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欲望的軀體太多

原創 生活副刊 2018-05-14

作者 杜小杜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就在前不久的那個假期,

走訪過一家很不起眼的麵館。

她店面狹小,裝修簡單,

每天卻吸引著無數的吃貨,

掐著點兒,前往排隊等位。

這也是我迄今為止所去過的,

最為“有趣”的一家麵館:

每天只營業半天,

一天就賣500碗麵。

每年還要給僱員放三個月的帶薪假。

當然,

這家麵館的面,味道是足夠好的。

她在2年前就上過《 舌尖上的中國》,

而一度引發吃貨們的蜂擁而至和狂歡。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當時,許多人都在猜測,

“這回,老闆是肯定要發了。”

因為,通常出名後的餐館,

不是急著開分店擴大經營,

就是在全國乃至全球搞連鎖,

隨後借勢,便能賺個盆滿缽滿。

我想,——

大多數人的也都是這樣想的。

可不曾想,這位老闆的反應,

卻是出人意料地任性。

他沒有重新裝修店面,

也冇急著去做大做強。

而是在《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

隨之,便在門口貼出了個告示:

“本店不開分店、不加盟,

不轉租、也無技術可教。”

曾經就有過位客商,

在想200萬買他的品牌時,

—— 他拒絕了!

在接受採訪時,他說:

“我的面真不存在什麼秘方,

就是從選材到做法都很認真而已!”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我想,但凡是個生意人,

只要是稍加搞個加盟,或是編個秘方,

亦或是開個直播,傳授下做面的技能。

都可以有白花花的鈔票順勢流進口袋。

然而,——

這個很“有趣”的人:

卻依舊是在出名以後,

守著那間狹小店面,做著半天的生意,

而毫不擔心,放仨月的假便錯過一個億。

我不忍去繼續追蹤,

也不忍心去打擾,——

“他閒下來假期到底去做什麼?”

他沒說,我也沒問!

但我可以猜個大概:

他可能是去喝茶聽戲,

可能是去養花種草,

也可能是看電視或睡大覺......

總之是,——

我並沒有看到他是住著什麼大別墅,

也沒開見到他是開著什麼寶馬大奔,

只是在忙碌的人群中,

看見了,他牽著了他老伴兒的手。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也許,——

有了享受生活的舒適和放鬆,

才能有對工作的耐心和興致。

有了,有趣的靈魂,

才能有,對生活的認真。

也許,內心滿心焦躁的人,

永遠都無法做出觸動人心的佳餚。

的確,世間的大部分優質作品,

都是在心氣平和的心境中誕生的,

哪怕只是一碗再尋常不過的湯麵。

為人處世,不急不躁、不慌不忙,

面對生活,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懂得在忙碌中閒下來的人,

我想多半是懂生活,也有智慧的。

現如今,有趣的靈魂太少,

就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在這個追名逐利的時代,

有太多的人,

都不能容忍停下來的自己。

因大多數人,

都是在把“忙碌”等同於努力,

都是在把“清閒”視同為失敗。

一旦是,自己停下來,

遏制不住的罪孽感,

便會密密麻麻地滿處滋生。

閒,總是能隱喻一事無成,

忙,總是能代表進取成功。

於是乎,

勤奮,總是會成為慾望的個代名詞。

賺錢,總是會被誤解成為人生理想。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我有個中學同學,叫小飛。

他在上大學時,留學去了德國,

回國後,就在家視頻網站做了主編。

給的薪水不錯,待遇不錯,

在單位,也頗受領導賞識。

可不曾想,在前些年他辭職了。

一次喝酒,談及此事時,他說:

“我只是想能把愛好當成份工作,

與此同時,——

再求得一份養家餬口的薪水,

可不曾想,——

老闆想要的卻是我的全部時間,

—— 要的是我的命!”

我的這個同學,

現如今在自己做家工作室,

在一年中,他只工作半年。

半年在很勤勞的拍視頻,

半年在很幽閒地自己玩。

現如今,閒暇的靈魂太少,

就是因,放不下的軀體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這個都市裡的芸芸眾生,

有太多的人,

都像極了個在不停旋轉的陀螺,

似乎唯有賺錢,

才是能凸顯自身價值的唯一標準。

總是在惶恐,——

一旦是不讓勤奮的皮鞭不停抽打,

稍鬆懈下來就意味著是一頭栽倒。

很多的人,

一睜眼為的就是過好日子在奔波忙碌,

從不曾想,

慾望的軀體,那並不是你生活的全部。

在最近的日子,

我迷戀上了復旦的美女教授陳果,

她在講到“什麼是幸福?”時,說:

如果你有錢了還感覺不到幸福,

那你就要好好思考下自己的人生了。

其實,我們所做的一切,

都是為了讓我們能更加幸福。

其實,我們不停的賺錢,

都為的是讓自己生活的更好。

而生活的更好,

其實為的只是讓自己更快樂。

誠然,——

我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為的都是使自己更幸福,

——使身邊的人更幸福。

現如今,不幸福的靈魂太少,

只是因,忘記初心的軀體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不過也很正常,

我們從小接受到的教育:

都是要與時間賽跑,

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利用起來。

在垂垂老矣時,

要不為虛度光陰而悔恨,

要不為碌碌無為而羞恥。

尤其是在這個高速運轉的時代,

人們習慣了用名利來定義成功,

慾望也成了種不可再生的資源。

誰都不敢讓慾望輕易停下來,

總有一個聲音在催促,

警醒著你要不停追逐,

似乎一旦停下來幸福就會離你而去。

其實是,我們大部分的焦慮不安,

都源於身體與靈魂的不同步對等。

有句話說,——

可其實是,——

閒也是緩解焦慮症的一劑靈丹。

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說:

“天下的一切都是忙出來的,

但惟幸福生活是閒出來的。”

一個“閒”字裡,

已然是生機無限、趣味盎然。

現如今,有趣的靈魂太少,

可能是因忙碌的軀體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和很多的人一樣,

在感情世界裡,

所念念不忘的往往都是那個初戀。

在生活的角色裡,

所欣賞的也是活成了自己的陳道明。

縱觀,他在成名以後接戲並不頻繁,

更樂意的倒是,窩在家裡彈琴下棋。

當見妻子在一旁繡花時,

—— 他便或寫字或做手工。

當別家閨女都在追逐時尚名品時,

—— 他便給女兒親手裁剪了個包。

窗外落木蕭蕭,室內歲月靜好。

在生存與生活之間,

隔著的或許就是一層適度的清閒。

慾望的軀體在世俗中追名逐利,

有趣的靈魂在夾縫裡尋求美好。

的確,在某種意義上講:

慾望的追逐,——

是完全可以用夢想的實現所代替的。

而論其關鍵,——

就在於如何處理好“忙與閒”的關係,

和把“閒”控制到合適的頻率與長度。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就在前些日子,

小杜喜得老社長所贈一幅墨寶。

寫的是“太上隱者”的句名詩。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日曆,寒盡不知年。

看罷過後,——

愛不釋手,甚是歡喜。

細品句中味道,

隱喻了多少世俗生活真諦。

不得不說,——

現如今,有趣的靈魂太少,

都只因是慾望的軀體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因慾望的軀體太多

生活都在假正經,副刊假裝不正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