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坏情绪,我为什么要买单?

你的坏情绪,我为什么要买单?

不要为别人的坏情绪买单

图:网络 公号/丁是丁(dsd555555)

1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情绪有好有坏,有正面有负面,有正能量有负能量。

有个心理学老师讲过一个观点:每种情绪都有其正面的意义,除了恨。

十几年前营销类公司的员工大都被安利过《羊皮卷》,这部著作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丛书”。我第一次听人朗读《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觉得写得实在太好了,立刻买来一本。

因为曾有人批评我“情绪化”,觉得需要改变自己;因为当年的我相信,如果每天早上醒来对镜朗读,有21天的坚持,就能养成习惯,就一定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去掉身上的那个“情绪化”的标签。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潮起潮落,冬去春来,夏末秋至,日出日落,月圆月缺,雁来雁往,花飞花谢,草长瓜熟,自然界万物都在循环往复的变化中,我也不例外,情绪会时好时坏。

……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我怎样才能控制情绪,以使每天卓有成效呢?除非我心平气和,否则迎来的又将是失败的一天。花草树木,随着气候的变化而生长,但是我为自己创造天气。我要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弥补气候的不足。

……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我宽容怒气冲冲的人,因为他尚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可以忍受他的指责与辱骂,因为我知道明天他会改变,重新变得随和。

……

可惜我当年没有修炼出那份自律和坚持,虎头了几天就蛇尾了。重温《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仍然觉得写得很好,却不再“尽信”。

随着环境变化、年龄渐长或阅历增加,或许对太励志太鸡汤的东西会有本能的抗拒,也或许是因为前面提到的那位心理学老师还说过:情绪无法控制,但可以管理。

我觉得这种说法更有科学精神,更符合人性。一般人喜欢“管理”一词也会多过“控制”吧。

2

见过太多的人,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所有问题都自己扛”,遇到问题、争端往往迁就、回避,甚至一味自我检讨、讨好他人,结果反而很受伤,甚至抑郁。

家庭中,夫妻俩如果经常吵架,最受伤的往往是孩子。这已是很多人的共识。

多年前曾听同学讲他小时的事,证明他从小“很乖”。他父母经常吵架,每次家里空气紧张,他要么拿起扫帚去扫地,要么会擦桌子抹板凳……现在想起,觉得那个努力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的小孩真是可怜,他在为父母的负面情绪买单。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他后来参加工作以后,总是部门里那个加班加点最多,有着讨好型人格,最在意别人脸色、敏感的那个。

小孩子不懂那么多的道理,对负面情绪的反应往往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那些能够表达出自己感觉和感受的孩子,甚至是哭出来的孩子,往往内心更强大。

有个朋友曾讲过他五岁女儿的事。他老婆在一家公司做销售,工作不顺心、被客户虐的情况在所难免,有时回家脸色不好看,他已经习惯了。有天老婆下班回家又“一脸官司”,女儿扑过来让妈妈抱抱,妈妈没好气地呵斥:“你都多大了还缠着我抱抱?烦不烦人?!”

女儿被吼得楞了一下,嘴角一瘪旋即大哭起来,怎么哄都哄不住……后来一边哭一边教训她妈妈:“……我叫你抱抱怎么了?我还是个小孩,哼,等我长大了,你想抱我都不让你抱……你自己在有气,凭什么照我发火啊?!……”最后妈妈被说哭了,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朋友后来很感慨,说自己和老婆都在女儿那里“受了教育”。他接受“女人情绪化很正常”的现实,看老婆脸色惯了,但在女儿那里行不通。他女儿所在的幼儿园教育理念比较先进,孩子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感觉。

如果父母不能管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小孩子可能就要为父母“买单”,承担本不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

情绪管理对很多人来说是人一生的功课,即便小孩子暂时无法区分,至少也应该让他知道这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父母的情绪也是属于“别人的事”,跟自己无关。

3

女儿眼看即将进入大学。我觉得对没有集体生活经验的独生子女来说,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人际关系。

独享一间卧室、睡一张大床习惯了,忽然要跟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三五六七个同宿一室,共同生活四年,难免会有矛矛盾盾磕磕绊绊甚至嫌嫌隙隙……

朋友的女儿现读大一,端午假期回家,讲了她们宿舍里发生的一件事。她住上铺,宿舍照明开关在她的床头边,理所当然成了“灯官”。

为管理用电,学生宿舍往往晚上统一拉闸,次日一早合闸送电。有天她极困,熄灯之前就睡着了。次日一大早,她是被一阵歇斯底里的哭叫声吵醒的。睡眼惺忪中,她看到室友披头散发赤脚站在地上……原来,头天晚上她没赶在统一拉闸前关灯,一大早灯亮起来,影响了室友休息,气急败坏地冲她大发脾气。

朋友的女儿说她从没见过这种阵势,自己一下子就懵了,也吓醒了。她跟室友说了好多“对不起”,那人仍是一张臭脸。她认了错好像也得不到原谅,现在关系挺尴尬的,室友那还挑拔别的同学疏远她……

瞧,集体宿舍的照明开关都可能引发矛盾,就别说晚睡早起还是早睡晚起、磨牙说梦话打嗝放屁乱扔垃圾乱丢快递包装盒、追星打游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了。

我问女儿:“如果遇到这种事你会怎么办?”

她说:“我有什么错?你自己睡不着觉怪我喽?……”

这样怼回去是她的风格,可能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带来新的困扰。好处是不至于搞到自己不断检讨,甚至是为了讨好对方而把熄灯的事看得比天大,成为心理负担和压力。

那个因别人无意的过失而情绪失控的女同学才是问题的源头。宿舍照明开关离我最近归我管理没错,但那并不是我必须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你怕灯光影响自己睡眠,可以睡前检查一下,自己记得关灯。没及时关灯我很抱歉,但那不是我的故意,我已经道歉了。我不接受你冲我发脾气,我不会为你的坏情绪买单,成为你负面情绪的受害者。

别人冲你发脾气,并不一定是你做错了什么;别人有负责情绪,并不需要你替他承担,那是他自己需要面对的事。不要责备自己,更也不要生气,因为——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别惩罚自己;

生气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别人。

有一种情形,出于职业道德和修养,我们或许可以接受甚至忍受别人的坏脾气、坏情绪,那就是对待客户。《后来的我们》中,见清曾担任客服工作,他情绪不佳实在忍受不了一个客户的频繁刁难,终于发作,结果被客户找人打到公司,他受伤不说,还因此丢了工作。

自从沃尔玛贡献了一条服务理念,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认为:

一,客户永远是对的;

二,如果客户错了,请参照第一条。

作为职场一员,为外部客户的坏脾气坏情绪买单,也可以看成是工作的一部分,考验着一个人的职业化水平。

你的坏情绪,我为什么要买单?

最新文章

长按下图二维码可关注“丁是丁”

欢迎转发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