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十載書城路 今朝墨更香

烏海:十載書城路 今朝墨更香

繁榮的書法用品市場。張強 攝

烏海:十載書城路 今朝墨更香

市民在進行書法培訓。石歷增 攝

烏海:十載書城路 今朝墨更香

2010年,首屆國際書法產業博覽會暨第四屆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上,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位書法家創作的百米長卷,創造了新的大世界基尼斯紀錄。 於海東 攝

烏海:十載書城路 今朝墨更香

2017年書法藝術節上,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現場揮毫潑墨。 金泉 攝

烏海:十載書城路 今朝墨更香

企業職工在書寫書法作品。高丹妮 攝

烏海:十載書城路 今朝墨更香

海南區河畔學校的學生在鄉村少年宮學習書法。 教宣 攝

烏海:十載書城路 今朝墨更香

書法展覽常年不斷。郝飈 攝

烏海:十載書城路 今朝墨更香

書畫拍賣會。海東 攝

烏海:十載書城路 今朝墨更香

書法家為書法愛好者指導作品。文聯 攝

昔日因烏金而建,今朝以墨韻聞名。2008年,烏海市被中國書法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書法城”。經過10年深入推進書法城建設,如今在烏海,不是人人都是書法家,但卻人人都喜愛書法;不是人人都以書法為自己的事業,但卻人人都接受書法藝術的薰陶。書法不僅深深地根植於這座城市,讓烏海市擁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併成為一代代烏海人的精神家園,“中國書法城”已經成為烏海市最為金質的城市名片。從“煤城”到“書城”嬗變、從烏金閃爍到墨韻飄香,與時俱進、轉型發展的新烏海緊跟時代節拍,以“敢於無中生萬有、能憑海闊納百川”的烏海精神,書寫著新時代的文化奇蹟。

根植深厚的書法沃土

篤行致遠,書韻流長。烏海,註定是一方與“墨”結緣的熱土。20世紀50年代末,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響應國家號召來到烏海地區開採煤炭。勞動之餘,礦工們就地取材,用煤面兒當墨、拿自制的毛筆開始練習書法。質樸的礦區書法文化正是烏海書法城的最初源頭。

1994年,在濃厚的群眾性書法藝術創作氛圍中,烏海市委、市政府因勢而謀,作出了創建書法城的決定。2009年,烏海市出臺了《中國書法城烏海五年建設規劃》,拿出真金白銀用於書法理論研究、書法創作、書法人才培養、書法展覽、書法對外交流。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多年來,烏海市已先後舉辦了九屆“黃河明珠·中國書法藝術節”和五屆“國際書法產業博覽會”,期間全國少兒書法大賽、國際書法大展等多項高端展賽好評如潮;書法活動異彩紛呈,創造5項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2007年8月9日,在慶祝自治區成立60週年之際,首屆黃河明珠烏海文化節隆重開幕,烏海市的“黃河明珠烏海書法文化節”由此發端。2008年9月,在第二屆黃河明珠烏海文化節開幕式上,烏海市被中國書法家協會命名為全國首個“中國書法城”,烏海市實驗小學被命名為“中國書法蘭亭小學”。2009年9月,中國首屆少兒書法藝術節暨第三屆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上舉辦的“中國最大規模青少年書法比賽”獲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10年舉辦的首屆國際書法產業博覽會暨第四屆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是我國首次舉辦以書法產業為主題的國際性書法盛會。在開幕式上,來自近30個國家、地區的100名書法家書寫了130米長卷,創造了“最多國籍書法家書寫長卷活動”的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在2011年第五屆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暨第二屆國際書法產業博覽會上,烏海市還被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授予“中國硬筆書法名城”稱號。2014年10月,第六屆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第三屆國際書法產業博覽會暨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開館儀式隆重舉行,建築面積7.6萬平方米的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成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書法藝術殿堂。2015年9月,第七屆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第四屆國際書法產業博覽會暨“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烏海系列活動成功舉辦,“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烏海寫生創作基地”正式掛牌。2016年7月,第26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暨第八屆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第五屆國際書法產業博覽會成功舉辦,期間“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全民書法大賽吸引千餘名老人、兒童、中青年書法愛好者參與。2017年8月,全國名家書法精品展、第九屆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成功舉辦,展覽彙集了出自中書協主席團、理事、各專業委員會委員、知名專家、獲獎作者的156幅書法作品。此次活動把烏海市的書法藝術水平推向了更高境界。

構築全民的精神家園

九曲黃河錦鯉躍,滿城盡是染毫人。烏海市以書法文化為發展龍頭,孕育出在全國廣受關注的“烏海書法模式”,走出了一條具有烏海特色的文化發展之路。在烏海,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幾歲孩童,都是這場“全民書法”熱潮中的主角,烏海市已然形成了全民愛好書法、習練書法、經營書法、研創書法的良好氛圍。

據統計,在烏海55萬人口中,常年研習書法的就達5萬多人。隨時可以拿出作品參加各級書法展的也有3000多人。截至目前,烏海有中國書協會員40名,內蒙古自治區書協會員145名,市級書協會員2000餘人,在近年全國各類書法展賽中,烏海書法作品頻頻入選獲獎,佔到了內蒙古獲獎總數的一半以上,獲得國家級獎項書法作品百餘件、省部級獎項作品600多件。

得益於“書法五進”(書法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軍營)等一系列書法普及活動的開展,烏海市的書法藝術群眾化和社會化進程正在加速推進。據瞭解,烏海市全市現建成的標準化書法基地和書法活動室已覆蓋了全市80%以上社區、90%的學校、50%規模以上企業和90%的軍(警)營。2013年,烏海市的“書法五進”模式獲得了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創建資格,2014年,“書法五進”創建工作提前完成。這是自治區乃至全國唯一一個以書法文化活動為主題的公共文化示範項目。“中國書法城·烏海”還榮膺自治區10大宣傳文化品牌之一。“中國書法城”已經成為烏海最具特色、叫得最響的城市名片。

書法文化的大發展不僅成為烏海市提升城市內涵和市民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而且還賦予烏海城市與經濟轉型發展的新靈感與新路徑。近年來,烏海市著力推進“書法靚市”工程,在城市規劃建設中融入書法元素,並建成了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濱河書法景觀大道、青山翰墨園、甘德爾山景區摩崖石刻等一大批重要的書法文化設施。

不僅如此,烏海市還大力發展以書法為龍頭的文化產業。幾年來,烏海市不僅通過舉辦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國際書法產業博覽會、文房四寶展銷等文化活動來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同時還設立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基金,扶持和幫助各類文化企業做大做強。隨著烏海市的書法文化產業不斷髮展,一個“展”“會”“賽”“戲”“大型活動”五大系列品牌的發展模式已形成,目前,烏海全市書畫院、書畫廊、奇石、仿古傢俱店鋪有百餘家,年營業總收入超億元。

好戲連臺的書法盛宴

金秋9月,烏海市又將迎來一次書法文化盛宴。9月15日至9月17日,“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第十屆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將在烏海市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舉行,該活動是中書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項學術活動。屆時,中國書協主席團成員、全國頂尖書法教育理論專家、當代中青年書法家、各省市書協代表等700多人作為嘉賓參加本次活動,名家規模空前。

此次書法藝術節是對當前書壇的一次深度檢視,將針對當代書法所面臨的文化生態問題,著力研究與探索當前書法創作的問題與現象、現狀與理想,為當代書法創作總結問題、探尋方向,重塑當代書法精神高地。同時通過本次活動培養髮現更多的書法頂尖人才,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9月16日上午,“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將在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分為兩個版塊。其中,“中國書法創作的理想”版塊以古代經典理論家的價值觀為依據,線性描述歷代書法創作的理想,將採用紀錄片式的敘事模式展示,作品主題自漢魏始,至當代結束。按年代排列,突出每件作品的敘述主題,主題下作簡要解題,客觀呈現中國書法創作的審美理想及批評方法。近代以前以作品為展示對象,以敘事為方式;當代則著力突出當前書法創作方向,以文字敘述為主,同時展示作品。“當前書法創作的現狀”版塊以當代中青年書法家創作作品為範本,呈現當代書法創作的現狀。

活動期間,“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烏海論壇”將於9月16日下午至17日在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一樓劇場舉行,這是中國書協成立以來首次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學術論壇。論壇將邀請20名在書法領域取得豐碩研究成果的青年學者登臺演講。並將採用現場演講、現場對話和現場問答的方式,提升聽眾與專家學者的互動和參與度。同時,通過網絡報名的全國各地書法愛好者也可現場與學者們近距離交流。

本屆書法藝術節期間,“到人民中去”中國書法家協會百名書家“服務老百姓、共書新時代”現場書法輔導活動、慶祝“中國書法城命名10週年”—全市書法篆刻作品展、書畫作品拍賣、文房四寶展銷等好戲也將輪番上演。烏海市民又將在家門口品味翰墨飄香,體驗酣暢淋漓的書法文化大餐。本次書法節的舉辦也勢必將持續提升“中國書法城·烏海”品牌影響力。

在此之前,今年7月至9月初,烏海市還陸續組織開展了“海納百川”內蒙古烏海·天津濱海書法作品聯展、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全市美術作品展、“烏海青年書家七人展”赴自治區各盟市巡迴展、烏海市首屆“行草書”書法大賽等一系列書法藝術節前期書畫活動。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郝飈)

烏海:十載書城路 今朝墨更香

via:內蒙古日報-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