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雞病篇—腺胃炎、肌胃炎發病原因以及應對措施!

高溫高溼的夏季已經過去,但是雞病腺胃炎、肌胃炎卻沒有因為季節的變化而減少發病率,且有增加的趨勢。最近諮詢這樣病的非常多,有養大肉食雞的,有養817品種,也有散養雞、麻雞等一些土雞的養殖朋友。其問題都差不多,現在的腺肌胃炎病情恢復慢,很難控制住,問有沒有好的解決方法。其實這個原因和咱們養殖管理有直接的原因,有的養殖朋友治療時沒有考慮到發病原因,就知道治療腺肌胃炎,沒有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病因。因為發病原因不一樣,治療的方案方法也不一樣,同樣的腺胃炎病情,有可能發病原因不同,所以採取的治療方法也不一樣,下面咱們就詳細的分析下具體的原因!

養雞雞病篇—腺胃炎、肌胃炎發病原因以及應對措施!

雞腺肌胃炎的致病原因是非常多的,飼養密度過大,雛雞早期育雛不良,雛雞運輸時間長,脫水等是此病發生的誘因。飼料營養不良、硫酸銅過量、日糧的氨基酸不平衡、日糧中的生物胺、低纖維素日糧、真菌毒素、黴菌毒素等誘發雞腺肌胃炎。其中最主要的誘因是飼料儲存不當,飼料中的黴菌增加,脫黴劑不能完全吸附並殺死黴菌,黴菌會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在糞便中存活,造成大群的感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越來越成為肉蛋雞疾病防控的重中之重。

高溫高溼,來自運輸或者孵化的應激:夏季高溫季節,有些雞雛在孵化後期,孵化室內溫度過高,可能會造成雞雛早期的腺胃或者肌胃腫脹損傷,或者在運輸過程中,運輸時間過長,溫度過高,造成早期雞雛腺胃腫脹或者肌胃損傷,這種情況一般在1日齡即可發現,雞雛到家時精神不佳,解剖後腺胃腫脹,腺胃和肌胃交界處出現潰瘍。建議雞雛到家後及時抽查解剖,觀察一下腺胃和肌胃情況,及時提前綜合調治,如果發現有部分已經腫脹或者有潰瘍,前期開口及時針對性調治,一般問題不大。

高溫高溼

,雞在雞舍內煩躁:特別是育雛,育成階段,快速生長髮育,雞體內激素分泌和代謝水平不穩定,加之管理不當,或者操作不當,例如溫度過高,溼度過大,密度過大,雞舍空氣汙濁刺鼻,注射疫苗操作不當或者斷喙不當等等,對雞體造成強應激,導致體內激素代謝失衡,造成胃腸道損傷,進而出現病變。

病理變化:

病雞採食量低,生長遲緩或停滯,體增重停止或逐漸下降,飼料轉化率降低。整齊度差,有的雞體重僅為正常雞的50%或更少。排白色、白綠色、黃綠色稀糞,糞便呈油性“魚腸”樣或爛胡蘿蔔樣,有的病雞排出綠色糞便,糞便中有未消化的飼料和粘液,沾汙肛門周圍羽毛,個別排棕紅色至黑色稀便,糞中有時出現血液。

病雞羽毛松亂,冠髯蒼白、萎縮,可視粘膜蒼白,腿部皮膚髮紺、觸摸發涼。腳幹蒼白,乾枯,表現為脫水症狀。病雞漸進性消瘦,呈負增長趨勢。雞群生產水平下降,少量病雞可發生跛行,最終衰竭死亡。

養雞雞病篇—腺胃炎、肌胃炎發病原因以及應對措施!

腺肌胃炎的病理特徵:

雞隻打蔫,無精神,羽毛逆立,消瘦,拍手會跑,站定後又呆立,後期慢性衰竭而死。

雞群無精神,閉眼呆立,採食量低下,食慾下降,消瘦

糞便吸收不良,發黃,大顆粒吸收不好,俗稱過料,很多營養物質直接排除體外!雞體消瘦,食慾差!

雛雞剛開始排黃色硬條糞便,慢慢變細,變軟,後期拉細魚腸子樣黃色細條糞便,吸收不良,過料,大群消瘦!

肌胃潰瘍,肌內金潰瘍

正常腺胃與肌胃體積比例為1/4—1/5,如果發生腺胃炎時,腺胃腫脹如球,呈乳白色,腺胃與肌胃之間比例接近2/3,甚至同等大小。腺胃壁增厚、水腫,切開後自然呈月芽狀蜷曲,指壓可流出漿液性液體。腺胃黏膜腫脹變厚,乳頭腫脹呈不規則突出、變形。粘膜出血、潰瘍,有的乳頭已融合,界限不清。

腺胃腫大如乒乓球樣!

病雞後期腺胃壁較平整,乳頭突起不明顯,或者乳頭呈火山口樣凹陷。腺胃腫脹的越嚴重,腺胃壁月牙弧度越大,乳頭水腫越明顯。從早期的腺胃乳頭腫脹直至到腺胃乳頭平坦,同時伴隨有膿性分泌物。

肌胃和腺胃連接處有不同程度的糜爛、潰瘍。肌胃角質層(雞內金)不易剝離,粗糙,沒有彈性,龜裂,出現條紋狀潰瘍帶或連接成片的潰瘍面,極為嚴重的出現火山口樣的潰瘍灶直至穿孔。肌胃的潰瘍越嚴重,病情越嚴重。

養雞雞病篇—腺胃炎、肌胃炎發病原因以及應對措施!

腸道黏膜脫落並充滿未消化的飼料,後期腸道空虛。腸壁菲薄無物,腸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炎症。

胸腺、胰腺、法氏囊嚴重萎縮,部分病雞腎腫大,有尿酸鹽沉積。當有細菌病繼發感染時,肝臟腫大,有壞死點。

臨床中腺肌胃炎常併發其他症狀,如肝腎綜合徵、法氏囊損傷,球蟲感染,繼發大腸桿菌等疾病。

建議:養雞過程中大部分的病都是養出來的,也就是說想養好雞,管理很關鍵,尤其是腺胃炎、肌胃炎、與管理有直接的關係,溫度、溼度、溫差、黴菌毒素、疫苗反應等等做好這些方面的應對措施,能極大的降低腺肌胃炎的發生!

本文由好獸醫禽病在線李顏東編輯,關注微信公眾號:好獸醫禽病在線,更多養雞技術內容呈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