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九十年代,死於校園貸

第一批九零後上大學的時候,校園貸開始滋生,95後上大學的時候,校園貸已長成校園惡勢力,其危害不弱於毒品。在校園裡,隨處可見各類校園貸的小廣告,標題簡單直白,在宣傳欄、廁所、水房、食堂,無處不在。

生於九十年代,死於校園貸

生於九十年代,死於校園貸

除了借貸人揹負債務,可能利滾利導致無法償還,身邊的朋友家人很可能被牽連。在貸款app上一般都有強制性條款,就是要求訪問借貸人的通訊錄,要求填寫緊急聯繫人,這樣如果借貸人無法償還貸款,通訊錄中的家人朋友,不知情的緊急聯繫人,就可能受到催款短信,或者無休止的驗證碼。

生於九十年代,死於校園貸

生於九十年代,死於校園貸

吸引學生們走向校園貸的,往往不是需要錢吃飯,需要錢交學費,而是虛榮心導致的過度消費。同學買了新款手機,買了新款電腦,買了新款口紅,當慾望開始滋生,那些以前沒往心裡去的小廣告開始萌生成實際行動,各類購物網站紛紛推出分期付款,一直458元的口紅,每月只需25元,沉迷在對自己美貌想象中的小女生哪裡能客觀的看到,算下來利率已近到了29%?

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不讓慾望將自己吞噬,才應該是步入大學的第一課。

生於九十年代,死於校園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