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學詩之《馬嵬坡》~愛情的墳頭草都長成參天大樹了

馬嵬坡

鄭畋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每日學詩之《馬嵬坡》~愛情的墳頭草都長成參天大樹了


【意譯】

唐玄宗返回長安時楊貴妃早已死去,玄宗貴妃的恩愛雖然難忘然而國家已煥然一新。處死楊妃也是玄宗英明決策,不然就會步陳後主亡國後塵。

【註釋】

①馬嵬(wéi )坡:即馬嵬驛,因晉代名將馬嵬曾在此築城而得名,在今陝西興平市西,為楊貴妃縊死的地方。

②畋:tián

③回馬:指唐玄宗由蜀還長安。

④雲雨:出自宋玉《高唐賦》“旦為朝雲,暮為行雨”,後引申為男女歡愛。此句意謂玄宗、貴妃之間的恩愛雖難忘卻,而國家卻已一新。

⑤景陽宮井: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玄武湖邊。引南朝陳後主之史實,以襯托出唐玄宗之聖明。景陽宮本為南朝宮殿之名,景陽宮井又名“胭脂井”。隋滅南唐時,陳後主與張麗華、孔貴嬪二妃,匿於井中被獲。

每日學詩之《馬嵬坡》~愛情的墳頭草都長成參天大樹了

【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由於事先沒有防備,安祿山的軍隊勢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潼關。唐玄宗見勢不妙,倉皇出逃。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逃至長安西北的馬嵬驛時,疲憊飢餓的士兵把宰相楊國忠斬殺,又逼玄宗賜死楊貴妃。而楊貴妃的兩位姐妹,韓國夫人和虢國夫人也被亂兵所殺。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馬嵬兵變。史稱“馬嵬驛兵變。

鄭畋作為唐僖宗朝在政治上頗有建樹之人,對唐玄宗與楊貴妃之事頗有感慨。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他在鳳翔隴右節度使任上寫下此詩。

每日學詩之《馬嵬坡》~愛情的墳頭草都長成參天大樹了


【思想感情】

此詩以“馬嵬事變”作為背景,表達了玄宗欣喜與長恨,體諒和委婉諷刺兼有的複雜感情。

鄭畋(825年-883年),字臺文。滎陽(今屬河南)人,唐末宰相。以鎮壓黃巢民變而知名。後來因錯被貶為梧州刺史。死於安逸,被當地人民所紀念,在一些史書有其資料記載。

每日學詩之《馬嵬坡》~愛情的墳頭草都長成參天大樹了


【倫家說】

倫家不得不感嘆,很少看到有詩人能夠死於安逸了。當然,這個很可能是他不是那麼有名的原因(也可能是倫家太見識淺薄了)

倫家有時候想,好多朝代的滅亡原因都扣給了後宮佳麗上,擔著禍國殃民的名頭,成為一個又一個的背鍋俠。一國的毀滅是多方面的,君王沉迷於女色只佔一丟丟的原因。那麼,那些深得君王寵愛的女子為嘛不勸他勤政愛民,國家治理好了,富強了,那麼吃的玩的穿的住的難道不會隨著國力的增強而等級提高麼?而且,若是還沒作幾年就覆國了,要麼被刺死要麼戰亂被殺死要麼被轉到別人手裡,怎麼會像原來這個喜歡自己的那麼喜歡自己呢?

所以,做一個政治方向正確的吹枕邊風的佳人才是最佳選擇,然而,這樣可能就無法取悅君王而失寵了。好糾結ヽ(  ̄д ̄;)ノ好煩的選擇。後宮女子不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