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組織:綠色絲綢之路離不開他們

[導讀] 經過五年的實踐,“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全球積極響應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願景轉化為現實行動,取得了重大進展

中國科技財富網訊(記者 胡利娟)今年是我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倡議5週年。作為我國政府推動國際大合作、促進全球大發展、建設共同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舉措,“一帶一路”倡議旨在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尤其是,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和行動》中明確提出,要突出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建綠色絲綢之路。

如今,經過五年的實踐,“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全球積極響應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願景轉化為現實行動,取得了重大進展。

然而,當前,由於“一帶一路”沿線相當一部分國家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問題嚴重,使得生態環境改善任重道遠。

那麼,該如何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


民間組織:綠色絲綢之路離不開他們


9月13日,在甘肅省武威市召開的“一帶一路”生態治理民間合作國際論壇上,來自14個國際機構(組織)代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四大區域代表,以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地區的國際民間組織代表和國內行業、相關部門、民間組織、公益組織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分享中國生態治理經驗,推動民間國際合作,促進生態共建共享”這一主題,就中國荒漠化治理成就和經驗、“一帶一路”自然保護、加強民間交流合作、民勤防沙治沙成績、互惠雙贏、攜手共建綠色絲綢之路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探討和主旨演講。

生態治理,增進生態福祉有效途徑

“‘一帶一路’建設承載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把每個國家、每個百姓的夢想凝結為共同願望,讓理想變為現實,讓人民幸福安康。”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黃金節點,武威生態地位重要,處於全國生態格局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和北方防沙帶的中心地帶,乾旱缺水,風大沙多,植被稀疏,生態環境極為脆弱,在地理環境梯度上處於全國荒漠化最前沿,是全國荒漠化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但是,進入新時代,武威堅持因地制宜打造沿山、沿川、沿沙產業帶,加快全域生態文明建設,科學防沙治沙,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倍增行動,努力改善生態環境。

至目前,武威市北部沙區營造防風固沙林19.234萬公頃,治理重點風沙口240個,封沙育林草11.6萬公頃。中部綠洲區營造農田防護林3.6萬公頃,建成林網化農田13.3萬多公頃,有效改善了區域小氣候。南部水源涵養林區採用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措施,共恢復和擴大森林面積2.67萬公頃。

加強生態治理,不僅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任務,也是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增進沿線國家人民生態福祉的有效途徑。

據瞭解,我國森林面積達31.2億畝,森林覆蓋率達21.66%,成為同期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天然草原面積達60億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5.3%。溼地面積達8億畝,溼地生態功能全面提升。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轉變。

去年9月,《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我國成功舉辦,參會的1400多名嘉賓對中國防沙治沙成就給予高度讚賞和充分肯定。

國家林業與草原局黨組成員譚光明表示,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既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生態改善,也為“一帶一路”生態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利用“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南南合作等平臺,在防治荒漠化、保護野生動植物等領域,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推進“一帶一路”生態治理。

生態治理,民間組織廣泛參與重要力量

加強生態治理,離不開民間組織的廣泛參與,這也是民間組織應盡的社會責任。


民間組織:綠色絲綢之路離不開他們


而中國綠化基金會,作為享有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諮商地位的公益機構,始終以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為己任,先後推出了“綠色公民行動”“百萬森林計劃”“幸福家園”“自然中國”等多個公益項目,為我國生態治理貢獻了重要力量,同時逐步發展成為這一領域的民間龍頭組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綠化基金會主席陳述賢表示,舉辦本次論壇除了要吸引更多社會機構、民間組織、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其中外,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生態治理,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同時,還要引導企業、個人、學界等各方面聯合開展生態治理,積極貢獻民間智慧和力量,加快“一帶一路”生態治理國際合作基金運作的規模化進程,推動公益事業由區域化邁向國際化。

被國家列入“兩屏三帶”重點生態功能區中的“北方防沙帶”的民勤縣,屬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

武威市市長周偉介紹說,民勤像一把楔子鑲嵌在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裡沙漠中間,阻隔著兩大沙漠的合攏,是捍衛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如果民勤綠洲不保,將會導致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連成一片,對河西走廊乃至中國西北地區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作為河西走廊生態治理的“橋頭堡”,民勤人摸索出了一套水、沙、林、技相結合的技術模式。在408公里的風沙線上建成長達300多公里的防護林帶。並依靠科技,引進尼龍網、生態墊、化學固沙劑等治沙新技術。目前,全縣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到15.32萬公頃,封育天然沙生植被21.67萬公頃,乾涸50多年之久的青土湖重現碧波,形成水域面積達26.6平方公里、旱區溼地10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由上世紀50年代的3%提高到17.91%,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生態治理,交流合作共建共享互利共贏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就民間組織如何參與生態治理,譚光明建議:首先,堅持科學治理。民間組織要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為政府科學推進生態治理提供決策參考。

其次,要廣泛動員。各國政府應在規劃、政策、投入、科技、培訓等方面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進一步調動民間組織參與生態治理的積極性。民間組織作為政府與企業、公眾的橋樑紐帶,要通過搭建參與平臺、豐富參與方式等辦法,引導企業、個人等靈活參與生態治理,形成持續推進生態治理的強大合力。

再次,堅持項目帶動。生態治理需要具體的項目來推動。民間組織要在相關規劃的引領和指導下,以項目為載體,不斷加大資金、技術、人力等投入,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區域性重點項目,推動區域生態狀況逐步改善。要著力打造生態治理品牌項目,引領更多企業和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生態治理。

最後,堅持合作共贏。“一帶一路”沿線許多國家處在相似的發展階段,有著相近的建設任務和目標追求。要積極搭建各國間民間組織交流合作平臺,在生態治理和產業發展領域廣泛開展政策、科技、培訓等交流合作,推動實現共建共享和互利共贏,共同為建設綠色“一帶一路”貢獻智慧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