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的《起风了》是在美化战争吗?

《起风了》是宫崎骏13年的作品,因为影片描述的是二战时日本的零式战斗机设计师的故事,所以有人说这部动画美化了战争,美化了日本侵略行为。但我认为这个想法或许过于片面了。

首先,《起风了》虽然描述的是二战时的作品,但它并不宣扬战争。整片都显得自然安静,没有战争场面,但体现出了日本战时经济的惨淡,这样反而映衬出战争的丑陋!这也是宫崎骏的意图。

争议点在于影片描写的是零式战斗机的总设计师。“零式战机”这几个词,使人们很容易想到战争、侵略和苦难!

宫崎骏的《起风了》是在美化战争吗?

宫崎骏为什么还要这样取材呢?我想这样宫崎骏是个飞机迷有关!因此,宫崎骏的《起风了》以二战时期的零式战机及其设计师为主题,想必也投入了不少个人情感。

很多人都知道《起风了》的主人公的原型是设计出零式战斗机的掘越二郎,以此为根据说本片美化战争和侵略,这样未免片面。

因为片尾明确表明了致敬掘越二郎还有作家崛辰雄。而且《起风了》片名和部分情节也取材自崛辰雄于1937年创作的小说《起风了》。

崛辰雄在战争中以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坚守沉默为例,认为沉默是最好的选择。以沉默来表达自己反对战争的思想。

宫崎骏的《起风了》是在美化战争吗?

因此仅以掘越二郎的人物原型说影片美化战争和侵略是片面的。

而且,让我们再回到影片中。尽管影片主角二郎没有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反战立场(这一点恐怕就是让人误会的地方),但是透过影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行动,我们细加分析也可以看出宫崎骏倾注于人物和影片的反战立场。

宫崎骏的《起风了》是在美化战争吗?

《起风了》是一出在战争时代个人理想和爱情都因此而毁灭的悲剧,如果说这都算是美化战争和侵略的话,那世界上所有战争题材都是这样了。

影片一开始,二郎梦中坐着飞机翱翔于天际,却被黑色扭曲的炸弹炸毁。这一幕明明白白预示了二郎的理想将因战争而毁灭。

宫崎骏的《起风了》是在美化战争吗?

影片最后,二郎在满是飞机废墟的草原行走,再次遇上了卡普罗尼。他对二郎说,好壮丽啊,做的十分不错。但是二郎说,但是最后没有一架飞机能够返航。卡普罗尼说,飞机是受到了诅咒的美梦。是什么让其遭受诅咒,自然是战争。若无战争,翱翔于天际的飞机就是搭载人飞翔蓝天的自由之翼。

最后,二郎的妻子菜穗子出现,对二郎说,活下去。然后随风而逝。二郎的理想也终于随风而逝。而且影片借助角色之口,表达了对日本自杀式的展开战争终将毁灭的立场。在山上旅馆的德国人还有二郎自己听闻日本对中国、苏联、美国等国家开站,说“日本会毁灭”。战争会让日本毁灭,这难道还不够反战?

宫崎骏的《起风了》是在美化战争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