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要一口一口吃,養娃的路要一步一步走

飯要一口一口吃,養娃的路要一步一步走

01

我老公家一個9歲的侄子,瘦得很,大嫂為了讓他長肉,每頓飯都逼著他多吃,那飯量比我還要多。

他們兩夫妻輪翻上陣,一個軟磨硬泡,一個怒目相向,但是孩子那一口飯總是難以下嚥。

有時候大嫂急了,直接拿個雞毛撣子就是一頓打。打完之後,孩子還必須乖乖地把飯吃完。

孩子爺爺每到這個時候都會在我面前唸叨,這孩子呀,什麼都好,就是吃飯太難,總要爸媽逼著才能將飯吃完。

一口吃不成胖子。被逼著吃下那麼多的飯,孩子依然很瘦,而且對吃飯已經產生了一種厭惡的情緒,無論是早飯、午飯還是晚飯,擺在面前就是不願意吃。

中國古時候有一個成語叫拔苗助長,有一個農民嫌秧苗長得慢,於是想了一個法子,將苗一棵棵拔高,結果苗沒有真正長高,反而全死了。

龍應臺說:長長的路,慢慢的走。飯要一口一口吃,養娃的路也要一步一步走,急不得。

飯要一口一口吃,養娃的路要一步一步走

02

魏永康是湖南出名的神童,他13歲以高分就考上了湘譚大學物理系,17歲考入了中科院。這其中,有他媽媽曾學梅很大一部分功勞。曾學梅在魏永康兩三個月的時候就教他識字,讀唐詩給他聽,不到2歲,他就已經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

曾學梅不斷地推著魏永康往前走,孩子很爭氣,17歲就考入了中科院,轟動一時。可後來呢?後來,他被中科院勸退回家,他的人生也從此迴歸平庸。

我們希望孩子從幼兒園甚至是更早就開始快跑,結果呢,孩子跑到十幾二十歲開始喘息了,累了,不想跑了。前面已耗盡了精力,再想玩命跑,難了。

很多所謂的“神童”就是如此,他們很早進入快跑道,但跑著跑著突然慢了,甚至直接不跑了,魏永康如此,曾被譽為“中國第一天才少年”的寧鉑也是如此。

其實不光是神童,我們自己也是如此。大家想想,經過高中三年特別是高三一年的玩命學,

多少人到了大學就放鬆下來、不再努力的?

飯要一口一口吃,養娃的路要一步一步走

03

20世紀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將兒童的發展認識分為4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左右)、前運算階段(2-6、7歲)、具體運算階段(6、7歲-11、12歲)、形式運算階段(11、12歲及以後),每個孩子不一定在同一個年齡段完成同一個階段,但都不可避免地要經歷這4個階段,前一階段是達到後一階段的前提。

但是,我們往往忽視了這些階段,總想著跳躍式發展。

署假開始了,各種培訓班異常火爆起來,不少培訓班會先“預習”下一年級學科知識,有的還明確複習和“預習”的課時比例,有的是3:7,有的是2:8,一對一教學還可“自主定製”比例。(據廣州日報)

對於這種“預習”,家長們欣然接受。他們覺得,孩子提前學習了,就能比別人更快一步,就能搶佔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就能獲得比別人更大的成功。

但這種提前教學本身就是違背學習規律,違背孩子發展規律的。哪怕能獲得一時“看起來”的成功,也難以持續。正如,中國學生的算術能力在全世界都是聞名的,但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從大眾到學者再到數學家,中國人的數學能力在世界上是偏低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規律,就像有些孩子先學會走路,有些孩子先學會說話,他們有自己的節奏,人生不是一場競賽,甚至連馬拉松都不是,何不一步一步踏實地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