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版基藥目錄公布在即,這些變化不可不知!

国家新版基药目录公布在即,这些变化不可不知!

9月5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等就基藥目錄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国家新版基药目录公布在即,这些变化不可不知!

此前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意見(徵求意見稿)》,強化基本藥物“突出基本、防治必需、保障供應、優先使用、保證質量、降低負擔”的功能定位。本次目錄調整,堅持調入調出並重,中西藥並重,共調入藥品187種,調出22種,目錄總品種數量由原來的520種增加到685種,其中西藥417種、中成藥268種。

1.強調基藥目錄動態調整

在目錄的遴選方面更加註重突出藥品的臨床價值,堅持動態調整和調入、調出並重,擬納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可以是新審批上市、價格較高、但效果較好的藥品。另外,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品種將優先納入基本藥物目錄。

曾益新表示,關於動態調整的基本考慮是動態調整原則上不超過三年:“我們有一個具體的規定,對一些新上市的療效確切,而且價格合理,而且比現有的藥品療效更好的一些藥,我們應該適時啟動調整的程序,納進來。”

調出目錄的品種主要是臨床已有可替代的藥品,或者不良反應多、療效不確切、臨床已被逐步淘汰等原因。此外,逐步將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基本藥物仿製藥品種調出目錄。

2.明確地方無權增補

相比以往的版本,2018年基藥目錄考慮到基本藥物制度已經在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實現全覆蓋,允許地方增補藥品是制度建設初期的過渡性措施,這次意見明確,原則上各地不再增補藥品。

3.醫保帶量採購,基藥降價

基藥目錄更加註重與醫保支付報銷政策做好銜接,兼顧公共衛生疾病防治等方面的需要,明確基本藥物目錄內的治療性藥品,醫保部門在調整醫保目錄時,按程序將符合條件的優先納入目錄範圍或者調整甲乙分類,逐步提高實際保障水平,最大程度減少患者藥費支出。

通過集中帶量採購降低藥價、合理用藥降低費用,在醫保和財政提供支撐保障的同時,鼓勵各地在高血壓、糖尿病、嚴重精神障礙等慢性疾病管理中,在保證藥效前提下優先使用基本藥物,逐步提高基本藥物的實際保障水平,讓患者願意使用基本藥物。進入基本藥品目錄的藥物想要進一步進到醫保報銷目錄,還得進行價格談判,將價格降低到一個合理的水平。

国家新版基药目录公布在即,这些变化不可不知!

親,中國藥店公眾號長期公開徵集稿件,如您欲抒發心聲、記錄生活、分享經驗……可以文字或圖片形式將作品發送到[email protected](郵箱),稿費=200元+閱讀量*0.01元。溫馨提示,投稿時請註明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