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控制器晶片的國產化時代來臨?

通常我們所說的存儲芯片主要是指閃存顆粒,實際上存儲裡面的芯片還包括存儲控制器芯片。以這幾年大熱的SSD固態硬盤產品為例,SSD通常包括 PCB(含供電電路)、存儲芯片NAND閃存、主控制芯片、接口等,還有一個並非必要但也很重要的緩存芯片,即內存芯片。如果存儲芯片是倉庫,那麼存儲控制器芯片則是倉庫的鑰匙,掌管著糧倉的安全,存儲控制器芯片控制著處理器讀寫存儲芯片信息的速度,因此包含了計算機的接口技術和存儲芯片的管理技術,在保護存儲芯片信息安全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還是以SSD為例,從成本上來說,存儲芯片大概佔SSD硬盤物料成本的70%或更多。控制器芯片在物料成本中佔據10~15%的比例,不是最貴的部件,但也非常重要。

因存儲芯片的巨大市值,目前國內已被長江存儲、福建晉華、合肥長鑫等一批國家隊看重,風光無限;但是,決定最終產品性能以及國家看重的資訊安全的並不是存儲芯片,而是控制器芯片。因此,控制器芯片在產業鏈環節中相當關鍵的價值遲早會引起相關決策人士的重視。

當前全球範圍內的存儲控制器廠家可分為兩大陣營,第一大陣營是或多或少擁有閃存資源的國際一線大廠,以三星、東芝、美光等為典型代表;另外一大陣營是獨立的Fabless設計公司,以Marvell、臺灣的慧榮和群聯等為典型代表,可以說大佬環伺。

因為存儲器製造產業正在向中國市場遷移,國內相關產業鏈也在不斷完善。近幾年國內存儲控制器芯片領域也湧現出多家廠商,這些本土勢力中誰有可能與國際大廠一較高下,成為這一領域的明日之星?要找到答案,我們需要先來了解存儲控制器芯片的技術流派和發展趨勢,以及國內各家廠商的產品組合、技術實力和未來規劃。

誰將是存儲控制器芯片的本土之星

雖然存儲控制器芯片有多個類別,包括硬盤(HDD)控制器、存儲卡控制器、UFD控制器、SSD控制器、Bridge(橋)控制器和高階控制器等,但其中SSD控制器作為增長最為強勁且被認為將成為未來市場主力的產品類別,可以說只有擁有這項技術才能擁有未來市場的主導權和話語權。有數據統計顯示,當下全球SSD控制器市場容量為2億顆,傳統磁盤存儲控制器為6億顆左右,市場總需求量在8億顆左右,而未來SSD控制器的需求會不斷走高,逐漸超過傳統磁盤存儲控制器。所以在討論本土存儲控制器芯片廠商的競爭力時,我們也會著重關注各個廠商在SSD存儲控制器領域的佈局和實力。

存儲控制器芯片的國產化時代來臨?

SSD控制器芯片目前的競爭態勢越來越趨近於存儲卡控制器芯片。因其設計涉及高階模擬電路設計、複雜界面協議以及閃存各種算法技術,有較高技術門檻,需要有技術沉澱的團隊才能夠成就。從控制器接口來看,既有傳統主流的IDE、SATA、SAS控制器接口芯片,也有迅速成長中的PCIe接口芯片,目前固態硬盤應用市場中PCIe接口芯片佔三成,SATA接口占六成,而SAS接口大約佔一成。未來由於大數據和服務器應用的需求不斷增長,PCIe接口占比將攀升,以滿足越來越多的數據加速、高速緩存等功能實現。一個存儲控制器芯片廠商要想跟國際大廠同臺競技,成為未來的市場領導者,在PCIe接口控制器芯片尤其是非易失性存儲即NVMe上的技術儲備和產品規劃顯得尤為重要。

存儲控制器芯片的國產化時代來臨?

目前國內存儲控制器芯片廠商大概可以分為三大陣營:包括土生土長的國科微等,這類公司的特點是進入時間較早,但整體技術團隊的實力不強,產品在高端市場上很難形成對臺灣和國際品牌的衝擊;

另外還有一些從臺系廠商剝離出來在大陸成立的公司,如群聯在合肥成立的兆芯電子,核心團隊來自臺灣智微的杭州聯芸科技,以及在NVMe領域形成一定技術積累的深圳大心電子,它的核心創業團隊多出自西部數據臺灣研發中心,這些公司的特點是擁有一定的技術積累,具備一定產品競爭力,而劣勢則是產品多處在第一代,成熟度有待提升,需要加快商業化進程;

此外就是一些海歸派,包括華瀾微電子、憶芯、英韌創等,這些公司的特點是自帶光環,技術實力不俗,其中華瀾微在2015年收購了美國的Initio公司讓自己的產品線更加豐富,其他一些公司則多是近兩年才成立,產品推出較晚、產品線還比較少,也有待市場檢驗。

誰將是明日之星我們還給不出答案。但近日與非網記者與深圳大心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明豪博士進行了深入溝通,也讓我們對國內存儲控制器芯片廠商的機會和可能的發展方向有了更多的認識。

存儲控制器芯片的國產化時代來臨?

深圳大心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明豪博士

相較於美光、Marvell這些國際大廠我們的機會在哪裡

李明豪提到,存儲代工已經向國內遷移,尤其是大心電子所在的深圳周邊,藉助國內的白牌市場起步,同時一些大型製造企業也開始給國外品牌代工,國內生產的存儲器已經佔全球份額的30%左右。雖然國內在消費領域的一些自有存儲品牌商目前市佔率還不高未形成氣候,但可以看到,本土的供應鏈在不斷完善,尤其在長江存儲等幾大閃存顆粒廠開始量產後,對本土產業鏈的帶動作用將會非常明顯。

具體到技術領域,基於PCIe接口的非易失性存儲NVMe技術還在一個快速變化、提高市場滲透率的階段,它將是未來存儲控制器芯片領域的重要增長點,會逐漸取代SATA,並正在從高端向中低端滲透。但因為還是一個新興市場,新創公司在這裡會有更多機會。

在這一技術領域,美光、東芝這類閃存原廠雖然資金雄厚,但在基礎IP和芯片研發上進度卻很慢。其中美光從2014年開始收購了一些主控芯片團隊,但目前其NVMe的IP技術仍比較落後,沒有形成競爭力。而Marvell、慧榮這類主控公司雖然有能力研發NVMe芯片,但也有開發週期的問題,目前這一市場仍在技術和市場培育期,壁壘尚未形成。

中國需要一個產品線覆蓋較完整的存儲控制器芯片公司

想成為市場領導者,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能夠掌握引領產品和市場發展方向的前沿技術是一方面,同時產品線組合的豐富性也很重要,這決定了一個廠商最終的市佔率。

作為一家在2015年成立的創業公司,大心電子始創於臺灣,因為意識到整個存儲器市場正在向內地遷移,未來中國大陸將在存儲器領域佔據重要的地位,該公司在2017年完成重組,正式落戶深圳,成為了一家本土公司,目前公司有員工70人,研發人力佔85%。上面提到過這家公司的核心團隊大多來自西部數據臺灣研發中心,有豐富的技術積累。早期產品以IP授權方式為主,同時也為一些存儲器品牌提供定製化設計服務,包括慧榮、群聯、聯發科、聯想都是其客戶。“最早採取IP授權的模式主要是出於快速切入市場的考慮,畢竟存儲控制器芯片的開發週期較長,投入較高,一般從0到1需要3年時間。我們確信公司未來主軸是自有芯片的銷售,但需要先從技術上得到市場認可,也證明自己的設計能力。”李明豪如是說。

進駐深圳後,大心電子開始專注於存儲控制器芯片的研發,並在2017年10月推出了第一代的Orion PCIe NVMe SSD控制器芯片,面向消費類市場。

“未來IP授權的模式仍將繼續,通過IP授權我們積累了很好的口碑,美國大廠包括英特爾、美光也在評估我們的IP產品;而芯片市場容量更大,同時中國市場的機會巨大,因為這裡有海量的大數據、雲計算應用市場。”談到公司盈利模式時,李明豪表示。

而談及大心電子未來的發展路徑,李明豪提出了兩種可能:

一種是通過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把團隊做大,提高研發投入,不斷增加產品組合,拓展到更廣泛的市場。對此,李明豪指出,根據大心電子的研發週期,公司計劃一年流片一次,不斷拓展不同封裝和產品型號,繼去年推出面向低端白牌和組裝機市場的NVMe控制器芯片後,今年將完成面向消費類市場的完整產品線佈局,覆蓋高中低端目標市場。明年則計劃推出面向數據中心的存儲控制器芯片產品。

存儲控制器芯片的國產化時代來臨?

大心電子的產品線規劃

“我們對自己的技術有足夠信心,在NVMe領域我們領先其他同行1~3年的時間。目前已經有6家客戶採用我們的產品,3家客戶開始出貨,到2020年我們的重點應用還是消費市場,預計也會在這一年達到盈虧平衡。但畢竟消費類市場的競爭較激烈,毛利相對較低,因此我們計劃在3年後將進入技術門檻更高、利潤率也更高的數據中心市場。”李明豪談到。

另一個可能則是,在國內尋找合作伙伴,這個合作伙伴應該是有成熟的存儲控制器芯片技術,但缺少高端尤其是NVMe技術儲備,也就是跟大心電子在技術上互補的公司,通過合作進而合併,藉此打造一支存儲控制器芯片領域的國家隊。李明豪表示,“因為大心電子希望立足於本土,這樣一方面可以幫助大心電子真正融入本土DNA,同時也符合國家本土芯片替代的核心戰略,因為這樣一個擁有成熟技術產品,同時擁有高端芯片設計能力的公司,才能跟國際大廠對抗,形成本土競爭力。”

放眼國內存儲控制器芯片領域符合其描述的企業,我們大概可以鎖定這個合作目標。而之所以有很大的可行性,則是因為在SSD控制器芯片市場上,PCIe接口是一個新興市場,但產業鏈已經完整,技術到位,從存儲芯片,到主控、硬盤以及終端市場,都有相關供應商,目前還在不斷完善,待市場規模擴大,反覆驗證。而NVMe雖然是新興技術,但如果企業現在才開始技術儲備仍然嫌晚,因為很多公司從3~5年前就開始研發和佈局,目前這一技術已經進入一個產品推出和量產化的階段。對於本土幾家較早進入存儲控制器芯片領域的廠商而言,想要快速建立在高端芯片市場上的影響力,和大心電子合作不失為一個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