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說|楊寧:從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大數據將發揮更大作用

8月15日,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中國城市治理創新聯盟、阿里研究院及阿里雲研究中心共同舉辦了一場“大數據推動下的城市發展”主題的專家研討會。

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大數據實驗室執行主任楊寧認為,從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大數據將發揮更大作用。未來城市治理將凸顯大數據分析挖掘的價值,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

智库说|杨宁: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大数据将发挥更大作用

以下為楊寧發言實錄:

智库说|杨宁: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大数据将发挥更大作用

國家治理很關鍵的就是城市治理,因為中國還在快速城鎮化過程中。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主題是“大城管與大數據”。

為什麼城市會不斷髮展

不管是人還是一些物體、一些物件,都在一個空間裡生活,或者存在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有很多活動產生,城市的運行,人和物之間不斷的交叉活動會產生很多事件,這些事件有的是對美好生活的新追求,也有的是現在遇到一些城市運行的問題。

這些事件怎麼辦?通常有兩種處理辦法,一種辦法的未來方向是協商解決。也就是說有很多事情實際上不需要政府來管,不需要一個大政府來管,更多的是社會中的人與人之間能夠協調解決,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政府怎麼解決這些問題?通常情況下會把這些事件進行分析、整理,形成一些的決策,政府可能不會自己去幹,而是委託一個組織。城市中我們談到規、建、管。城市分門別類,有規劃院,有什麼需求首先規劃,然後建設部門開始建,然後管理部門開始管。一般來說是這樣的一個循環過程。

我要講的,更多是從城市管理角度。今天有很多規劃和建設方面的專家,做城市治理從末端開始,從城市管理運行開始看待懲治,從城市管理角度瞭解城市,這就是為什麼城市不斷地發展,因為有不斷的事情發生,這些事件導致城市不斷做出新的決策,包括規劃、建設、管理。

“大城管”和“小城管”

大家知道每個城市都有城管部門,這裡很多概念是可以細分的。現在起碼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小城管,一個是大城管。小城管就是城市裡有城管局的角色,他們一般處理什麼業務?包括市政應用、園林綠化、城市衛生和管理執法,城市管理這個事情大部分是地方事權,所以每個地方政府又根據實際情況為懲管部門全責進行一定的調整,這是小城管。

大城管的職責是指每一個城市會組建城市管理委員會,這個委員會一般是由市領導比如市長親自擔任主任,然後來做一個高位協調機構協調整個跟城市相關的事情,這時候就涉及到公安、交通、環保和方方面面的其他政府的一些主體。但是這個城管委是個協調機構,不是一個具體的部門,一般辦公室會設在城管局,由城管局兼任主任,這個叫大城管。

從十年前中國開始做數字化城管,主要就是為了解決大城管體系下,怎麼使相關部門都圍繞管理這件事協同工作,有這麼一個信息化的平臺和系統來執政。

怎麼看城管專業大數據

因為我們研究數據分析和數據的模式,實際上城市管理大數據可以這麼看,城市的規劃建設和運行中都會產生大量數據,規劃有規劃數據,建設有建設數據,運行有運行數據,一般來說,規劃建設數據更新頻率比較低,但是運行數據更新頻率很高。

運行數據包括哪些?我們的城管專業大數據裡有一部分是事件數據,比如共享單車和流動商販。北大附近就有共享單車的亂停亂放的問題,還有部件數據,就是城市裡有所謂的城市部件,包括比如井蓋、路燈、護欄和停車場、公廁,這些是組成一個城市的一些元器件,這也是歸城管部門統一管理維護的,所以我們有一段時間會有城市的部件普查。案件信息就是當我們處罰了一個事情,比如在北大門口擺了一個攤的流動商販,屢教不改三次以上立案進行處罰這就是案件信息,一般來說案件信息遠遠小於事件信息。還有法律法規的信息,就是執法層面的信息。還有一些環衛、垃圾、渣土,這是城市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比如垃圾的運輸,中國現在有很多城市在大建設,工地需要運泥沙土,這是每個城市每時每刻發生的事情,所以城市運行的數據可以理解為是快速的一個數據。

如何利用數據來更好地管理城市

我們要融合地利用數據來更好地管理這個城市。如何用數據的方式,利用數據來更好的管理城市?舉一些例子,城市管理中,累積大量數據並不只是簡單用於城管部門也有用於規劃建設部門等,也不是僅僅通過執法手段解決的。

以前大家對城管部門印象不好,就是因為城管僅僅是對人處罰,實際上不僅僅是隻有執法處罰這一手段,現在社會發展政府強調的應該是服務,其次是管理,最後才是執法。法律是底線,不能一上來就以底線對待老百姓,那是暴力社會。我們應該考慮用源頭管理解決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這是新時代城市管理應該追求的目標。

利用數據來更好地管理城市?

第一個就是共享單車,我們在研究大數據如何助城市發展,政府對共享單車或者其他的城市問題,如果城市管理部門想要解決這問題應該從什麼角度出發?站在源頭怎麼解決?它是優化城市公共服務來解決問題,政府能做的就是優化公共服務,因為優化公共服務是由政府來說了算的。

共享單車問題的解決,需要升級這個城市單車發生關係的數據,比如你把共享單車停在哪?一般是家裡,地鐵站或者商圈附近,就是人會活動到的地方,這個信息可以收集到。

現在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會成為城市管理的一個問題,在我們這個裡面叫事件信息,如果有亂停亂放就是城市運行事件,那麼城市管理部門就捕捉到這個事件了。我們通過在合理區域規劃合理的面積就可以降低亂停亂放的現象,這是數據可以通過模型算出來的。

第二個是流動商販,這個跟前面的邏輯、思考方式都是一致的,當然參數不一樣,模型長得不一樣,因為共享單車和流動商販還是有區別的。一般城市解決這樣的問題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徹底根除,還有一種就是臨時疏導點,比如政府在馬路邊上搭幾個簡易棚子,而且是免費的,商販固定在那兒就行了,不要到處流動,這樣好管理商販,而且政府從市場稅收上也要優惠一點。我們說城管部門管的可能是窮人,所以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是你用穩定的心態去處理,不是把這些人驅散了,你要解決問題。

所以這個例子也是在講,我們發城市流動商販位置信息和事件的頻率,比如一天多少次在哪裡經常出現,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政府應該規劃出多少個類似於流動疏導點,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們可以怎麼樣來顯著降低流動商販這一現象,這就可以用數據計算。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政府合理優化城市公共服務來解決這些問題。

最後一個是如何實現精準執法。坦率地說,我們的城管執法自身素質還是偏低的,年齡偏大,素質偏低,所以他們記住這些法律還是困難的。法律法規是開放數據,不存在保密問題,政府希望這些數據進行傳播,但是傳播的效果不好所以我們做的事情就是通過知識創新,通過知識圖譜的方式把現在城管法律進行拆借。現在各地法律法規是不一樣的,有多有少,有大有小,我們最終把它拆解成圖譜的方式,對在線的執法包括城管部門進行法律法規培訓。

瞭解一座城市必須通過大量數據

將來國家的發展應該從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這是國家十九大報告提到的,城市治理不完全是政府一家在做這個事,而是更多的社會資源參與,比如共建、共治、共享。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大數據就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因為第一,數據所謂的交互,或者數據的收集範圍,包括它的頻率,包括流動性會大大增強。以前更多的是對政府單向的,將來在治理模式下,更多的是相關的主體,包括政府、包括企業、包括個人和NGO組織之間會發生更多的關聯,不再需要通過政府來組織這個事,大家可以自組織了。那麼這個大數據分析挖掘價值將進一步增大,我們需要了解一個城市,就必須更加需要以大量的數據彙集,才能實現對這個城市更好的管理。

推進依法治理城市、改革城市管理體制、完善城市治理機制、推進城市智慧管理和提高市民文明素質,促進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從自上而下的管理轉變為政府與社會公眾之間的雙向互動。在城市治理的框架下,社會參與城市管理的內容將會被大大強化,原先以政府為中心點的城市管理單向數據收集模式將得到轉變,數據的範圍、頻率、流動性都將大大增強,大數據分析挖掘的價值將得到進一步的增大,我們將要了解一座城市將必須通過大量數據的彙集才能實現。

智库说|杨宁: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大数据将发挥更大作用

DT時代 共創新知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阿里研究院

在這裡讀懂未來

阿里研究院微信公眾號:aliresearch

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