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章

《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

【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xiàn)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

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fú)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

則無不治

注:

①見:當作出現的“現”解時,讀xiàn,如“見素抱樸”;而當作見解、看見時,讀jiàn,如“視之不見名曰夷”。

【講解】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推崇鄉賢,使百姓不因此而爭鬥。

鄉賢有益於社會,但是從治理國家的角度看,推崇賢人,也會因此帶來百姓的爭鬥,容易出現各種事端;因此,弊大於利,聖人不取也。不尚賢,不等於不鼓勵成為鄉賢;但是不讓賢人成為社會上的模範、榜樣,號召大家向他學習。

這句話一般人不理解,不該鼓勵賢能嗎?大家都向他看齊。要看實際效果。比如中小學班級講分數,講名次,可是,這天下事必然是行隨噓吹強羸培墮,自然形成對待,這是很深的哲思。會不會給後面的人太大的精神壓力?造成抑鬱、壓制、打擊、沮喪?所以要從身心健康和社會和諧理解這句話,從現實理解這句話。聖人的思想是長遠的。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看重難得的東西,使百姓不因此去偷盜

這句話就好理解了,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何況還貴重之?蘋果手機,大家都喜歡,就會有人因為買不起、得不到,而去做不好的事情。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出現引發慾望的東西,使百姓不無法會因此而心亂。

見:現;以上三樣,都是身外之物。從治國之道的有形層面講,就是不要崇尚賢人,不要鼓吹物質,降低百姓對物質的追求,自然減少紛爭;當然,同時也減少對天地的過度索取,不去危害天地,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前三句話的主體,都是侯王級別的管理者。那麼,聖人級別的侯王會如何管理呢?

是以聖人之治:所以,聖人治國方法是:

虛其心:虛空百姓的心靈。

後面四句的其,都是指民。虛其心,虛什麼?實際上就是清除前識,少私寡慾,減少對物質和過分的慾望的追求。前識,就是先入之見。腦袋裡面充塞了大量的成功學、雞湯、各種名師的段子,腦子就亂了,不知所以了。前識少了,內心經常有種靈機,有時候工作上會有靈感,知道如何去做,也知道這樣肯定能做好。從實踐效果看還是不錯的,人是不斷提升的。

前面所說的:不貴、不尚、不見,識神也就容易安靜,元神就自然對大道、混沌有種感應,自然生出真知。虛而靈,進入虛靈境界。

實其腹:充實百姓的丹田。

顯意:降低對於物質的需求,只要吃飽肚子就好;泛指減少物質慾望。

密意:腹,是氣海或者丹田的所在。那麼虛其心,安靜下來,自然逐漸內氣祥和流暢,對大道混沌有所感應,開源與節流結合,內氣如水就越來越多,自然充滿了下丹田也就是氣海。把下丹田解讀為氣海,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古人的思維。還可以理解為:虛心請教明師,才能得到修身方法,充實下腹。

“虛其心、實其腹”,上虛下實,也是健康的保障。

12章:“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所以,為腹,是聖人的修身,也傳遞他的修身給百姓。

弱其志:柔弱百姓的志向。

弱:小而有韌性。

志:為做事情的志向。強行者有志。可見志與行有關。那麼什麼是行呢?熟悉《道德經》的人,就很容易想起這兩句話: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53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41章)。所以,志,是行道的志向,在現階段就是弘揚經典。

通過虛其心實其腹,逐漸開始對大道有了感應,真知出來了,有行於大道的志向了。弱,就是如水一樣,有種彈性、靈活,不僵硬,隨著形勢變化而變化。遇到阻礙懂得要換個思路、方法,最終達到目的。理解曲則全,要照顧到方方面面。氣質柔弱,動態調整,形成氣和。

強其骨:強壯百姓的骨骼,充實骨髓。

骨,包含了骨髓和骨骼。骨髓還通往大腦。腦骨也是骨,所以骨也包括了腦髓,也就是大腦的形質部分。腦髓形質(識神)飽滿,有無相生,形而上的元神也容易靈光。

虛其心:神;實其腹:氣;弱其志:神;強其骨:形。這樣就比較完整地包含了形氣神的修練。

常使民無知無慾

:總是使百姓具備無的真知、無的追求。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經過聖人傳遞這些修身方法之後,百姓逐漸有了真知,有了對無的追求,從“百姓皆注其耳目”,開始知道有天地,有大道,逐漸進階為人。

結合全文義理,老子教導百姓從修身開始,引導百姓進入形而上的境界。逐漸遞進,從修之於身,不斷進階,最終到達修之於天下的聖人境界,見素抱樸,復歸於樸,所以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愚民。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使那些智者不敢妄為。

智是貶義,表示伎巧謀辯等,不真誠質樸。如: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智慧出有大偽。

知人者智。智者知人,懂人性,會煽動人,想慫恿百姓沒事找事,從中滿足個人的私慾。但是,正因為百姓無知無慾,逐漸開始有了真知,也有了自知之明,對物質財貨逐漸失去興趣,沒人會聽從智者,無懈可擊;所以,智者也就不敢妄為。

為無為則無不治:以無為的原則去為,則沒有治理不了的。

這句是全章的總結。

聖人通過有形和無形的教化,讓百姓慢慢懂得氣化的道理,慢慢有了天地之心,對無有了真知,懂得在無的層面上如何與天地人交流、和諧、共存,自然達到天下道治,即聖人修之於天下的最終目標。

與這一章相同的句法很多,如: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也有:學不學,欲不欲,事無事,味無味等等。結合起來,解讀就更完善,更精彩。

(以上講解著述:黃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