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套白狼或引資金斷裂 多數租賃企業未用該模式

據《勞動報》報道,昨天一篇名為《為什麼中介哄搶租賃房源,因為XX都沒它來錢快》的網文再度炒熱關於房租問題。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文中介紹的所謂租房機構“空手套白狼”模式僅有一些中小中介機構在採用,並非市場主流模式,租客不必因此而產生恐慌心理。

空手套白狼或引資金斷裂 多數租賃企業未用該模式

“空手套白狼”或引發資金斷裂

該網文稱,空手套白狼的“套路”是:中介和租客聯繫,號稱押一付一甚至押0付一來吸引客源,只需要一點服務費就可以,通過種種誘導讓租客簽下租賃合同。但事實是,租客其實和一家第三方金融公司產生了聯繫,簽下的是一份貸款合同。該合同以租客個人信用做承諾,通過綁定身份證和銀行卡獲得了金融公司一年的租金貸款,金融公司一次性把租客12個月的租金全部打給了中介,然後租客一個月一個月慢慢地還給銀行錢。

風險在於,中介可能僅僅用金融公司一部分的錢給房東,剩餘的資金如果遭遇公司經營不善導致破產,或者無良經營者索性卷錢跑路,從而引發類似P2P爆倉一樣的效應。

昨天《中國房地產報》就爆出消息,稱杭州一家名為鼎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長租公寓公司宣佈破產,導致4000多戶租客利益受損。該報表示,該公司“究竟是破產,還是卷錢跑路,至今也仍是個謎!”

滬多數租賃企業未採用該模式

記者昨天採訪了上海多家長租公寓企業的負責人,他們都表示國內市場上絕大多數品牌企業並不採用這種模式融資,風險並不是那麼危言聳聽。

自如上海總經理周藝君告知記者,他們公司的業務就不採取這一模式。魔方公寓的一家大型門店負責人也告訴記者,他們公司一般採用的模式就是租客直接和魔方公寓簽約,租客的租金也是直接打到公司的賬戶上,並沒有第三方公司在中間“過橋”。

而上海一家經營代理經租業務的大型房產中介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的代理經租房源的確在出租時需要籤一份三方協議,不過此三方並非前文所述的第三方金融公司。“原先工商登記註冊目錄下並沒有‘住房租賃經營’這個類別,為了開展業務方便,房東需要把房源先轉租給一家物業或資產公司,而此類資產公司往往是中介企業的子公司。2017年底工商部門宣佈登記註冊目錄中專門有了‘住房租賃經營’這個類別,中介就可以直接註冊一家住房租賃企業和房東、租客直接開展業務。”

租賃企業和銀行有分期業務

記者在採訪中也瞭解到,不少長租公寓經常會遇到銀行的信用卡部門會找上門來“談合作”。

“模式是銀行一次性將房租付給長租公寓運營商,租客再分期付給銀行,銀行事實上賺取的就是一個利息。”一位長租公寓的店長告訴記者。不過,一方面銀行會找比較成規模的大型長租公寓開展此類業務;另一方面,租客也會明確被告知這樣一個合作,通常需要辦理一張該銀行的信用卡用於每月還房租。

這種模式的好處在於合作的雙方是大型品牌長租公寓和正規的銀行,並且將業務模式明白無誤告知於租客。此舉既為長租公寓解決了資金問題,同時對風險的把控又比較正規。而本文開頭的案例,則是中小長租公寓運營商和非銀行的金融機構脫離監管下的合作,往往租客也被矇在鼓裡。

房東租客如何避“坑”?

租客和房東如何避免入此類“坑”?業內人士坦言,找比較大型的品牌租賃企業是最主要的辦法。

一位業者向記者爆料,曾經就有一家類似文章開頭“鼎家”公司運作模式的租賃公司,將收來的房源掛到上海一家大型中介公司的網站上出租,若干個月後卷錢跑路,把房東和租客的麻煩丟給了中介。後來這家中介出臺規定,嚴格審查租賃房源的來源,並且必須有房東的親筆委託書才行。這一系列規定出臺後,堵上了“空手套白狼”公司借其他平臺出租房源、將風險轉嫁的出路,同時大大提升了在該中介平臺上租賃房屋的安全性。

當然,租客也應儘量避免貪圖便宜,不要在沒有看清租房合約的前提下輕率地簽約租賃住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