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致貧、返貧超建檔立卡總數四成 社會組織助力開啃「硬骨頭」

因病致贫、返贫超建档立卡总数四成 社会组织助力开啃“硬骨头”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道

健康扶貧是脫貧攻堅戰中的一場重要戰役。“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場大病全泡湯”是不少百姓面臨大病時的真實寫照。

“根據國務院扶貧辦建檔立卡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貧困戶佔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數的42%。疾病已成為橫亙在脫貧路上最大的‘攔路虎’。”9月11日,中華慈善總會大眾慈善促進委員會執行會長張倩玉在中華慈善總會誠信公益基金成立儀式上表示,中華慈善總會誠信公益基金由中華慈善總會和中關村精準醫學基金會聯合成立,旨在積極響應國家“精準幫扶”尤其是“健康扶貧”戰略的指導精神,凝聚社會力量,資助弱勢群體,扶持醫學研究,面向困境中的重大疾病患者、孤寡老人、青少年、殘障人士開展重大疾病救助、健康科普、支教助學、扶貧濟困、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慈善項目和活動,為提升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盡己之力。

實施脫貧攻堅以來,國家有關部門針對大病和慢病患者採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雖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但仍面臨著很多難啃的“硬骨頭”。距2020年還有不到兩年時間,要確保幾千萬人全部如期脫貧,這樣的任務非常艱鉅。習近平指出,扶貧開發工作如今已經進入到“攻堅拔寨”的最後衝刺期。

農村扶貧攻堅在行動

因病致貧依然是脫貧攻堅的最大障礙,尤其集中在我國農村地區。

農村貧困人口致貧因素複雜多樣。從大的方面看,一類是與生存環境和資源稟賦等自然條件密切相關的致貧因素;另一類是因病、因學、因無勞動能力、因綜合素質等與個體條件密切相關的致貧因素。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按照中國扶貧標準,到2017年底中國還有3000萬農村貧困人口,而貧困地區發展滯後問題依然沒有發生根本性質的改變。在民生問題中,生活非常困難的群體往往有更多更強烈的訴求,因此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扶。

為了緩解這一問題,多年前,國家實施了新農合醫療保險政策,旨在解決農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同時降低農民的經濟壓力和看病成本。然而,雖然參與了新農合,能夠報銷一部分,但資金仍是綽綽有餘。

“經過多年的減貧工作,現在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劉永富曾表示,中國政府自建國以來一直非常重視扶貧工作,改革開放以來更是通過不懈的努力,已經使我國6億多人脫貧,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貧困人口減半的國家。

而就在近日,我國啟動了健康扶貧三年攻堅行動,未來三年,我國將全面推進大病專項救治工作,逐步將宮頸癌、乳腺癌、肺癌、塵肺病等納入專項救治範圍,到2020年力爭達到30個病種。

脫貧攻堅戰已經到了最關鍵時刻。攻下因病致貧是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戰,這需要分級診療、醫療保險與多層次醫療服務的共同推動,通過建立健全多層次的醫療服務模式,以重大疾病險和醫療救助補充險為因病致貧群眾兜底,並以社會救助和慈善救助作為資源後備,才能讓這場勝利儘早到來。

發揮社會組織重要力量

國務院明確提出,要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開發格局,實施健康扶貧任務繁重,需要在政府引導下動員全社會力量發揮積極作用。

就此,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群眾的參與意識和公益情懷日益高漲,社會組織蓬勃發展,在促進經濟發展、繁榮社會事業、創新社會治理、擴大對外交往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十九大報告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領域,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廣大社會組織更要身體力行,主動積極地加強與政府、企業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共同合作的能力,攜手傳播正能量,競相創造新業績。社會組織間的合作是社會組織發展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合作能力將成為今後社會組織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能力。

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以社會團體、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為主組成的社會組織,已慢慢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據記者瞭解,中關村精準醫學基金會是經北京市民政局批准註冊登記的慈善組織、慈善組織公開募捐資格基金會,是國家“十三五”科技規劃“中國精準醫學研究計劃”科技重點項目單位,致力於資助公益慈善項目及公益組織培育和發展,開展精準醫學科技活動,組織開展醫學科學國際學術交流,以創新驅動為指導推動精準醫學科學技術發展,為建立科學的醫學科學體系、增強全民健康做出貢獻。

而中華慈善總會成立於1994年,隸屬民政部,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旗幟鮮明地以“慈善”二字命名的全國性慈善機構,也是全球最大的非盈利公募慈善組織之一——全球聯合之路在中國大陸的唯一會員。截至今年,總會募集款物約1200多億元,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在緊急救援、扶貧濟困、安老助孤、醫療救助、助學支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為廣大弱勢群體、困難群眾送去溫暖和關愛的同時,也使中華民族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更加深入人心,成為我國現代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見證者和有力推動者。中華慈善總會作為中國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慈善組織之一,已經開始成為聯繫海內外華人和國際友人,共同促進中國慈善事業穩步發展的一條重要樞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