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第一位程式設計師創立的VC,收穫了探探、每日優鮮等明星公司

文 | 王詩琪

近日,陌陌完成收購探探,交易摺合人民幣超過45億元,成就陌生人社交領域最大的併購案。曾在A輪、C輪兩次投資探探的元璟資本成為背後贏家之一。

創立於2015年的元璟資本年輕但眼光老辣,除投資探探外,在每日優鮮、ofo、猩便利等項目中,元璟都常常以新VC(風投)的身份與諸多老牌風投機構並列。

阿里第一位程序員創立的VC,收穫了探探、每日優鮮等明星公司

元璟資本合夥人團隊

元璟資本合夥人吳泳銘,阿里“18羅漢”之一,花名東邪,人稱“吳媽”,也是阿里巴巴的第一位程序員。元璟合夥人中,還有前啟明創投投資合夥人王琦、淡馬錫出身的劉毅然、前淘寶賣家事業部總經理陳洪亮和紀源資本出身的田敏。

人脈和專業賦予了元璟資本對優質項目敏銳的觸覺。在創立之初就確立的互聯網創新、消費升級、數字醫療、智能科技四大賽道上,元璟資本快馬加鞭,3年共投資50多個項目,並收割了探探、每日優鮮、思必馳、ofo、新潮傳媒等一批明星公司。

吳泳銘在5月10日舉行的2018元璟資本CEO峰會提到,互聯網已經從0滲透到10億人群,包括農村的大叔大媽也人手一臺智能手機,由渠道和技術變革引發的行業深度重構才真正開始,“未來10年的競爭會非常有趣。”

阿里第一位程序員創立的VC,收穫了探探、每日優鮮等明星公司

吳泳銘

親歷中國互聯網商業化20年發展的吳泳銘認為,未來10年,互聯網將在中國各行各業帶來真正的產業重組,擁有後端供應鏈能力,或者產品製造能力、內容生產能力的玩家,會有非常多的創新。實際上,已經有很多互聯網創業者不是和傳統互聯網公司一樣獲取流量、留存用戶、連接內容獲取變現,而是開始直接改造產品,把產品變成渠道,把產品變成入口。

覆蓋阿里創業人群

創立3年多,生鮮蔬菜電商“宋小菜”的骨幹分銷商網絡鋪至45個城市,年交易量超20萬噸,其表現,被媒體形容為“異軍突起”。

宋小菜創始人餘玲兵仍然習慣被喊花名“天舒”,在2014年離開阿里創業之前,他曾一手創建淘寶農業電商和淘寶特色中國館。在宋小菜成立之初,吳泳銘便以天使投資人身份給了餘玲兵3000萬元,後來,由於看好項目,元璟資本以機構形式繼續下注A輪。現在,宋小菜已完成B1輪融資,截至目前的總融資額約4.5億元。

阿里第一位程序員創立的VC,收穫了探探、每日優鮮等明星公司

與阿里淵源頗深的元璟資本,對阿里系的創業項目也是青睞有加。除了宋小菜外,還有原阿里巴巴淘寶本地生活行業負責人唐永波創辦的小電科技,原阿里雲事業部總裁助理陳吉平的袋鼠雲等。據不完全統計,這些項目涵蓋了雲計算、人工智能、兒童教育、新零售、共享經濟等多個領域。

1 月 26 日,元璟資本和初橙資本發佈2017 阿里校友創業黃埔榜,1026 家阿里校友創業公司上榜,是2015年的三倍之多。

阿里第一位程序員創立的VC,收穫了探探、每日優鮮等明星公司

阿里校友創業偏好變化 來源:元璟資本×初橙資本

阿里系創業者聚到一起,總會因一些“暗號”而會心一笑,在他們自己看來,即便離開了阿里,但阿里人的烙印深刻且明顯。

“從阿里出來的人,總是開口閉口價值觀,但也能將價值觀落到實處。”咔噠故事CEO謝琳斐說,阿里人創業堅守自己的使命和願景,“我們知道自己從哪裡到,要到哪裡去。”

花名拖雷的袋鼠雲CEO陳吉平,則將阿里的中、高層培訓模式搬到自己的公司,照著阿里高管培訓“風清揚班”的形式,在袋鼠開了個“拖雷班”。陳吉平說,袋鼠雲現在發展到了200多員工的規模,上傳下達的中層幹部重要性凸顯,阿里的人才培訓機制給予他很大啟發。

當然,元璟資本投資的,遠不止阿里系創業者。

把項目投成一個產業生態

在2018元璟資本CEO峰會上,元璟資本宣佈,已完成超5億美元新基金的募資,管理資金規模也超過7.5億美元。新募集資金中,LP包括科技產業集團、國際主權基金、國際養老金、境內外母基金、國家和地方產業集團、知名上市公司、知名產業高管個人等。

在前三年嶄露頭角的元璟資本,將再度起航。

元璟資本總部是位於杭州西溪溼地的一座獨棟小樓,離阿里總部的直線距離不到5公里。杭州創業市場的繁榮,給了元璟資本眾多市場機會。

阿里第一位程序員創立的VC,收穫了探探、每日優鮮等明星公司

元璟資本總部離阿里總部的直線距離不到5公里

但元璟資本誕生於資本降溫之際。如今互聯網巨頭不斷攻城略地、操盤佈局,新VC應如何在巨頭之間長袖善舞乃至“與巨頭共舞”?

元璟資本合夥人之一劉毅然曾經撰文指出:與巨頭共舞不是一個簡單的所謂站隊問題,而是關於融合借勢的問題。

元璟資本找到的路子,是“產業+投資”的投資邏輯,即不僅是發現單獨的好項目,同時依靠產業的力量謀求最佔優勢的賽道,將項目投資成一個產業生態。

阿里第一位程序員創立的VC,收穫了探探、每日優鮮等明星公司

元璟資本投資的公司

例如,元璟資本投資的醫療項目中,藥研社致力於新藥研發服務,微脈主打區域性的移動互聯網醫療類健康服務應用,安心醫生專注於婦兒科領域,易雍健康則專業從事保險TPA(第三方管理)服務。打破項目間的信息孤島,也使得產業平臺成為可能。

元璟資本此次召開CEO峰會的一大目的也是出於此。議程過半,已有幾位創業公司對合作表達出了意向。這種高效對接背後,體現了元璟資本的投後管理能力。陳洪亮介紹,目前元璟資本已累計為被投企業介紹超過30位高管,覆蓋CTO、運營總監、銷售總監等職位;累計為被投企業介紹後續融資超過3億美金,超過20家公司和投資機構。

20年“老網民”講創業

元璟資本合夥人吳泳銘,畢業後沒多久就加入馬雲創辦的第一家互聯網公司“中國黃頁”。1999年,吳泳銘作為十八位創始人之一,開始了在阿里巴巴的創業之路。此後,吳泳銘在阿里歷任B2B、淘寶、支付寶、阿里媽媽廣告平臺、無線事業群等業務的重要崗位,親歷各種互聯網應用的演進和變遷。

在峰會上,吳泳銘以“老網民”身份,分享了他對過去20年互聯網商業發展規律的觀察,以及未來10年的創業新機會所在。

阿里第一位程序員創立的VC,收穫了探探、每日優鮮等明星公司

吳泳銘表示,前20年,在新技術平臺推動下,互聯網基本完成了人群滲透和產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但因為不同行業的滲透程度存在差異,給未來行業重構留下了不同的路徑,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在他看來,傳統互聯網公司依靠獲取流量、留存用戶、連接內容獲取變現的發展方式在未來10年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很多創業者直接改造產品,將其變成渠道,變成流量入口。例如華為、小米,在以產品通過數據綁定用戶後,品牌商、渠道商、電商平臺間的界限將非常模糊。

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一步滲透,創業的機會將通過改造產品擁有方式、服務方式、生產方式/供應鏈等不斷湧現。“過去大家用的都是流量、用戶的老方法,但未來可能發生的是,只要擁有產品優勢、生產優勢、供應鏈優勢,都能參與到互聯網行業的競爭中來,創業的機會越來越多。”吳泳銘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