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一賭成性

在黃縣有個富戶名叫劉財,在這黃縣也算是白手起家,帶領著黃縣的百姓發家致富,而且劉財也時常救濟窮人,有這劉大善人的美名。

這天本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可是劉府卻是烏雲密佈,這劉財前幾日沿著水路想去江南地界做一筆大生意,哪料到生意是談成了,可是返鄉的路上遇到了海難,只有少數幾個夥計得以逃生,帶著消息回到劉府。

別看劉府在外富貴,可是劉府說實話只有一個頂樑柱就是劉財。而這劉財膝下也有一子一女,女兒還好溫柔賢淑,可是這個兒子卻是不學無術,整日都在賭場跟煙花之地廝混,偶爾還欺壓百姓,可是大夥都看在劉善人的面子上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今劉財一死,這劉府日後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民間故事:一賭成性

這不,劉財的衣冠冢剛下葬,劉財的大房何氏就跟二房柳氏分了家,大房何氏本就是一家之母,後來雖然娶了二房,可是這家中大小的一切還是何氏說了算!尤其給劉財生了一子更是一手遮天。誰叫二房柳氏只生了一個女兒。藉著這個理由,何氏直接把府中三分之二的產業掌握手中,只留下一個簡陋的廂房跟幾處荒廢田地給了柳氏母女。

當天夜裡,這劉府就被一分為二,而那簡陋的廂房四處也被砌起了高牆,與劉府徹底隔絕了聯繫。

這天劉財的兒子劉全信誓旦旦的跟自己的母親何氏說自己想要幹一番大事業,於是何氏就把一處酒樓給予劉全。可是劉全哪裡會做生意,他那一番信誓旦旦的話都是賭坊老闆教他的,原來劉全因為在賭坊欠了一屁股債,根本沒辦法償還,而那劉善人的死訊剛好傳來,於是就有這出戏。

可是這件事情也瞞不住多久,過了一月,何氏準備查看酒樓的賬目,可是劉全根本拿不出來,直到何氏讓下人前去酒樓,才知道這酒樓早就已經更換了主人變成了一處風月之地。何氏一氣之下,直接把劉全關在家中,不準任何人把他放出來。

民間故事:一賭成性

再說劉善人的二房柳氏,一夜之間被分了家,家中只有這孤兒寡女,好在女兒劉香在一家商鋪找了一份不錯的差事,勉強能夠補貼家用,可是也不能讓女兒一直在外拋頭露面。機緣巧合之下,柳氏在黃縣女蝸廟裡當了一個廟祝幫人看相解卦,本來這日子也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去了,也不再與那何氏有所交集,哪知一天在女媧廟裡幫人解籤,可是抬頭一看正是何氏,而那何氏一看解籤人是柳氏直接就甩手離去,而柳氏看到何氏留下的籤,乃是一個下下之籤。

原來那個劉全雖然被緊閉在家中,可是那個賭坊老闆見自己的財神爺多日不來。於是就派自己手下前去打聽,才知道那個財神爺劉全被禁閉在家中,於是在一個夜晚帶了幾個人把劉全給救了出來。劉全本來禁閉在家,雖然三餐家中有人送過來,可是吃慣了山珍海味,怎麼可能咽的下去那些粗茶淡飯。而且在禁閉一月之中更是對自己的生母何氏怨恨不已,不過就是賣了一處酒樓而已,至於把自己禁閉這麼久嗎。這好不容易出來,賭坊老闆也是瞭解劉全的為人,直接找了一處花樓安撫劉全,等他酒足飯飽,又把劉全帶到賭坊之中,先讓劉全小贏了幾把,之後又讓劉全輸的傾家蕩產,寫了一萬兩的欠債。

當賭坊老闆拿著欠條登臨劉府的時候,何母完全是泣不成聲,可那是自己唯一的兒子不得已只能讓賭坊老闆不要傷害自己孩子性命,寬限幾日讓自己去籌錢。何母在籌錢之前本想去女媧廟裡求籤,哪料到會遇到柳氏,為了不讓她看到自己落魄的樣子,連籤語都不解了直接離開了。回到了家中,何氏想來想去只能變賣了所有產業,終於籌到了一萬兩銀子贖回了劉全。

民間故事:一賭成性

劉全回到家中也是安穩了幾日,完全不知道家中所有的產業都被變賣,過了幾日又耐不住手中的寂寞,跑到了賭坊之中。當天夜裡還贏了一筆不菲的銀子,賭坊老闆雖然奇怪,但也沒做懷疑。第二日,這劉全又來到賭坊,不多時就贏了幾百兩銀子,賭坊老闆仔細觀察了半天,直接讓人把劉全拿下,原來這劉全在出老千,怪不能接二連三的贏。當賭坊老闆拿起一把殺豬刀,準備砍下劉全出千的手時候,劉全喊道:“不要,不要砍我的手,我可以還錢!”

“還錢?還當你是劉府的少東家呢?你們家上次為了你可是變賣了所有的產業,現如今你還能拿出什麼錢?”

劉全這才知道家中已經破落至此,眼見那把屠刀即將要砍來,這劉全竟然想出一條毒計,用自己的妹妹劉香來抵債。

而那柳氏本在家中 等候女兒歸來,可是左等右等也沒等到人,於是就找到了府衙,可是這深更半夜的,官差早已歇息隨便找了一個理由就把柳氏打發,可柳氏哪裡放心的下於是一個人挑燈尋找自己的女兒,可是沒想到這女兒沒找到,竟然找到了那本該死在海難的枉夫。

原來劉財在海難之中並未死去,恰巧被一個漁夫所救,由於手無分文只能一步步的走回黃縣,哪知剛到黃縣就遇到自己的二房柳氏,經過柳氏一番敘述得知近日來的一切,二話不說來到縣衙,雖說衣衫破舊,可是官差還是認出了那不正是死去的劉善人嗎?嚇得他們爬回了衙門,後來知道劉善人未死才一個個的走出來。

民間故事:一賭成性

劉善人也並未在意那麼許多,直接說出了來由,官差也沒了之前的一副嘴臉,直接一個個跑了出去,不多時就打聽到了劉善人的女兒的蹤跡,經過一番逼問最終在一處花樓之中救出了劉香。

翌日,劉善人重回劉府第一件事就是把那個忤逆不孝,悔不知錯的兒子給送去山中的寺廟“修行”,而那何氏念在多年情分上也送到山中與劉全作陪,讓他監督自己兒子悔改。而家中大多產業都被變賣,好在當初留了一筆銀子藏在家中地下,靠著這筆銀子,劉善人贖回了自己大部分的產業,更是把這些產業交給了自己的女兒劉香經營。多年後劉香與一個書生結了秦晉之好,在這黃縣廣施義舉,有了活菩薩的美名。

道理:有些事情雖然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可是有些事情一旦犯錯就回不了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