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維修電工基礎:可控矽調壓調速原理

小功率分體機室內風機目前用的是PG調速塑封電機,為單向異步電容運轉電動機。為了滿足空調正常的運轉,達到製冷、制熱能力的平衡,所以必須保證室內風機的轉速滿足系統的要求,並保持轉速的穩定。因此採用可控硅調壓調速的方法來調節風機的轉速。

1.電路原理圖

空調維修電工基礎:可控硅調壓調速原理

2.工作原理簡介

可控硅調速是用改變可控硅導通角的方法來改變電動機端電壓的波形,從而改變電動機端電壓的有效值,達到調速的目的。

當可控硅導通角α1=180°時,電動機端電壓波形為正弦波,即全導通狀態;(圖示兩種狀態)當可控硅導通角α1 <180°時,電動機端電壓波形如圖實線所示,即非全導通狀態,有效值減小;α1越小,導通狀態越少,則電壓有效值越小,所產生的磁場越小,則電機的轉速越低。但這時電動機電壓和電流波形不連續,波形差,故電動機的噪音大,甚至有明顯的抖動,並帶來干擾。這些現象一般是在微風或低風速時出現,屬正常。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採用可控硅調速其電機轉速可連續調節。

空調維修電工基礎:可控硅調壓調速原理

3.各元器件作用及注意事項

3.1 D15、R28、R29、E9、Z1、R30、C1組成降壓、整流、慮波穩壓電路,獲得相對直流電壓12V,通過光電偶合器PC817給雙向可控硅BT131提供門極電壓;

3.2 R25、C15組成RC阻容吸收網絡,解決可控硅導通與截止對電網的干擾,使其符合EMI測試標準;同時防止可控硅兩端電壓突變,造成無門極信號誤導通。

3.3 TR1選用1A/400V雙向可控硅,TR1有方向性,T1、T2不可接反,否則電路不能正常工作。

3.4 L2為扼流線圈,防止可控硅迴路中電流突變,保護TR1,由於它是儲能元件,在TR1關斷和導通過程中,尖峰電壓接近50V,R24容易受衝擊損壞,因此禁止將L2放置在TR1前端。

3.5 C14為風機運行電容,容量分別有1.2,1.5,2.0(μF)耐壓450(V) 焊接在主控板上;

3.6 R28、R29為降壓電阻,發熱量很大,要選用11KΩ/3W功率電阻,並避免所有線組接近它。

3.7 IC6是光電偶合器,選用PC817;接受主控芯片指令,控制可控硅BT131導通與截至,同時起到主芯片與強電隔離的作用。

3.8 R30可維持電路中的電流,避免出現電流突變現象,C1可濾除高頻干擾;目前大部分實際PCB中均無R30、C1。

3.9 Z1選用12V0.5W穩壓二極管

3.10 CN6為三針塑封電機插座,1、3、5為插針,為滿足爬電距離要求,2、4空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