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移步換景看交通——邱縣這項工作厲害了!

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

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

近日,《邯鄲日報》用半個版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大篇幅報道了邱縣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經驗做法,引起廣泛強烈反響。

報道

鏈接

移步換景看交通

——邱縣“四好農村路”建設紀實

邱縣首創“一路兩溝四行樹”的“田路分家”農村公路管理模式聞名全省,如今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持續發力,全面推進,助推農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

構築“小縣大交通”

“過去俺村道路坑坑窪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現在好了,路修得又寬又平,俺這些老人不管天氣孬好,敢出門了。”劉雲固村82歲村民劉連秀高興地說。

邱縣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科學規劃,強力實施,多方籌資2.74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571.9公里,改建橋樑21座,建成142條聯村路、99條過村路,打通21條斷頭路,初步形成“高速公路帶動、幹線公路促動、農村公路聯動”的“小縣大交通”發展格局。

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

在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過程中,邱縣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新建、改建鄉道不低於7米,村道不低於5米,積極實施“白變黑”工程,盛水灣路南延、老沙河觀光路、劉雲固村道改建等一批項目相繼實施,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邱縣交通部門凝心聚力,大力實施鄉村道路改建工程,科學規劃改造鄉道升縣道9條、改建鄉道24條,每年改建村道70公里,在全縣形成“八縱八橫”路網格局。

實現管護“網格化”

邱縣縣委、縣政府將“四好農村路”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出臺了《邱縣農村公路管理辦法》《關於推進農村公路“路長制”的實施意見》《關於成立鄉鎮農村公路管護站的通知》等專件,並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

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

該縣推行縣、鄉、村三級路長制,成立7個鄉鎮農村公路管理站,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管護標準。工作任務層層分解,建立縣、鄉、村三級聯動機制,實現縣有路政員、鄉有管護員、村有協管員的“網格化”管護模式。根據農村公路里程配備管養人員167名,將管護路段分包到人,增上養護機械,堅持機械清掃與人工養護相結合,形成農村公路養護制度化、常態化、規範化。

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

邱縣在全省率先建成縣級“公路指揮中心”,實現國省幹線和重要農村公路節點監控全覆蓋,管理方式由“人防”到“技防”、管理手段由“粗放”到“精細”,做到了早發現、早行動、早處理,有效維護了路產路權。

破解“田路爭地”難題

針對平原地區農村公路管養中“田路爭地”的突出矛盾,邱縣按照“一路兩溝四行樹”標準,實施了以“定路界、挖路溝、培路肩、修路面、搞綠化、確權屬”為主要內容的整修工程,走出一條農村公路“以樹護路、以樹養路”的社會化、市場化的新路子。全省農村公路“田路分家”工作現場會在邱縣召開,此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

近兩年,邱縣大力開展農村公路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以建設優美景觀大道為標準,集全縣之力,充分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拆、堵、疏、綠結合,通過拆違治亂、拆違還路、拆違增綠、拆違添景,達到美化環境,便民惠民。

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

“車在路上走、人在畫中游”。如今走在邱縣農村公路上,錯落有致、移步換景,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映入眼簾。

暢通運輸最後一公里

該縣統籌城鄉交通運輸服務發展,按照“縣、鄉、村”一體和“路、站、運”統籌要求,全縣完成4條主要線路50餘條支線路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造,形成了以縣城汽車客運站為中心向各鄉鎮、建制村輻射的客運網絡。

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

目前,全縣投入運營新能源公交車80輛、城鄉公交車108輛,規劃建設客運站7處,候車廳、招呼牌202處,輻射全縣217個行政村,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達到AAA級水平。如今,農民出門路硬化、抬腳上公交,趕集上班、接送孩子上下學再也不用愁。

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

該縣全面整合交通、商務、供銷、郵政等部門農村物流資源,充分利用鄉村商業網點多的優勢,通過“商業網點+物流+電商+農產品”的模式,設置代收代賣服務站點,第一時間把工業品、日用品配送下來,把農產品送出去,解決了城鄉物資交流的“最後一公里”。目前,邱縣鄉村運輸服務站點已發展到100多家,縣、鄉、村三級物流電商網絡服務體系初具規模。

打造致富路幸福路

邱縣堅持“四好農村路”規劃建設與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產業發展到哪裡,路就修到哪裡。

2016年對馬旦線梁二莊段和程二寨環村路重點整修,吸引北方最大文冠果種植基地落戶邱縣,發展文冠果3000畝,建成塢頭“文冠小鎮”,已連續舉辦三屆文冠果花節,成為邯鄲東部鄉村旅遊圈中的重要景點,文冠果產業園被國家能源局授予“文冠果產業發展綜合示範基地”。

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

邱新線和段寨環村路的重點整修,帶動紅薯產業1.6萬畝,建成段寨“紅薯小鎮”。天恩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建波說,“路通了,物流電商強大了,村民種植的紅薯賣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公斤售價40多元。‘小紅薯’變身大產業,創出產業振興戰略的破題之舉,創出平原縣發展質量農業典範。”

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

快速發展的公路網已成為一條條農民的致富路、幸福路。該縣先後建成古城營千畝荷塘“蓮藕小鎮”、新馬頭十里桃花園“桃花小鎮”、邱城萬畝苗木種植基地“絲綿木小鎮”、香城固光農一體化“光伏小鎮”和陳村回族自治鄉特色“養殖小鎮”等七個特色小鎮,其中,絲棉木產業發展迅猛,去年3000棵絲棉木,賣出900萬元好價錢,今年又有近千棵銷往雄安,支持雄安新區建設。打造“田園綜合體”式美麗鄉村8個,加快了農民增收致富步伐。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就像一顆顆閃閃發光的明珠,鑲嵌在農村公路兩側,使邱縣這片神奇的土地充滿勃勃生機。

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
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
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
赞!移步换景看交通——邱县这项工作厉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