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縣:守著機井卻不能灌溉 半拉子工程該如何解決?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今日點擊》記者 王翯軒 王建)2016年,省上給乾縣馬連鎮連馬村和三馬村投資920多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包括修路、挖渠和新建8口灌溉用機井。然而,兩年多時間過去了,路修好了,水渠通了,唯獨建好的8口機井卻一直不出水,導致1500多畝農田無法灌溉,高標準的項目卻產生不了好效益,到底是哪裡卡了殼呢?

按照村民們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乾縣馬連鎮連馬村瞭解情況。

乾縣馬連鎮三馬村村民王存省:“澆地把人急得,看著是個井,用不成。”

乾縣馬連鎮連馬村村民趙建社:“有地但你種不成,種了連種子錢都收不回來。”

在連馬村和三馬村,記者看到不少耕地撂荒,無人耕種。

乾縣馬連鎮連馬村村民衛護國:“前兩年乾旱,不下雨,種的莊稼長了多高的,最後乾旱死了,最後拔了。”

乾縣馬連鎮連馬村村民趙建社:“沒敢種麼,群眾就不敢種,種了玉米以後就受損失麼。”

記者:“為啥?”

趙建社:“一畝地30元機耕費,種子、人工費、化肥麼,這一畝地投資就得200多塊錢,這起碼不種,咱也不能讓不收。”

村民們說,2016年初,國家給他們投資920多萬元在馬連鎮的連馬村和三馬村建設高標準農田項目,項目包括給兩個行政村各新建4口機井,每口井的灌溉面積為150畝-200畝左右,8口機井能灌溉1500多畝土地。但到2016年底,建好的8口機井一直無法使用。

趙建社:“光是打了個井,一個井房,電沒有,泵沒有,不配套東西,就談不上澆地麼,紙上談兵。”

乾縣馬連鎮三馬村村民談廣林:“去年整個玉米,光這一片地,玉米壞了超過80畝,李子這邊這是5畝園子,那邊是6畝園子,把這整個都壞了,那邊為啥把地荒著呢,放著地不種呢,澆不上麼。”

村民們告訴記者,連馬村和三馬村雖然也在寶雞峽灌區,但因為地處下游,遇到乾旱天氣,灌溉用水十分緊張,大多數村民只能種植一些比較耐旱的農作物。高標準農田項目實施後,很多村民便開始種植經濟效益較高的果蔬作物。馬連村的村民劉新疆2016年在項目實施時看到未來這片土地的發展潛質,在自己家的地裡栽種了一畝多李子樹,希望有個好的經濟效益,然而,他眼睜睜地看著李子因為乾旱無法買上好價錢。

乾縣馬連鎮連馬村村民劉新疆:“今年這是缺水了,結的李子,都沒有商品果子,幾乎把90%都倒了,今年折得太厲害。”

乾縣馬連鎮三馬村村民王存省:“李子都愛用水的是時候,沒有水,還用不成,李子果小,一個樹上結了5、6個李子,幾十個李子,要水的時候沒有水麼,只有旱。”

乾縣馬連鎮連馬村村民劉銀娃:“像今年我們村的桃來說,70毫米的和80毫米的就要差幾塊錢,70毫米的下來就是一塊多錢,甚至是一塊以下,80毫米的桃,像我們村現在有些賣到三塊多、四塊六,這現在今年的桃。”

那麼,修好的機井為什麼無法使用?記者分別查看了連馬村和三馬村的幾個機井房,都是房門緊鎖。隨後,記者找到了連馬村當時負責項目監督的村民代表衛生貴。

衛生貴:“當時承諾的是,2015、2016年就要投入使用。至今,現在電沒有通,我為這個事情也跑了三年。”

隨後,經過多方聯繫,記者見到了這個項目的施工方負責人劉保民。

陝西大荔三河水利工程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劉保民:“從2016年的2、3月份進場,當年井的工程就已經幹完了,管道到11月份也幹完了,專門的輸水管道也幹完了,井房也幹完了,唯獨剩了電這一塊。”

施工方項目負責人說,這8口井一直無法使用的主要原因是電一直沒有通。記者隨後來到負責這個項目實施的乾縣國土資源局瞭解情況。

乾縣國土資源局耕保股股長李建學:“2016年7月份,除了電力配套設施,其餘全部完工。電力這塊是企業管理制度,是專業性的,因為咱這塊施工,必須要人家電力部門來施工。”

李建學告訴記者,這個項目是2015年由省國土資源廳和省財政廳批准的,當時項目的預算方案也是按照財政部和國土資源部編制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制定的,按照土地部門的定額標準,這8口機井的全部電力配套費用是92萬元,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因為電力行業的特殊性,電力配套和施工必須由電力部門來完成,電力部門對該項目的設計費用為125萬元,和國土局預算的92萬元相差了33萬元。

記者:“在你們做預算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提前考慮進去電力這個費用?”

李建學:“因為我們做預算的時候,按照這個財政部和國土資源部發的土地開發整理預算定額標準,按這個標準做的預算,因為我們這個項目必須經過專家評審,你再做得高了以後,評審不過去,項目就沒辦法立項,省國土資源廳就不給立項。”

採訪中李建學還告訴記者,因為地理位置緊鄰武功縣,所以這個項目涉及的馬連鎮三馬村的用電管理是在武功縣電力局,為了早日讓村民們用上機井灌溉,他們已經將情況逐級進行了上報,儘可能申請增加相關費用,同時通過乾縣電力局和武功縣電力局進行協調,以儘快解決問題。

李建學:“因為電力局要發放施工許可證了,我們已經對接了,近期這個施工許可證就發放了,我們就可以施工了。”

9月3日,記者再次來到乾縣馬連鎮瞭解到,經過多方協調,這筆33萬元的費用,經由咸陽市國土資源局批准,從項目不可預見費中列支。目前,這個項目電力施工基本結束,8口機井中已經有2口機井順利通水,其餘6口機井也進入鋪設管道、下泵階段。

乾縣國土資源局黨委委員宋雨來:“這個水通了以後,群眾可以根據市場來種植經濟作物,決定他的種植品種,群眾的純收入大約可以增加一到兩倍。”

乾縣馬連鎮三馬村村委會副主任張群省:“下一步群眾可以種大棚菜、養果樹,瓜果,這都可以了。種果樹一年的收入比種莊稼高一倍左右呢,肯定高興,哈哈哈。”

乾縣馬連鎮三馬村村民張春:“群眾也迫切需要這個井,這個產量就越來越增高了,有盼頭了。”

經過媒體關注和多方協調和努力,擱置了2年的機井總算解決了。這中間,儘管有這樣那樣的客觀因素,但遇到問題,只要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維護老百姓的利益上,辦法就總比困難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