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齣好戲》中的撲克牌,我們一起了解一些貨幣知識

平時,那些專家說到貨幣,很多時候我們難以聽懂。今天,藉著一出好戲,張總手裡的撲克牌,袋鼠用最平常的話和大叫聊一聊一些貨幣知識。

當然,下面提到的幣值穩定,是一定空間裡的,就好像侷限在一個鎮子,一個縣城,或者一個國家內部。

我們聊到的方法也比較隨意,不似學術那麼呆板。

從《一出好戲》中的撲克牌,我們一起了解一些貨幣知識

紙幣產生的一個原因:便易性

影片中,大家被困在一個小島上,張總為了建立自己的體系,選擇拿出撲克牌來作為大家買賣東西交易的工具。你可以拿著撲克牌去買魚,也可以買野果,方便好用,免去了大家搬東西換來換去的麻煩。

形成貨幣的條件之一:稀缺性

張總為什麼要給大家強調,他手裡只有兩副撲克牌,而不是8副或者更多呢?事實上雖然他確實有更多,但還是隱瞞了。在一個被困的小島,沒有任何可以生產撲克牌的設備,所以,強調撲克牌數量少,就是告訴大家,你們看吧,我這就兩副,整個島上也就兩副,而且永遠都是兩副。這種稀缺性,也就是製造同樣撲克牌的不可能性,給了大家一定程度的信任。

從《一出好戲》中的撲克牌,我們一起了解一些貨幣知識

形成貨幣的另外一個條件:有信用支持貨幣

光證明少還是不行的,要不然誰都可以拿手機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來作為貨幣了,你還得讓別人相信這東西能用。這也是為什麼張總在拉起來一撥人之後,才宣佈這個撲克牌貨幣。你拿了撲克牌,隨時可以找他買魚,買生活用品,張總為這種貨幣提供了兌付支持,也就是,他保證你拿撲克牌能買到東西,最不濟也能從他手裡買。

從《一出好戲》中的撲克牌,我們一起了解一些貨幣知識

幣值穩定:調節貨幣投放數量

有了大網,捕上來的魚變的多了起來,於是張總偷偷增加了撲克牌的數量。沒成想,這一個小動作被心細的小興發現了,他手中竟然有4個紅桃2。撇開張總的私心不談,張總自己解釋是應對魚過多錢過少的辦法。

從《一出好戲》中的撲克牌,我們一起了解一些貨幣知識

一副撲克牌,除去大王小王一共還剩52張,一共有91*4=364個點,兩副一共有728個點,相當於整個島上剛開始有728元。假設剛開始市場上只交易魚,而且一共只有728條魚,那麼開始的時候,一個點,就是一條魚。

後來,魚越來越多,假設變到了一共有1456條魚,這時候,因為市場上還是一共只有728個點的撲克牌,理論上每個點可以換到2條魚了(現實中會有差異,可能會在1點幾波動)。張總為了讓一條魚還是對應一個點,他就得想辦法,要麼減少魚的數量,這個大家肯定不同意。要麼,就增加撲克牌。

聰明的張總選擇了後者,他增加了兩副撲克牌,這時候就正好1456個點對應1456條魚了,看到沒,又成了一條魚一個點了。這就是通過調節貨幣供給,影響幣值的一個方法了。

為了讓大家明白,上面只假設張總放了四副撲克牌,至於到底影片中放了多少,你得去問他了。

今天,關於電影中的撲克牌貨幣討論,就到這裡了。

如果你對貨幣歷史感興趣,歡迎私信袋鼠,回覆“貨幣史”,袋鼠會免費贈你一本電子書交流學習哦!


袋鼠奉上,

一個有觀點,有態度的思想傳播者。

歡迎各位朋友和我私信分享自己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