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活著,掙扎中看到希望(完結)

《許三觀賣血記》:活著,掙扎中看到希望(完結)

第四次賣血

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大躍進,大鍊鋼。戴紅袖章的人挨家挨戶地進進出出,把鍋收了,把碗收了,把米收了,把油鹽醬醋都收了。

國家搞起了人民公社化,大傢伙都開始吃大食堂。可是這種日子沒多久,食堂關了,災荒來了。

先是水災,接著就是荒年來了。到城裡來要飯的人越來越多,以前能買十斤米的錢,只能買兩斤紅薯。

災荒至少要持續半年,而許三觀家裡的米最多也就夠吃一個月。許三觀一家人每天只喝兩次玉米稀粥,早晨一次,晚上一次,別的時間全家都躺在床上,不說話也不動。

在一家人連續喝了五十七天的玉米粥後,許三觀就對自己說,往後不能天天喝玉米粥了,往後隔三差五地要吃些別的什麼,我賣了血就有錢了,我要讓家裡的人吃上一頓好飯菜。

第五次賣血

文化大革命後,毛主席呼籲,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於是一樂和二樂揹著鋪蓋捲到農村插隊落後去了。三樂由於毛主席身邊只能留一個的政策,中學畢業後進了城裡的機械廠。

幾年以後的一天,一樂從鄉下回城裡呆了些時日後,許三觀去車站送他返鄉。他們走到醫院大門前時,許三觀對一樂說,讓一樂等他會兒。

許三觀送一樂到碼頭後,給一樂三十塊錢。他說這是我剛才賣血掙來的,你都拿著,這裡面還有二樂的,二樂離我們遠,離你近,他去你那裡時,你就給他十元、十五元的,你對二樂說不要亂花錢。我們離你們遠,平日裡也照顧不到你們。

第六次賣血

一樂回到鄉下,不到一個月,二樂所在生產隊的隊長進城來了。

許三觀夫婦要請二樂的隊長吃飯,只有二樂的隊長高興了,二樂才有抽調回城的希望,要是這隊長不高興,二樂就要吃苦嘍。

可是家裡只有兩元錢了,請人吃飯要有魚有肉,有煙有酒,沒有錢怎麼請人吃飯啊?

沒辦法,許三觀再次去賣血,這次賣血和上次賣血不過差一個月時間。正常兩次賣血之間至少要間隔三個月,李血頭怕出醫療事故不讓他賣。恰巧這時根龍也來賣血了,李血頭看在根龍的人情上才同意讓他賣血。

接二連三的賣血

一樂得了肝炎,醫生說一樂的肝炎已經很嚴重了,當地的醫院治不了,要馬上送到上海的大醫院去,送晚了一樂會有生命危險。許三觀開始去左鄰右舍借錢,把借到的六十三元錢交給許玉蘭,讓她帶一樂去上海。

許三觀留下來籌錢,可他除了賣血又能有什麼法子呢?由於他上次連續兩個月賣血,李血頭已經不同意他在當地醫院賣血了。

李血頭給他出了個主意,許三觀可以到別的地方,別的醫院去賣血。別的地方不會知道他剛賣過血,他們就會收他的血。

他要去的地方是上海,經過林浦、百里、松林、黃店、七里堡、長寧縣城,這六個地方可以賣血,他要一路賣著血去上海。

許三觀先來到了林浦的醫院,在林浦賣了血。三天後他到了百里,三天前他在林浦賣了血,現在他去百里的醫院賣血了。

四天以後,許三觀來到了松林,這時候的許三觀面黃肌瘦,四肢無力,頭暈腦漲。

許三觀來到醫院外面,他在一個沒有風、陽光充足的角落裡坐了有兩個小時,讓陽光在他臉上,把臉照的黑紅黑紅的,看起來臉色還不錯。

在松林醫院,在護士剛抽完他400毫升血後,他剛站起來就搖搖晃晃倒在了地上。醫生量他血壓只有六十和四十,只能給他輸血。於是許三觀剛剛賣掉的四百毫升血,又回到了他的血管裡。

松林的醫院收了許三觀七百毫升血的錢,再加上急診室的費用,許三觀兩次賣血掙來的錢,一次就付了出去。

後來一路上顛簸,許三觀也不敢再賣血了。到了上海,幸好,一樂身體好很多了。

最後的賣血

許三觀已是年過六十了,他的兩個兒子一樂和二樂已經抽調回城,一樂在食品公司工作,二樂在百貨店裡當售貨員。一樂、二樂、三樂都在幾年前娶妻生子。

他在街上閒逛,到勝利飯店門口時,聞到了炒豬肝的味道。許三觀就很想吃一盤炒豬肝,很想喝二兩黃酒,這樣的想法越來越強烈,他就很想去賣一次血了。

他已經有十一年沒有賣血了,今天他又要去賣血,今天是為他自己賣血,為自己賣血他還是第一次。

血頭已經換了,是一個看上去還不滿三十的年輕人。年輕人說,你都這麼老了,誰還要你的血?只有油漆匠才會要你的血。

離開醫院後,許三觀走在人行道上,他心裡充滿了委屈,剛才年輕血頭的話刺傷了他,他想著年輕血頭的話,他老了,他身上的血只有油漆匠要。

這是第一次,他的血第一次賣不出去了。四十年來,每次家裡遇上災禍時,他都是靠賣血度過去的,以後他的血沒人要了。

許三觀開始哭了,讓混濁的眼淚湧出眼眶,沿著兩側的臉頰刷刷地流,流到了脖子裡,流到了胸口上。

後記

今天在知乎看到,有網友問《許三觀賣血記》和《活著》哪個故事更讓你觸動?恰好今天讀完了《許三觀賣血記》,我覺得,相比《活著》裡的福貴,許三觀是幸運的。

我相信,在那個過去的年代裡,許三觀一家是幸福的。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許三觀一家的生活,讓我們看到了滿滿的溫情。

三年饑荒,大鍊鋼鐵,文革批鬥,知識分子下鄉,許三觀一家的經歷代表的是一個時代,是一段歷史,是一代人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