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兄弟鬩牆到行業大鱷,「電擊文庫」的發展歷程全揭祕

從兄弟鬩牆到行業大鱷,“電擊文庫”的發展歷程全揭秘

前言

二次元手遊界近期知名新作很少,《零境交錯》算是其中一個。得益於B站和騰訊等渠道的大力推廣,無論你是否真的玩過這個遊戲,至少也聽說過《零境交錯》是和“電擊文庫”有關的。更直白地來說,本作的最大賣點其實就是將“電擊文庫”旗下眾多知名二次元角色,如炮姐、黑貓、赫蘿、亞絲娜等等,全部聚攏到一個世界觀舞臺下供玩家遊(chou)玩(ka)。

我聽說本作口碑一般,個人試玩之後也覺得,作為一款手遊,《零境交錯》乏善可陳。然而IP向遊戲的平庸並不能掩蓋這樣一個事實:“電擊文庫”這二十多年來,確實創造了諸多二次元話題作,包括但不限於《灼眼的夏娜》、《我的妹妹哪有這麼可愛!》、《刀劍神域》、《無頭騎士異聞錄》等,她們已經,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我們這些年來“二次元共同記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對於年齡稍大一些的90後而言。

不過,身為二次元“造夢者”的“電擊文庫”,她的發展並非像是動畫世界中的童話故事那樣美好和一帆風順。她的誕生充滿了非議和陰謀論,甚至直接導致了角川集團最高創始人間的反目成仇,釀成了一出弟弟很有可能是親手將哥哥送入監獄的人間悲劇……

而“電擊文庫”的蓬勃發展也並非從誕生起就開始的。她身負重任,卻有將近10年的時間沒有做出讓人滿意的成績;渾渾噩噩間,處於低谷期的“電擊文庫”突然迎來了一位日後影響力巨大但知名度在國內很低的輕小說從業者,他幾乎依靠一人之力將“電擊文庫”、將角川集團、將日本動畫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使得業界再度煥發生命力。或許沒有這個男人的話,日本動畫將和他們的經濟一樣,迎來一個“失落的年代”……

今天,我們不講難懂的專有名詞,不講真偽難辨的行業數據,只說通俗易懂的有關“電擊文庫”的發展故事。希望今天這一篇以人物為線索的科普介紹,能夠讓你輕鬆閱讀並有所收穫。

那下面,就讓我們進入“電擊文庫”誕生前的世界吧。Linkstart!

從兄弟鬩牆到行業大鱷,“電擊文庫”的發展歷程全揭秘

(電擊文庫25週年海報,“永遠都會是挑戰者”)

一、藍色鳳凰KADOKAWA

首先來理解一個基本概念,什麼叫“電擊文庫”。

“電擊”是她的品牌名稱,“文庫”則指的是以出版“文庫本”為主的出版社機構。

簡單來說,“電擊文庫”就是一家品牌名叫“電擊”的以出版文庫本為己任的出版社內分支機構。因此,“電擊文庫”不等於“電擊出版社”,而是“出版社擁有的一個出版品牌”。

電擊文庫最早隸屬於和角川關係密切的株式會社MediaWorks,而株式會社MediaWorks很早就與IT系出版社ASCII合併成為了角川集團旗下的株式會社ASCIIMEDIA WORKS。近年,角川完全吸收掉了株式會社ASCIIMEDIA WORKS,讓其成為了角川的一個事業品牌。至此,電擊文庫,正式成為了角川書店的一支御林軍。

那麼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先把重點放到另一個名詞上來了,角川,KADOKAWA。

相信除了《Overlord》,各位近日聽說過的有關角川的新聞,八成是關於“獸娘動物園”監督的。這個事件的大致來龍去脈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我就不累述了,簡單來說,就是角川沒有料想到“獸娘動物園”這個低成本動畫居然可以這麼火,於是動起了歪腦筋,替換掉了這部作品的靈魂人物,原監督たつき,來達成自己的某些利益目的。當時網絡上聲討一片,網友們一方面覺得角川卸磨殺驢的做法太過分,另一方面也認為一旦原監督被替換,這部作品的第二季也將失去吸引力。而面對鋪天蓋地的負面輿論,角川做出的應對行為很不“日式”,他既不道歉,也不改變決定,反而一邊甩鍋,一邊花了很大精力去各種“刪帖”,清理網絡上的相關言論。可以說是很強硬了。

從兄弟鬩牆到行業大鱷,“電擊文庫”的發展歷程全揭秘

(角川的“獸娘動物園”撤監督事件)

在羊貓我個人與日方從業者的交流中,也曾聽說過這樣一種說法:日本企業給大家的印象一般都是很保守,做事有時候慢吞吞的。換而言之,就是很守規矩,很在意自己的風評,不會輕舉妄動,事實上在現實中也確實如此——但是,一旦你在日本擁有的財富達到了某種量級,那麼就和世界上幾乎所有地方一樣,有錢能使鬼推磨,你可以為所欲為了。而當時,他補充了一句,“就比如角川”。

那麼,這個在大家眼裡“卸磨殺驢”、“為所欲為”但目前又因為“骨傲天”的火爆而受盡崇拜的角川,是如何在二次元領域一步步走向神壇的呢?

角川書店最早於1945年由日本學者角川源義創建,創社初期主打經典文學領域的出版物,而且很早就建立了“角川文庫”來出版價格低廉的文庫本,這讓角川書單在戰後的文教浪潮中穩住了陣腳。

而在70年代,角川源義的長子,當時的角川領導者,角川春樹,推出了當時在日本非常有名的橫溝正史系列推理小說,這一舉動讓當時的角川書店脫穎而出,逐漸成為了日本競爭激烈的出版行業中的佼佼者;而同樣在70年代,角川春樹正式宣佈進軍電影領域,這也在當時的日本文娛市場掀起了一股關注角川電影的浪潮。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要納悶了:誒?這都到了70年代,照理來說有名的日本二次元企業應該都差不多開始佈局了,角川好像還和二次元沒任何關係啊?難道當時的角川領導人突然來了一個華麗的轉身?開始做動漫了?

這在動畫中是常見的橋段,某個人因為一些事突然回心轉意或者突發奇想,進而去做了一件和人物設定完全不符的事。但是在現實中,這樣的改變,尤其對於當時體量已經不小的角川而言,絕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來看看當事人,角川春樹。角川春樹是一位高材生,他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愛好文學歷史,擅長俳句,同時,他還是一位電影愛好者,後來甚至成為了一位電影導演,最後,他才是一位企業家,負責打理角川書店的日常運營。這些東西組成了他的人物設定和關注脈絡,除了電影,他對新時代的東西興趣不大,尤其是當時剛剛開始興起的漫畫、動畫,“那些只是年輕人曇花一現的新愛好”的觀念牢固地刻在春樹的腦海中,即便是角川書店業績開始停滯和下滑的80年代末,角川的大方向依然沒有發生改變:經典文學為主的大眾出版物,以及春樹喜歡和關注的電影領域。

倘若始終是角川春樹來負責角川集團的運營,也許角川將根本不會加碼二次元領域,角川是否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輝煌成就也將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始終隱藏在暗處等待著涅槃翱翔的角川二次元業務,需要一位強有力的破局者來掌舵,而那個人,意外地將由角川春樹的胞弟,企業家角川歷彥來擔當,而圍繞著角川二次元業務的開展與否,兩兄弟也將以最殘酷的方式決出勝負。

從兄弟鬩牆到行業大鱷,“電擊文庫”的發展歷程全揭秘

(蓄勢待發的“二次元業務”猶如即將使角川涅槃重生的鳳凰)

二、角川私生子的逆襲之路

請不要誤會,這裡的角川私生子,指的是“電擊文庫”,而不是角川歷彥先生。角川歷彥與角川春樹是胞兄弟關係,“家族企業”色彩濃厚的角川書店很早就迎來了角川歷彥的入職。理工科出身,善於觀察商機和把握人心的角川歷彥從1966年的角川書店小職員做起,一路於1992年來到了角川書店副總經理的位置。

在一線從業多年的歷彥,擁有著比哥哥春樹豐富得多的市場見聞,他很早就察覺到了日本出版市場的年輕化趨勢。雖然無法得知細節,但眼睜睜地看著龐大卻競爭力日益衰弱的角川書店完美錯過了漫畫出版的黃金機遇,想必當時的角川歷彥心裡一定非常不好受——那些在角川二次元方向子公司MediaOffice中任職的年輕人們,肯定也心灰意冷。

在擔任了副總經理這一重要的職務之後,角川歷彥第一時間就和哥哥探討了關於角川進軍日本年輕人喜歡的二次元領域的想法。然而,角川春樹依然無動於衷。

於是,“經營理念”這一不可調和的矛盾終於激化了。

角川歷彥於1992年,也就是剛剛擔任角川副總經理的這一年,選擇了“退休”,帶著那些同樣怒火中燒、充滿鬥志的MediaOffice核心骨幹們,另立門戶,同另一家日本出版大社合作,成立了資金上完全獨立於角川的株式會社MediaWorks。

然後還記得我在一開始介紹“電擊文庫”時說的嗎?電擊文庫最早隸屬於和角川關係密切的株式會社MediaWorks。沒錯,我們本文的主角電擊文庫終於要登場了。

從兄弟鬩牆到行業大鱷,“電擊文庫”的發展歷程全揭秘

(“大輕小說時代”即將開啟)

MediaWorks創刊了“電擊文庫”這一日後名聲大噪的文庫品牌,並很好地貫徹了角川歷彥的理念。他從角川原來面向青少年的文庫“角川Sneaker文庫”中挖來了不少作家,出版他們的作品,隨後又開始舉辦“新人賞”,也就是現在“電擊大賞”的前身,電擊大賞以“培養新人和獲獎難度”著稱,這個從創刊之日起就一直沒有過改變。

不得不說角川歷彥當時的選擇沒有辜負他決定出走的勇氣,他斷定於90年代再進軍漫畫行業已經不可能做出成績了,畢竟“打敗微信的不可能是微信的同類產品”,所以他必須要另闢蹊徑,在當時日本二次元業界掀起新的風暴。而“ライトノベル”(輕小說)這一曾經在角川出現過但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的文庫產品,被角川歷彥寄託了很大的希望。而事實上,“電擊文庫”初期的實際表現也沒有讓他失望。

可是,當時的角川歷彥雖然有主婦之友社的注資和強大團隊的跟隨,放眼整個出版業界,他仍然顯得那麼渺小和孤立無援,要推動“輕小說”去革“漫畫”的命,他必須要擁有足夠大的啟動力量。

把大半生都奉獻給了家族企業“角川書店”,角川歷彥還有其他啟動力量的選擇嗎?沒有,他只有角川書店可以選擇,但是他的哥哥是絕對不可能於現在給到他支持的。那麼要怎麼辦呢?

於是,離奇的事發生了。

1993年8月29日,角川春樹遭千葉縣警方以走私毒品及侵吞公司公款等罪名逮捕並遭羈押,因而辭去角川書店總經理一職,由其胞弟角川歷彥接任。1994年以一億日元獲交保,2000年日本最高法院判決有期徒刑四年,2001年於東京八王子醫療監獄開始服刑,2002年移監至靜岡監獄,2004年獲假釋提前出獄。

而在角川歷彥迴歸之後,第一件發生的事就是:他“退休”後創建的株式會社MediaWorks迅速併入角川集團。人脈、資金、跨媒體運營能力,熟悉的一切利好全部迴歸角川歷彥的手中。1998年,又在他的主導下,成立了半個世紀的角川成功上市,獲得了更多的可用資金。角川歷彥在維持著角川集團正常運營的同時,囤積資本兵力,大舉進軍由他親手開闢的“輕小說”市場。

由“電擊文庫”作為最強前軍,角川旗下的“富士見Fantasia文庫”和“角川Sneaker文庫”作為側軍,角川的“輕小說”三箭頭攻勢把日本固有的漫畫主導的動漫市場攪和得天翻地覆,期間,角川集團手中的版權作包括,但不限於《灼眼的夏娜》、《魔法禁書目錄.》、《龍與虎》、《狼與香辛料》、《全金屬狂潮》、《學生會的一己之見》、《聖魔之血》、《涼宮春日系列》、《氷菓》……這個名單還可以無限列下去,尤其是角川於2011年全資收購了擁有《零之使魔》、《我的狐仙女友》、《IS》、《我的朋友很少》等版權作的MF文庫J之後,輕小說業界由角川完成了統一。

而角川歷彥也終於在創建了“電擊文庫”後的第二十年左右,如願成為了這個地球上的二次元大魔王之一,君臨業界!

……但他的哥哥呢?

角川春樹於2005年假釋後沒有返回角川集團,而是重返電影製作行業,陸續發行了《男人們的大和》、《成吉思汗:征服到地與海的盡頭》、《椿三十郎》及《神之謎》等歷史向作品,但除了《男人們的大和》,其他作品的票房大多不理想。

角川春樹假如不曾被冠有“角川”之名,或許很早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熱愛的電影行業中吧,那一次震動整個日本出版界的入獄或許也將不曾發生吧。

真相早已沉入了時光的大海中,角川家族內部對外的說法總顯得那麼蒼白,我們所能看到的事實只有:當角川歷彥最需要重新掌管角川集團的時候,那個並不支持他的掌權者哥哥角川春樹很巧地被抓進了監獄,而之後,角川集團也在角川歷彥的帶領下涅槃重生,翱翔到了之前未曾到達過的雲端……

從兄弟鬩牆到行業大鱷,“電擊文庫”的發展歷程全揭秘

(男人們的大和,同二次元完全不相關的愛好竟於冥冥中決定了春樹的命運)

三、電擊文庫本部最高戰力,三木一馬

不過暫停一下,讓我們重新回過頭看看角川歷彥剛剛奪回角川時的局勢。

他排兵佈陣,兼併收購,讓自己的“輕小說”大軍初具規模,2000年左右,角川手中已經有了一些在當時比較知名的版權作品,比如《羅德島戰記》、《伊裡野的天空》、《奇諾之旅》等,成績斐然。然而,這還遠遠不夠。與此同時,受到“輕小說”這個概念感召的二次元公司以及從業人員數量開始劇增,角川面臨著“自己開拓的新航路卻被後進者們搶佔”的危機。

制約角川發展的原因,在於其自身的文藝屬性。“輕小說”理應面對的是新時代的活潑年輕人,然而90年代後期的輕小說作品,往往都還帶著濃厚的“寓教於樂”或者“作者哲學”的色彩,娛樂性不夠足,和後來我們知道的輕小說最主流的閱讀市場有些微妙的偏差。

能做“輕小說”是角川的脈絡,初期推出文藝向輕小說同樣繼承了角川的脈絡,無可厚非,現在遇到這樣的發展瓶頸似乎也是可以預見的。

那麼問題出現了,對於雷厲風行的角川歷彥來說,這個問題出現了,那這個就必須要得到解決。可誰來解決呢?當年的角川二次元破局者“電擊文庫”理所應當地承擔起了重任。

而成功讓電擊文庫、讓角川走上娛樂化輕小說路線,成功推動日漫進入新紀元的“大人物”,也註定將由一個年輕人來擔當,畢竟,像角川歷彥這樣的老人們只負責推動歷史,而“新しい時代を作るのは老人ではない”(創造新時代的不是老人)嘛。

三木一馬在2000年加入“電擊文庫”的時候只有23歲,用我們熟悉的話來說,就是個沒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理工科出身的他喜歡動漫和歐美音樂,剛入職電擊文庫的時候在枯燥的印刷部門待了一年,隨後轉入了編輯部,開始負責帶作者。

和國內大家有所耳聞的單個編輯帶大量作者的內容編輯模式不同,日式文庫編輯屬於較為傳統的實體書內容編輯,

單個編輯手裡的作者資源不是很多,因此他們會有更多時間介入到作者的創作中,把他們的理念融入到成品中

三木一馬顯然是這類編輯風格的實踐和提倡者,他為了讓身為編輯的自己能夠更多地介入到作者的創作中,不惜犧牲掉了所有的業餘時間和幾乎所有睡眠時間,以工作狂的姿態把自己對於輕小說寫作的理念貫徹到那些既有才華又願意配合他理念的作家的作品中。

據他本人自稱,當年工作最忙的時候,他的作息是這樣:中午12點到公司,下午瀏覽工作郵件,晚上和作家電話會議,開會到凌晨,凌晨回家看稿,看到早上6點,然後睡覺,3小時之後起床幹活……

從兄弟鬩牆到行業大鱷,“電擊文庫”的發展歷程全揭秘

(FS:您不累嗎?)

三木一馬在電擊文庫15年左右的工作經歷中,從印刷部門的小職員做到總編的位置,期間所負責的作品系列銷售總量超過了6000萬冊,《灼眼的夏娜》、《魔法禁書目錄》、《我的妹妹哪有這麼可愛!》、《刀劍神域》、《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埃羅芒阿老師》等經典輕小說作品都出自他深度介入過創作的作者之手,更重要的是,這些作品和電擊文庫曾經那些曇花一現的口碑類作品不同,她們真正深入了一整代青少年的二次元記憶並在作品完結後依然細水長流地影響著下一代的二次元用戶。

而正是這樣的作品,才能使電擊文庫成為動漫版權界的銀河戰艦。

那麼身為角川歷彥的大將,電擊文庫的最強戰鬥力,三木一馬的“編輯術”到底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我們首先要明確,日本文庫編輯的深度介入模式以及三木本身的刻苦工作是一切得以實現的前提。

三木一馬的“編輯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迎合了當代青少年的口味。

他首先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叫做作者要遵循自己的“性癖”來創作。什麼叫遵循自己的性癖來創作?難道指的是……作者要遵循自己的性慾來創作??

從兄弟鬩牆到行業大鱷,“電擊文庫”的發展歷程全揭秘

(↑Mr.三木一馬)

……不可否認的是,確實也有這麼一層意思在裡面,但實際上“性癖”指的是更廣泛的東西,類似於

“作者自己的強烈愛好”。比如川原礫對科技和遊戲很著迷,所以他所創作的SAO和《加速世界》才重複出現了這兩大意向;比如伏見司是一個無可救藥的妹控,所以他首先很快被他的妹妹討厭了,然後創作出了俺妹和《埃羅芒阿老師》這兩部妹系名作。

身為年輕人的三木非常明白現在的年輕人是什麼樣的: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聽膩了大人們對於未來的各種成人幻想,也在稍微長大了一些之後開始追求自己的個性解放,而非通過閱讀名家名作去認識社會現實的規則。換而言之,他們對自己關注的東西更關注,而對自己不關注的東西,沒有興趣。你不能告訴他們“這就是你們要的好東西,拿去買了看吧。”只有教科書才能做到這點。

但三木只是“一個”年輕人,他要如何讓電擊文庫的輕小說作品成功迎合市場上林林總總的青少年人群呢?此時,他所提倡的“性癖”創作大法就可以破之。

三木就鼓勵作者去寫他們自己喜歡寫的東西,不要在意現實和社會的種種規則和束縛,要去幻想、去創作,然後用對作品的熱情感染和自己有著相同愛好的年輕人。利用作家自身的“年輕人”屬性,去創作能夠吸引“同齡人”的故事,這一做法,在日後廣為流傳,成為了輕小說業界的常規戰略——

日本著名輕小說連載網站“成為小說家”上大量的高中、大學生作品被出版,甚至翻拍成動畫;在國內的“SF輕小說”平臺上也有著大量的高中、大學生作品月稿費收入過萬。

讓年輕人去寫年輕人喜歡的東西,這就是“性癖”創作法的精髓,是三木一馬帶給“電擊文庫”的第一件法寶。

其次,三木對於電擊文庫“挖掘新人”的做法最為貫徹。他從不被看好的新人作者群體中挖掘出來的最大財寶,莫過於親手創造了炮姐這一經典人物形象的輕小說作家鐮池和馬。

在鐮池和馬當年還是一個無名寫手的時候,他曾經向電擊文庫的“電擊大賞”投稿了一部名為《薛丁格的城市》的小說,然後因為創作經驗不足,本作的完成度較低,並最終在“電擊大賞”終審的時候被編輯淘汰了。

照理來說,這就是一次常見的投稿落選,編輯之後會把精力主要放在其他獲獎作品上,而作者只能選擇其他文庫的大賞或明年的電擊大賞再投稿。

然而三木卻在《薛丁格的城市》中發現了鐮池和馬的巨大潛力:驚豔的人物形象塑造、酷炫的場景描繪等,雖然只是稚嫩地散落在這部低完成度的作品各處,但是三木卻緊緊抓住了自己的直覺,他當即聯絡了鐮池和馬,開始和對方討論起了這部作品。

而鐮池和馬也很快給到了三木驚喜,他把三木的修改意見迅速吸收,然後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寫出了《薛丁格的城市》第二版,進步明顯。

這一次愉快的互動,讓兩人相見恨晚,於是,在之後的幾年裡,“人肉碼字機”鐮池和馬所創作的一部新連載作品《魔法禁書目錄》,最終在動畫化的推波助瀾下成為了足以載入二次元史冊的經典作品。(也意外地影響到了國內目前最大二次元視頻網站的站名233)

將電擊文庫“挖掘新人”戰略貫徹到極致的行動力,是三木一馬帶給“電擊文庫”的第二件法寶。

從兄弟鬩牆到行業大鱷,“電擊文庫”的發展歷程全揭秘

(當年紅極一時的《魔法禁書目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三木一馬將自己理解的“青少年意識形態”貫徹到了極致

·主角得是一個可愛又可敬的人物。

·故事的創作不能背叛讀者們的期待,要背叛他們的不安。

·配角也要是活生生的有個性的人物。

·要在虛擬的故事中找尋真實的生活感受。

·角色們的“成長”值得關注。

……

以上這些我們現在已經習以為常的二次元“常識”並不是一開始就有得到嚴格貫徹的,早期的日漫可都是以“血腥暴力”著稱的。如何將大部分青少年能夠接受的“內容界限”給摸清並加以尊重實際上要求從業者擁有非常高明的商業意識。

而一心想要做出優秀熱銷輕小說作品的三木一馬恰恰具備了這樣的意識,他負責的作品往往吸收了日漫幾十年來在青少年閱讀領域的發展精華,集少年漫、少女漫的優秀特質於一體,

故事既燃又萌,而且絕對不存在青少年完全不能接受的內容。(但是《俺妹》的結局我完全不能接受,請您立刻去世,伏見司先生。)

將能夠反映現實的“青少年意識形態”投射到自己負責的輕小說作品中,然後不斷重複演繹,這是三木一馬帶給“電擊文庫”的第三件法寶。

不斷挖掘新人,引導他們去創作他們自己喜歡的符合青少年意識形態的輕小說故事——這正是“電擊文庫”至今依然在不斷取得成功的秘訣,電玩咖、小魔禁、EightySix等新作在三木留下的“編輯術”的指引下,為“電擊文庫”的現在和未來在盡情燃燒著。

三木一馬本人在電擊文庫總編的位置做了一陣之後卻主動離開了那個崗位,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比起管理工作,我更喜歡一線的內容工作,想要和作者一起創作出有趣的作品”。

為了做內容,輕易地就放棄了角川集團麾下的高級職位,這樣的人,是不是可以被稱之為是“輕小說狂人”呢?

我覺得角川歷彥八成是這樣認為的,而就和我們所有這些閱讀著夏娜、俺妹、魔禁等經典“電擊文庫”作品長大的輕小說讀者一樣,我相信他也會對這位活力充沛的年輕人感到敬佩和滿意吧!

從兄弟鬩牆到行業大鱷,“電擊文庫”的發展歷程全揭秘

(因動畫質量無法得到保障等原因,魔禁第三季的動畫始終無法與粉絲們見面)

從兄弟鬩牆到行業大鱷,“電擊文庫”的發展歷程全揭秘

(“對不起!還是沒有魔禁第三季的動畫!”三木一馬誠懇地當眾道歉)

尾聲

角川書店在戰後的文教浪潮中順應著時代的召喚而出現;電擊文庫在90年代響應了“輕小說”這一概念的號召而被創建;三木一馬則將自己燃燒,讓角川下屬的“電擊文庫”的輕小說作品最終完成了“年輕化”的商業轉型。至此,無數的經典“電擊文庫”輕小說作品才得以面世,一個個熟悉的動漫角色才有機會成為你我的最愛,安靜地躺在我們的手機壁紙或遊戲卡牌中。

在我們每天愛稱“老婆”的動漫角色背後,往往有著一段段不為人知的故事,角川兄弟的內鬥與反目、三木一馬的“每天只睡3小時”奮鬥史等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真正促使“電擊文庫”這一21世紀日漫IP新豪門誕生與發展的,終究還是許許多多懷揣著夢想的“電擊文庫”員工的共同努力以及許許多多充滿了愛的青少年們的無限幻想。

而就像某部日本動畫所說的那樣,“也許我們每天經歷的平凡日常就是由連續的奇蹟組成的。”在瞭解了這些一波三折的背後故事之後,我們不必目瞪口呆,也不必悵然若失,我們只需要輕聲感慨,然後慶幸我們能夠最終和自己喜愛的作品相遇,真是太好了!!

最後的最後,和大家說一件事。

黑貓是我老婆。謝謝。

從兄弟鬩牆到行業大鱷,“電擊文庫”的發展歷程全揭秘

看完了別忘記關注一下SF娘哦~Thanks♪(・ω・)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