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濰坊的四道名吃!其中有兩個在青島很難吃到

身為濰坊人,沒有一天不懷念家鄉的味道。

尤其是肉火燒、和樂、朝天鍋和啞巴辣椒這四樣。

濰坊肉火燒

懷念濰坊的四道名吃!其中有兩個在青島很難吃到

懷念濰坊的四道名吃!其中有兩個在青島很難吃到

濰坊的早餐,再沒有比吃肉火燒更過癮的了。

要上一碗鹹粘注(粥),吃上三個刀切肉,別提多美了~~

到了攤前先要上一碗“鹹粘注”涼著;

然後排隊,一定要空著肚子挨號買,這樣吃著才香;

火燒一定要剛出爐的,趁熱吃,涼了塌了就沒滋味了;

用毛邊紙墊著拿起火燒,轉悠著先找找火燒上的破口,從此處下嘴為上,以防漏油燙著脊樑~

咬開後即使燙的夫料夫料滴也要邊吹邊吃,邊吃邊吹,吹完吃完;

哈上鹹粘注走人~~

其實濰坊的火燒品種很多,單是面火燒就有砍火燒、簸箕火燒、梭火燒等多種,

較為出名的有濰坊肉火燒、槓子頭火燒、脂烙酥火燒。

懷念濰坊的四道名吃!其中有兩個在青島很難吃到

肉火燒的餡要用上好的五花肉切碎,用濃花椒水攪拌醃漬入味;

然後加大蔥及適量的大姜、精鹽、香油、海米、木耳、雞蛋糕拌成肉餡。

麵粉需用溫水合製成較軟的麵糰,烙出來的火燒皮都是分層的。

懷念濰坊的四道名吃!其中有兩個在青島很難吃到

在青島,你吃不到正宗的濰坊肉火燒。

即便一團簡單的有層次的火燒外皮都沒人做,換成了普通的燙麵,這一點便失去了濰坊肉火燒的味道。

如果非要做個選擇的話,推薦四方糖球會嘉禾路的老濰縣城隍面火燒,

很難得保持了笸籮和毛邊草紙的老傳統。

另外,在浮山後的埠西市場和水清溝也有2家還算不錯的濰坊肉火燒,價格一隻在4-6元。

和樂

懷念濰坊的四道名吃!其中有兩個在青島很難吃到

懷念濰坊的四道名吃!其中有兩個在青島很難吃到

和樂,讀音貨落。

傳統做法是在木製的和樂床子上(槓桿原理),一頭坐上人,靠人的體重把和好的面硬生生的從床子的眼裡擠出來,壓到鍋裡煮。

和樂滷是雞鴨共煮的湯,面煮熟後盛到碗裡,配上菜碼:

雞鴨肉絲、旱肉、甜蒜、鹹香椿、鹹韭菜、蛋皮、辣椒油,澆上原湯滷子,即可下嘴扒~

這是濰坊人最愛吃的麵食之一。

有的和樂鋪子還配賣發麵小肉包,一兩三個,飯量大的要上一碗和樂外加一兩包子正好。

80年代濰坊最有名的是南宮和樂,簡陋的平房,店內外人烏央烏央滴,

美滋滋的坐在床子上壓和樂的幾個胖大老婆令人印象深刻,那是奢侈的美食,一年吃不上幾次~

在青島,沒有和樂吃真是可惜啊。

朝天鍋

懷念濰坊的四道名吃!其中有兩個在青島很難吃到

懷念濰坊的四道名吃!其中有兩個在青島很難吃到

濰坊朝天鍋是最出名是,去濰坊不嚐嚐朝天鍋等於沒去。

簡單說就是餅卷肉,傳統吃法是一幫人圍著大鍋臺坐一圈,

喝湯自己動手從鍋裡舀,就著蔥段、辣疙瘩條吃,

想卷啥和站在鍋臺邊上的老闆說,他從鍋裡撈出來,切好卷給你。

最能體現你會吃、最解饞的的是“來卷整腸”,老闆立刻明白來了個正宗吃貨~

懷念濰坊的四道名吃!其中有兩個在青島很難吃到

在青島想吃朝天鍋不難,畢竟是小作坊生意。

推薦寧夏路大潤發附近新田路的濰坊宇宇朝天鍋,他家還有濰坊的芥末雞吃。

江西路侯記也做個推薦,他家的大腸頭卷和紅燒肉卷還是不錯的。

敦化路小學對面小巷裡也有一家朝天鍋,也賣芥末雞。

另外,大融城地下食街也有一家朝天鍋,豬頭肉卷不錯。

啞巴辣椒

懷念濰坊的四道名吃!其中有兩個在青島很難吃到

懷念濰坊的四道名吃!其中有兩個在青島很難吃到

啞巴姓陳,家住濰縣南門裡,以做水食買賣為生。

他聰明過人,詼諧滑稽,為人熱忱,街坊四鄰有事他都熱心幫忙,很受人尊敬。

他做買賣的方法更是獨特,肩挑著擔子,一頭盛著蘿蔔拌辣椒,一頭裝麵餅,手持虎撐子(串鈴),沿街搖賣。高興時還甩開左臂做正步走的滑稽動作,惹得孩子們成群結夥的追著觀看,人們看熱鬧的同時,也買上卷“餅卷辣椒”解解饞。

陳師傅做事幹淨利索,他用麵餅捲上拌好的辣椒蘿蔔絲,再用小勺舀上兩勺辣椒湯,並教你如何拿餅,防止漏湯髒衣。老人衣冠整潔,用具潔淨,童叟無欺。啞巴辣椒以其色澤好、口感清脆清香,讓人百食不厭,現已成為濰坊特色名吃。

去濰坊,記得一定要嚐嚐啊~

青島嘛,沒有賣這種鹹菜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