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發育後期生長放緩,別忽略身高管理錯失長高良機

青春發育後期生長放緩,別忽略身高管理錯失長高良機

圖片說明(圖文無關,圖片由記者郭靜拍攝):19-24歲是青春發育後期,隨著臟器的不斷完善,兩次身高發育的高峰期也已經過去,人體的發育可以說是處於最後階段,許多人會疑惑,到了青春發育後期,一旦骨骼接近閉合,還能夠長高嗎?廣州助高研究人員指出,通過長期跟蹤發現,長期運動可使關節軟骨增厚。由於在體育活動中,身體各有關器官和系統都參與活動,這樣就促進了這些器官和系統 的發育,對那些尚未成熟的器官成長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最終改善了身高。

記者 郭靜 實習記者 魏彩雲 溫裕興 黎超健

19-24歲是青春發育後期,隨著臟器的不斷完善,兩次身高發育的高峰期也已經過去,人體的發育可以說是處於最後階段,許多人會疑惑,到了青春發育後期,一旦骨骼接近閉合,還能夠長高嗎?廣州助高研究人員指出,“駝背 、溜肩 、肥胖 、身材矮小 ”等形體問題也日益受到社會重視,許多家長對於青春期後期的孩子往往忽略了身高管理,其實是錯失了孩子再繼續長高的良機。

長高“脊柱”與“下肢骨”是關鍵

“許多人以為,18歲成年後,長高就“難上加難”,然而實際上這是個誤區。”廣州助高研究人員告訴記者,根據醫學研究,人體的骨細胞的繁殖是人體身高變化的基本條件, 而人的身高由頭長、頸長、軀幹長和腿長組成 。但身高的變化主要取決於“脊柱”及“下肢骨”的長短。

“脊柱及下肢骨的發育時間最長,就算是在青春發育後期,脊柱及下肢骨還是能夠緩慢生長。”廣州助高研究人員表示,許多家長對於青春期後期的孩子往往忽略了身高管理,其實是錯失了孩子再繼續長高的良機。

據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 調查中指出,過了生長高峰期 (突增期) 後 , 人體還會慢慢增長 5-6 年時間。從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城、鄉學生在16歲或17歲進入身高增長緩慢期 , 17-21歲的5年間可增長1.47釐米。“也就是說只要認真進行身高管理,即使處於青春期後期,也是能長高的。”

自我管理 營養與休息需保障

青春期後的成人要想適當長高的話,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以及良好的睡眠質量,因為睡覺過程中對身體機能會起到很好的修復作用,反之熬夜的話就會傷身體,這樣也不會長高。

除此之外還需要補充適量的蛋白質,注意鈣質以及鋅質的補充,這樣一來才會對身高的增長起到促進作用。“當然,還需要保證有一定適當的運動量,因為在保證各方面的條件下,通過運動能夠藉助外在因素來對身體進行鍛鍊,這樣也能夠起到一定的增高作用。”廣州助高研究人員稱。

許多身高不理想的人,容易灰心喪氣自卑感強。調查顯示,有 37%的大學生存在身高不 足問題 ,一些嚴重者甚至造成了自卑 、缺乏自信心等心理障 礙 。 建議處於青春期後期的大學生,不妨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心理暗示,管理好情緒,不能夠一直都處在抑鬱或者低沉的情況下,這樣一來對自己也會形成比較大的壓力,巨大壓力之下身高肯定沒有辦法增長的。

身高促進 用好運動“助高器”

廣州助高研究人員指出,通過長期跟蹤發現,長期運動可使關節軟骨增厚。由於在體育活動中,身體各有關器官和系統都參與活動,這樣就促進了這些器官和系統 的發育,對那些尚未成熟的器官成長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最終改善了身高。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科學研究,在骨骺線閉合之前(10-18歲)之前,可多進行腿部運動,如跳繩、跑步、游泳、打球、芭蕾、伸展體操、踢鍵子、摸高練習等;骨骺線接近閉合時(18-22歲)多進行上身運動,如單槓懸垂雙手握槓,使身體自然懸垂,腿及腹部肌肉放鬆,直到不能堅持為止。經常訓練,懸垂的時間會不斷(延長)、引體向上、並注意糾正站立行走的正確姿勢,這些都是長高的因素。“多項研究表明,在骨骼尚未完全融合和融合初期,身高尚有一定的增長潛力,通過科學的身高管理方式,是可以挖掘身高生長潛力的。”廣州助高研究人員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