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乃服第二卷取繭物害擇繭造棉

這裡繼續為大家介紹《天工開物》,鑑於篇幅有限,也方便大家閱讀,文中古文就不再打出來了,均按文中大意寫給大家瞭解瞭解中國的古代科學。

《天工開物》乃服第二卷取繭物害擇繭造棉

取繭

蠶的取繭

蠶結繭三天後,便可以取下蠶箔來取繭。繭殼外面的浮絲叫“絲匡”(繭衣),被湖州的老婦人以賤價買去每斤百文錢,用銅錢墜作紡錘將其打成線,再織成湖綢。去掉浮絲後的繭,在大盤裡攤開並放在架子上,準備繅絲和制絲棉。如果用櫥櫃、箱子裝蠶繭,會使蠶繭鬱悶受潮,造成斷絲。

《天工開物》乃服第二卷取繭物害擇繭造棉

物害

對蠶有害的動物

危害蠶的有麻雀、老鼠和蚊子三種害物。但是麻雀不會傷到繭,蚊子傷不到早蠶,只有老鼠自始至終都會給蠶帶來威脅。防止和除害的方法很多,因人而異。如果麻雀屎粘到桑葉上,蠶吃了後會立刻死亡。

《天工開物》乃服第二卷取繭物害擇繭造棉

擇繭

選擇蠶繭

繅絲時必須用端正的獨頭繭,這樣絲的順序不會亂。如果有兩個蠶或四、五條蠶共同結的繭,需要挑選出來用作絲棉。如果用這種繭絲,繅絲會很粗。

《天工開物》乃服第二卷取繭物害擇繭造棉

造棉

作絲棉

雙宮繭和繅絲時留在鍋底的碎絲斷繭和種繭殼,都是絲緒斷亂,不可繅絲的,但可以用來造絲棉。將其用稻草灰水煮後(不要用石灰),倒入清水盆內。把大拇指指甲修剪乾淨,用拇指頂開四個蠶繭,連續疊套在其餘的指頭上,四個手指中每個手指都疊套四個蠶繭,再用拳頭將繭頂開,這樣每次用一支手的四個指頭,可以頂開十六個蠶繭,然後用小竹弓敲打。這就是《莊子》說的“泙澼絖”(指在水中擊絮,《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泙澼絖為事。”)。

《天工開物》乃服第二卷取繭物害擇繭造棉

絲棉

湖州的絲棉特別潔白、純淨,是因為造棉的手法巧妙。上弓操作時主要在於動作敏捷,帶水將絲棉打開。如果動作稍慢,水已流去,那麼絲棉結成塊就不能完全鬆開,看起來顏色也不純白。繅絲剩下的東西叫“鍋底棉”,把它裝入棉衣、棉被用來禦寒,稱為“挾纊”(指裡面裝有絲棉的衣或被)。製造絲棉所用的人工,比造繅絲多八倍有餘,勞動一日每人只能造四兩多絲棉。用這種絲棉墜打成線來織“湖綢”,價錢稍貴,用絲線在提花機上織出的產品叫“花棉”,價錢更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