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沒有底線的國腳,足協該怎麼處置?球迷建議一妙招或許有奇效

國足西亞行一平一負已經結束,但是關於國腳的發揮和表現出的態度卻逐漸醞釀發酵,於海在場上那一句“哎,跑一跑”,刺痛了很多人的心。有些國腳已經沒有了國家榮譽感,有些球員已經被金錢迷失了雙眼,那麼中國足協就真的沒有辦法處置他們了?

已經沒有底線的國腳,足協該怎麼處置?球迷建議一妙招或許有奇效

鄭智是中國球員的楷模

為了亞洲盃的戰績,裡皮不得已把眾多高齡球員重新徵召歸隊,原以為經過“中國杯”上的教訓,某些球員已經能夠深刻反思,然而場上的一切卻證明了一個道理:沒有無恥,只有更無奈。

筆者與很多球迷一樣,拼著睏倦和疲憊觀看國足的比賽至凌晨,但真的看到了場場球員的種種表現,卻又無可奈何,誰讓裡皮還想著續約?這就是赤裸裸的打臉,有球迷當時就在分析,是否某些球員在聯手“做掉”裡皮?當然,這種猜測是毫無證據的,但他們中的某些人確實對不起胸前佩戴的國旗。

國腳沒有了為國爭光的榮譽感,考慮更多的是在俱樂部的位置和鈔票,對比聯賽和國家隊熱身賽,球員的表現高下立判,賽後還說什麼亞洲盃上會有好的發揮,這簡直就是笑話,這樣的品行如何再有資格代表中國?那麼問題來了,比賽輸了,就這樣不了了之了嗎?足協應該怎麼處理這些球員呢?有球迷就貢獻了“錦囊妙計”。

首先,足協應該引進恆大的球員賽後評分機制,對所有場上球員進行評分,並且增加聯賽表現和國家隊表現對照項目(在大數據時代這個很容易實現),對評分低於平均分的球員給予暫停國腳身份3個月至數年乃至終身不準進入國家隊的處罰。

已經沒有底線的國腳,足協該怎麼處置?球迷建議一妙招或許有奇效

裡皮

其次,對於某些本來就不想再到國家隊踢球的球員,結合比賽表現打分情況,可以考慮給予球員在聯賽中停賽處罰,停賽期可長可短,這樣直接觸動球員根本利益的做法,雖然改變不了價值觀,但有可能改變他們的態度,想消極比賽積攢體力留著賺錢,讓他們無錢可賺,或許能從根本上扭轉局面。

第三,對於個別極度不負責任的球員,可以暫停轉會資格,球員退役後不允許再從事與足球有關的職業,讓他們無球可踢、無事可做,只有敬畏感才能讓這些人知道怕。

第四,加大國家隊比賽獎勵機制,提高比賽獎金。有懲罰也要有獎勵,足協不缺錢,如果能增加比賽獎金,或許有助於提高球員的積極性。

第五,考慮裡皮建議,增設國家二隊。男籃國家隊兩支球隊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球員比賽的機會,也加大了競爭力度,與國家隊良性共存的男足國家二隊,一方面可以挖掘和鍛鍊新人,增加這些人的國際比賽經驗,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國腳有危機感。

中國足球已經不缺少金錢,相反因為金元的存在讓一部分球員喪失了對事物的基本判斷力。有獎有罰,恩威並重,幫助和督促球員迴歸征途,或許亞洲盃上才不會再次讓球迷失望。

已經沒有底線的國腳,足協該怎麼處置?球迷建議一妙招或許有奇效

球迷的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