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明:劉二捐錢(小小說)

劉二捐錢(小小說)

安康 李永明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不,窮不啦嘰的劉二一夜之間發了橫財,成為村子裡數一數二的有錢人家,一改昔日之晦氣,讓村民們刮目相看起來。

劉二兄弟四人,老大在外地工作,混的人模狗樣的。老二是一名泥水匠,一年大小活路不間斷,大錢掙不來也不缺小錢花,小日子滋潤著。老三是一名教師,生活旱澇保收,日子過得去。只有劉二混的背,一無手藝二無體力,他人長得精瘦,腿長腰細,牛高的個子沒有力氣,託生在農村極不相稱。兄弟四人分家時,父母和兄弟們體恤劉二是個老么,房子和耕地分的最多。父母去世後,劉二就一個人孤苦伶仃的過著窮日子。別人外出打工去掙錢,他卻四門不出,以耕種土地為生,勉強餬口度日。日子過不下去時,兄弟之間都幫襯救濟他,逢年過節時,長兄們輪流接他到家裡過年,好生招待。遇到好吃好喝的都沒忘記過他,他也很珍惜兄弟之間的這份情誼,地裡的蔬菜,提前上市的新米新面,他都主動送給長兄們品嚐。家族之間有了紅白喜事,他熱情快暢的去給幫忙,人緣和口碑都好。

到了婚齡期,村裡的熱心人給他牽線做媒人,女方到他家裡一看心涼了半截,人還可以家境太差,相了幾次親都未相中。從此以後,劉二謝絕了媒人的好意,一心一意在地裡垉食吃。長兄們也很著急,讓劉二去學手藝掙錢,劉二死活不去,逼急了劉二氣咻咻的說:我是命中註定的種田人,在農村生活散單自由,別人不要去幹預他人的生活。劉二幹莊稼活也算一把好手,他的田地裡不長一根雜草,四周界半被夯的實實在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他都用小鵝卵石襯砌著,美觀好看。地裡的莊稼更是一枝花,載種的水稻長得綠油油的,密不透風,成熟時黃谷亮杆的,小麥油菜更是迎人,收穫季節,城裡人開著車找上門來買劉二的米麵油,劉二對人實誠厚道,多餘的糧食都變成了現錢,補貼著家用。小日子就這樣年復一年的平淡過著。

這一天,幸運的石頭砸到了劉二的頭上,他家的居住地和耕地被修建機場而佔用,上面給他一套住房,又給他補償了一百多萬元錢,一下子讓村民們都羨慕起來,長兄們都向著劉二,當初分家時給劉二分的房子和耕地最多,誰能會想到會徵用呢。劉二一夜之間變成了百萬富翁,幾個嫂子心裡不平衡,心裡想著讓劉二給分點錢,可長兄們口緊的很,心裡偏向著劉二,嫂子們只能在背後說三道四了。劉二雖然沒有文化,農二哥一個,做人處事心裡有桿秤。出乎長兄們的意料之外,補貼錢到位後,劉二給每個侄兒侄女存了5萬元,作為上大學的獎金和生活費,給長期為村民謀幸福而落下病根的老村長捐獻5萬元,還給村裡的敬老院捐獻5萬元,剩餘的留作後半生的費用。面對劉二的這一舉動,村子裡一下子掀起了議論的風波。有的說:這劉二三間房子看間半沒有看出,這娃子善良心腸好,落個好報應。還有的卻這樣說:這劉二是個燒包貨,屁股流鮮血給別人看痔瘡,傻帽一個。面對這些風言風語,劉二不屑一顧,心靜如水,生活向原來一樣過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