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治療還是鼓勵病人活下去?高曉松的這詩給出答案也催人淚下!

放棄治療還是鼓勵病人活下去?高曉松的這詩給出答案也催人淚下!

馬東談論父親馬季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一個節目叫《奇葩說》,是一個馬東主持的辯論性節目,如果沒看過,強烈建議大家看一下!我記得裡面有一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裡面的辯題就是“親人如若得絕症,是該鼓勵他撐下去,還是替他選擇放棄治療”。俗話說,生死不可談,中國人一向忌諱談論生死,但生死一直是我們避不開的話題。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句話:人生就像一列火車,從出生起,就註定了要奔向死亡的終點,我們改變不了火車的方向和目的地,我們能做的只不過是怎麼對待沿途的風景和遇上的人。

放棄治療還是鼓勵病人活下去?高曉松的這詩給出答案也催人淚下!

高曉松談論生死

有點扯遠了,回到話題,親人如若得絕症,我們是該鼓勵他撐下去還是替他選擇放棄治療?雙方的觀點針鋒相對:甲方選擇鼓勵,乙方選擇不鼓勵。甲方理由:因為愛,我別無選擇,雖然我知道病人很痛苦;乙方理由:我們不鼓勵病人撐下去,也是因為愛,不願意再讓病人忍受病痛的折磨。

放棄治療還是鼓勵病人活下去?高曉松的這詩給出答案也催人淚下!

李林談論外婆

甲方的李林說的一句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因為人還在,家就在,那份靈魂就在,沒有什麼該不該鼓勵的,就是該,為什麼?我希望你別走!”乙方的李婧說的也同樣令人感動:“我希望有一天,如果很不幸,是我的親人躺在病床上,我不要像一個幼稚的小女孩一樣,拉著他的手說不管多難受你都要撐下去,我不能沒有你,我要像一個大人一樣,在他耳畔輕輕告訴他,如果你選擇治療,別怕我辛苦,我會陪你撐到最後一天,如果你選擇放棄,別怕我難受,你在的日子我會牢牢記在心裡,就如同你沒有離開過我一樣!”

放棄治療還是鼓勵病人活下去?高曉松的這詩給出答案也催人淚下!

李婧談論生死

其實辯論是沒有結果的,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偽命題,我們大部分人在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中國人忌諱談生死,病人得了絕症也忌諱讓病人自己知道,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瞞著病人,告訴他說,你沒事的,過幾天就會好,等你好了如何如何之類的話,這樣的話說的多了,騙著騙著,病人得病情進一步惡化,人不知不覺也沒了。

放棄治療還是鼓勵病人活下去?高曉松的這詩給出答案也催人淚下!

胡漸彪談論生死

為什麼不選擇說一些別的話,他沒有聽到過的話,告訴他他多麼不容易,他多麼偉大,告訴他你多麼愛他,或讓他去吃這輩子從沒吃過的東西,去從沒去過的地方,體會一下不一樣的人生?很多人都不會選擇這麼做,換成是我,也未必會。

放棄治療還是鼓勵病人活下去?高曉松的這詩給出答案也催人淚下!

黃執中談論生死

高曉松說:“你是天邊的那顆星,我是你旁邊的一顆星,我的軌跡是被你影響的。即使有一天這顆星星熄滅了,變成了暗物質,變成了看不見的東西,依然影響著我的軌跡。你的出現永遠改變我的心軌,無論你在哪裡”。儘管我覺得不該鼓勵,但我們仍會選擇鼓勵。換成是你,你會怎麼辦呢?

放棄治療還是鼓勵病人活下去?高曉松的這詩給出答案也催人淚下!

高曉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