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泰軍參加越戰,數量僅次於美國和韓國,藉助美援實現經濟騰飛

1950年代,隨著法國殖民統治在印支半島的崩潰,以及北越逐漸表現出來的地區霸權主義行為,被泰國政府看作是一種新的威脅。當北越不斷在南越、柬埔寨、老撾、甚至泰國發起公開或者秘密的活動時,泰國就越來越擔心。隨著北越正規軍和游擊隊的迅速發展,使泰國也成為了鬥爭的前線。1961年,泰共公開反對泰國政府,併發起武裝鬥爭,甚至在泰國東北部組織暴動。

4萬泰軍參加越戰,數量僅次於美國和韓國,藉助美援實現經濟騰飛

越南戰場上的泰軍士兵

與周圍的國家相比,泰國顯得與眾不同。歷史上,泰國沒有被殖民統治過,也沒有強烈的反殖民主義,自然也就沒有反美情緒。相反,泰國把美國看成唯一能夠阻止共產主義擴張的力量。這個君主國無論是軍方還是民間,都有一貫的反共傾向。從地理上看,泰國東部與老撾和柬埔寨接壤,處於阻擋東南亞共產主義浪潮的關鍵位置。

4萬泰軍參加越戰,數量僅次於美國和韓國,藉助美援實現經濟騰飛

參加越戰的泰軍士兵

泰國和美國的關係最早可以追溯到1833年,當時泰國和美國簽訂了友好通商條約,這也是美國和亞洲國家簽訂的第一個條約。二戰以後,兩國在經濟、軍事方面進一步開展了廣泛的合作。1954年,泰國加入東南亞條約組織,與美國正式成為了盟友,雙方都一致反對共產主義在印支半島的擴張。泰國則考慮到共產主義在國內的現實威脅,並利用其地理位置,在美國東南亞政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4萬泰軍參加越戰,數量僅次於美國和韓國,藉助美援實現經濟騰飛

參加越戰的泰軍士兵

泰國主動為美軍提供軍事基地,成為美國空軍在東南亞最大的基地。從1961年到1975年,泰國境內有7個空軍基地供美軍使用。其中,美軍在烏塔堡基地部署了大批B-52轟炸機,對北越實施戰略轟炸。進駐泰國的美軍戰機有400多架,還包括25000多名空勤人員。美軍戰機從泰國邊境的機場起飛,只需要18分鐘就可以飛到北越上空。在美軍對北越的空襲中,有80%的戰機是從泰國境內起飛的。

4萬泰軍參加越戰,數量僅次於美國和韓國,藉助美援實現經濟騰飛

和美軍一起聯合演習的泰軍士兵

在美國的越戰盟友中,泰國派出的地面部隊名列第三,僅次於美國和韓國。1967年,泰國皇家志願兵團(眼鏡蛇部隊)進駐南越邊和地區,與美軍並肩作戰。1968年,泰國皇家陸軍遠征軍團(黑豹部隊)替換眼鏡蛇部隊。部署在南越的泰國軍隊人數最多達到4萬人。除了地面部隊,泰國空軍也多次出動,打擊越共遊擊隊在叢林中的據點。1972年美國實施“越南化”政策以後,所有泰國軍隊全部撤出南越。在越戰中,泰軍總共有351人戰死,1000多人受傷。

4萬泰軍參加越戰,數量僅次於美國和韓國,藉助美援實現經濟騰飛

和美軍一起聯合演習的泰軍士兵

跟美軍相比,泰軍更加熟悉東南亞的地形和文化,打擊越共的效果更好、更徹底。當然,泰國此舉也招來了越共的報復。越共遊擊隊在泰國東北邊境發起了一連串攻擊,在1967年就造成1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78名政府官員。越共遊擊隊還襲擊了烏東空軍基地,炸燬了數架F-4“鬼怪”戰鬥機和C-141運輸機。

4萬泰軍參加越戰,數量僅次於美國和韓國,藉助美援實現經濟騰飛

參加越戰的泰軍士兵

通過參加越戰,泰國從美國獲得了超過20億美元的援助,主要用於在南越、老撾和柬埔寨的反遊擊作戰。這一筆資金也使泰國實現了經濟的騰飛。總的來說,泰國捲入越戰付出的政治、經濟、人員代價也不小。但是,無論如何,打開國門、擁抱美國援助還是繁榮了泰國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