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辛大師談野生動物保護:長江江豚靠放生魚存活的尷尬

天辛大師談野生動物保護:長江江豚靠放生魚存活的尷尬

南京江面上一群江豚在追逐佛教徒放生的魚

“沒得吃”是制約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的首要原因

江豚的保護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時隔五年,國家農業部再次啟動對長江江豚的科考活動。這種長著渾圓的腦袋,看起來像是在微笑的生物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萬年。

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結果顯示,江豚種群數量比大熊貓還少,約為1012頭。雖然江豚種群數量大幅下降的趨勢得到遏制,但極度瀕危的狀況並沒有改變。江豚仍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受脅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極危物種”。

這種被稱為“微笑的天使”的美麗生物正在加速離開我們。

與人爭地,江豚種群的生存現狀每況愈下,今天長江航運物流的密度、漁民群體的數量、漁民濫捕濫撈的烈度、魚類資源的種群數量和產量,都與上世紀90年代的長江相距甚遠。也就是說,現在的長江生態環境的惡化程度、人類活動的干預強度太大。

長江流域是許多淡水魚類的天然產卵場,漁業資源曾經極為豐富。

長江漁業資源已經全面衰退:鰣魚從1974年的年產1570噸到現在已經絕跡,刀鱭從20世紀年產4000噸至近年來已無法形成魚汛,“四大家魚”種苗發生量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下降了90%以上,產卵量曾經從最高300億尾降至最低1億尾……以魚類為食的江豚也受到了“糧食危機”的衝擊。

看來,“沒得吃”是制約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的首要原因。

這些江豚現在的情況就跟20年前白鱀豚的面臨的相似。它們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如果不盡快採取行動,它們可能會成為第二個白暨豚。

天辛大師說,現如今的正在遷徙的野生鳥類種群數量同樣因為棲息地受威脅、被各地大量捕食等原因變得越來越少。以禾花雀為例,在短短二十幾年裡,已被人們從“無危”吃到“瀕危”。相關主管部門越管理越瀕危的怪現象,真的應該結束了@國家林業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