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變笨的8個習慣

讓孩子變笨的8個習慣

孩子的智商雖然具有一定的遺傳性,但後天環境的影響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今天給大家分享讓孩子變笨的8個習慣。

1、父母沒有閱讀、學習的習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家長的言行舉止和境界,直接決定孩子的高度,孩子受父母的影響至關重大,父母不讀書不學習,就不要指望你的孩子愛讀書愛學習。看書能充分開啟人類思考的大腦,鍛鍊思維能力。

2、過早傳授孩子知識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過早的對孩子進行不屬於其年齡段的教學,然而孩子太小接受能力有限,孩子進了力卻總也學不會,每次嘗試都失敗,孩子就會感覺受挫,越來越不自信。若在孩子生活裡,很少得到“贏”的感覺,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畏手畏腳又笨頭笨腦的孩子。

3、讓孩子吃太飽

民間歷來有“吃太飽,撐笨心”的說法,吃得太飽,人不想動、懶惰、腦細胞不活躍、懶於思考,有昏昏欲睡之感。長期吃太飽會出現腦細胞早衰和智力下降,導至腦動脈硬化,越來越笨。另外,早餐與智力發育關係密切,早餐一定要吃好。

4、讓孩子熬夜

因熬夜導致睡眠不足,不僅會讓孩子出現一系列健康問題,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研究表明:經常熬夜睡眠不足的人,腦細胞會加速衰退,再聰明的人也會逐漸變笨。

讓孩子變笨的8個習慣

5、只准學習,不準玩耍

有的父母天天盯著孩子學習,從不給孩子玩耍的時間。其實,玩對孩子成長非常有益,讓孩子學習、玩耍兩不誤,對智力的發展很有幫助。

6、對孩用武力或語言暴力

一遇到事就責問孩子甚至動手打孩子,孩子懾於父母權威,只能選擇沉默,久而久之,會形成內向、沉默,少言寡語的性格。孩子被打罵,情緒上會出現抑鬱、焦慮等,導致神經系統出問題,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7、不讓孩子哭

當孩子哭泣時,家長會本能的制止、恐嚇孩子停止哭泣。事實上,哭泣是人類自我療傷的康復過程,不論男孩女孩都不要壓抑他們的情緒。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負面情緒長期得不到發洩和紓解,日積月累,孩子怎麼可能聰明伶俐,乖巧懂事。

8、大量的負面暗示

不要因為自謙經常在外人或孩子面前說孩子笨,也不要習慣性的說孩子“笨蛋、真笨”,雖然這只是你的口頭禪,但孩子年齡尚小,無法領會家長更深一層的含義。父母對孩子的言語和措詞,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整天被大量負面暗示所淹沒,孩子能麼能不相信自己“笨”。

讓孩子變笨的8個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