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世界最強僱傭兵 服務英國軍隊整整200年 卻成解放軍手下敗將

縱觀當今世界,恐怕還沒有哪個國家像尼泊爾這樣,如此大量地向外輸出僱傭兵。每年在外服役期滿的廓爾喀老兵“榮歸故里時,也往往被周圍的人們所豔羨。當加入別國軍隊,為別人打仗變得理所當然,甚至成為這個國家年輕人們謀生的一大選擇時,僱傭兵——這個歷史悠久的特殊職業,也就變得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號稱世界最強僱傭兵 服務英國軍隊整整200年 卻成解放軍手下敗將

尼泊爾地處“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的南麓,居南亞次大陸腹地,國土面積只有14.7萬平方公里。嚴酷的自然環境,以及落後經濟發展水平,導致這裡一直以來都是個最不發達的農業國。尼泊爾人的人均GDP約合311美元,顯然是個低收入國家。而雪上加霜的是,國土如此狹小的國家人口卻高達2600萬。嚴重的人地矛盾,導致該國的年輕人幾乎沒有新的土地可供耕種。所以說,生活哪有那麼容易?更何況還是刀頭舔血的營生!外出當兵固然是延續老一輩走出大山去闖蕩世界的傳統,可換句話說,這也是他們改善生活的唯一選擇。 由於廓爾喀僱傭兵大多為生活所迫,甚至世代都以當兵為業,所以他們會毫不掩飾地說:當兵就是為了錢,沒有其他目的。就連每年僱傭兵們寄回來的工資,也幾乎成了這個國家除旅遊外最大的一項收入。為了保住飯碗,他們一般都能逆來順受,盲目地服從。

號稱世界最強僱傭兵 服務英國軍隊整整200年 卻成解放軍手下敗將

當然,尼泊爾深厚的僱傭兵傳統也是個不容小覷的原因。19世紀初,英國人以3萬大軍入侵只有1.2萬男丁的尼泊爾,經過兩年的浴血奮戰,廓爾喀士兵寧死不屈的作戰精神得到了英國人的敬佩。在英國與尼泊爾簽訂的條約中,特意註明英國享有在尼泊爾招募廓爾喀士兵的特權。從此,廓爾喀僱傭兵開始走向世界。

在過去的200年裡,廓爾喀人幾乎從未缺席過所有與英國或印度有關的戰爭衝突。既充當過維護英國殖民統治的馬前卒,也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立下過赫赫戰功。廓爾喀士兵還參加了1982年的英阿馬島之戰,1999年的科索沃維和行動,以及後來的阿富汗與伊拉克的反恐戰爭。直到今天,也仍然有為數不少的廓爾喀僱傭兵在英、印,甚至是新加坡、文萊等國家的軍中服役。他們以忠誠果敢,且驍勇善戰的作風聞名於世。

號稱世界最強僱傭兵 服務英國軍隊整整200年 卻成解放軍手下敗將

廊爾喀士兵身上最耀眼的特點,無疑是他們隨身攜帶的那把獨有的庫克瑞彎刀。它是廊爾喀士兵們榮譽的象徵,英軍的廊爾喀兵團也因此被譽為“彎刀勇士”。這種外形酷似狗腿的彎刀,刀背既厚且鈍,刀鋒卻異常銳利,重心超前的特殊刀型又使它很適合劈砍。成為廓爾喀士兵手中最喜歡的近戰利器。

二戰時期,廓爾喀士兵曾經在北非和亞洲戰場上多次使用冷兵器進行衝鋒。然而,那些“把德國人、意大利人,日本人打得聞風喪膽”、“世界上最令人生畏的僱傭軍”這類的說法,卻多半是英國人幫吹噓出來的。廓爾喀人也許確實作戰勇猛,但真實的情況可能多少還是有些“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在朝鮮戰場的第五次戰役和1962年的邊境衝突中,廓爾喀僱傭兵都曾與我軍交過手,但結果卻是,從此再也沒有敢於和解放軍挑戰刺刀的廓爾喀士兵!

號稱世界最強僱傭兵 服務英國軍隊整整200年 卻成解放軍手下敗將

時過境遷,如今廓爾喀僱傭兵的存在似乎越來越顯得尷尬。大英帝國的聲威早已煙消雲散,各殖民地的相繼獨立使英國再也無需維持龐大的兵員,持續地裁撤軍備也讓廓爾喀人失去了最大的僱主。到目前,每年只有230餘名廓爾喀人能夠加入英軍。但與祖輩父輩們不同的是,他們終於能享受到與英國士兵同等的待遇,甚至能獲得英國國籍。不過,無論加入的是哪國的軍隊,有一個儀式倒是一樣的。那就是每名廓爾喀士兵都要向一面外國國旗和一個外國政府宣誓效忠,承諾聽從他們的外國指揮官的命令而英勇殺敵。對此,尼泊爾政府很早就表過態,所有尼泊爾人都應該在國內從事有尊嚴,且對國家有益的工作,任何受僱傭而加入外國軍隊,都不啻為一種可恥的行為。

然而,每年仍有無數的尼泊爾青年,經過層層選拔,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僱傭兵而艱苦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