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第一次參加NBA全明星賽時在美國引起了多大的轟動?

一個好人33389


姚明在2002年以狀元秀身份進入NBA,雖然第一場比賽就遇到了新秀牆,跌跌撞撞,但還是憑藉隨後回暖式的表現與中國超高的人氣進入了2003全明星正賽。



姚明不光是進入了正賽,票數還力壓西部第一中鋒大鯊魚奧尼爾搶得首發中鋒席位,這一度引發了NBA球員以及國外球迷的不滿。他們當時對於這個黃種人非常看不起,他們認為中國球迷群體的龐大影響了投票的公正,他們認為姚明配不上全明星,更配不上首發中鋒。

這屆全明星,青澀的姚明出場16分鐘得到2分2籃板。事實上,當時的姚明實力肯定難以與奧尼爾相提並論,他這樣的大塊頭也不適合這種表演性質的比賽。但規則就是這樣,誰的票數高誰就可以打首發。

全明星賽後,姚明並不在意那些美國人對他的冷嘲熱諷,他只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地訓練,提升自己的對抗與技巧。新秀賽季結束時,姚明交出了一份13.5分8.2籃板1.8封蓋的合格答卷。

東方人的性格普遍偏內斂,姚明也不意外。他明白只有真正的實力才能刷新老美對於黃種人能打好籃球的認知,這個來自東方的小巨人從挫折中爬出來逐漸成長為NBA當之無愧的明星。



飛舞的小火山


作為以選秀狀元身份進入NBA的草鳥新秀,帶著全聯盟第四高的全明星選票,力壓處於巔峰期的“大鯊魚奧尼爾進入西部全明星首發陣容的中國人,在美國本土和外媒眼裡我想更多的是對新出現的這股東方力量的好奇和震驚,以及對之前存在的NBA全明星票選機制的詬病。

首先,02-03賽季還是新秀的姚明數據並不突出,剛進入到NBA時,姚明身體單薄,雖然技術和身體在CBA及亞洲範圍內屬於霸王龍級別的存在,但是到了NBA,身體對抗能力偏弱、語言障礙、球隊戰術地位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姚明的發揮,首個賽季場均13.5分、1.8次蓋帽、8.2次籃板對於一位NBA狀元來說顯得中規中矩。要說姚明以成績和數據贏得關注,我們不自欺欺人。這個賽季奧尼爾的數據場均27.5分,11.1次籃板和2.4次蓋帽。

其次,03年亞特蘭大全明星賽是一個特殊的全明星賽,他是姚明的第一個全明星賽,同樣也是被稱為“籃球之神

”喬丹的最後一個賽季,外界普遍對這屆全明星賽關注程度就比以往要高,當時姚明的隊友弗朗西斯在採訪中說“攝像頭幾乎覆蓋了姚明整個身體,有的對準他的手指,有的對準他的腳趾”,而作為媒體來說第一個和最後一個的噱頭肯定是最具有報道性的,這裡面不排除姚明有借東風蹭熱度的情節,或者說是趕上了好時候。

最後,姚明在本屆全明星賽上發揮並不出色,除了開場接到弗老大的空中接力得到兩分外,其餘時間並不出彩,最後只得到了2分2板的尷尬數據,這裡不排除有第一次參加全明星賽緊張的成分,但是也不能耐排除能力的限制因素。當時的能力就到這了,何況場上的主角也不是姚明。

所以說姚明的第一屆全名星賽在美國有多大的轟動,我想是有轟動,但是僅限於以上所說的好奇、票選結果的震驚,和其具備的實力關係並不大,但是把轟動這個詞放在中國,那就是四個字“萬人空巷”!


樹上的狐狸尾


一個來自東方身高2米26的選秀狀元在第一屆全明星賽就力壓奧尼爾成為西部全明星首發中鋒,我想這一句話就可以概括當時的轟動程度。

2003年是“籃球之神”喬丹的最後一屆全明星賽,毫無疑問的是喬丹是本場比賽絕對的焦點,而另外一個焦點就是來自於東方的選秀狀元“小巨人”姚明,當時姚明還是新秀賽季,常規賽已經開始嶄露頭角,最終在國內球迷的投票幫助下,姚明成功力壓當時的聯盟第一中鋒奧尼爾成為了西部的首發中鋒,所以姚明的第一屆全明星足夠轟動。


我看過在姚明的一個回憶錄中他表示比賽開始之前自己從一個屋子帶到另一個屋子,不停的接受採訪,而且每次採訪面前都會擺著幾十上百的攝像機,而當時喬丹也是表示姚明要學會適應面對這些,注意:姚明接受的採訪大部分都是國外的媒體,所以當時姚明的受關注度不僅僅是在國內為,在國外也足夠轟動。


其次,當時姚明在賽前幾乎接收到了到了每一位球星的祝福,當然也包括喬丹,全世界最好的球員都給姚明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和經驗,比賽開始前,場邊有一位國外小球迷大聲呼喊姚明的名字,希望得到姚明的簽名,雖然受關注度非常高,但是畢竟初來乍到,當時的姚明在比賽前的熱身一直都比較拘謹,而這時候科比也是過來捏姚明的肩膀,非常友好的告訴姚明這是全明星,趕緊放鬆起來,並且向姚明扭起了肩膀展示自己的狀態,這時候姚明也被科比的舉動逗的哈哈大笑。


姚明在2005和2006年連續兩年更是蟬聯了全明星賽的票王,而NBA也是為了姚明修改了全明星賽的投票機制,所以姚明當年在NBA的確備受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