心,其程度也不會超過對上述四大類數據的關心。而一個自動化系統,如果不能及時為老闆提供上述四大類的信息,就不能稱為一個令老闆滿意的系統;這時,你也就不要埋怨老闆不懂技術,不選用你的自動化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