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東晉時,著名的禪宗法師慧遠在廬山修行,三十餘年間,不但不下山、入城,送客也從不越過虎溪。

一日,儒生陶淵明、道士陸修靜兩人遠道來訪,三人相聚,相談甚歡。後來,慧遠送他們下山。

到了虎溪,三人耳旁雖不時傳來老虎的鳴號聲,但因為談得太熱烈,竟完全沒發覺。直到越過了虎溪,三人才驚覺,但旋即會心地縱情大笑起來。

原來,他們在不經意間,已破除了不過虎溪的執念,笑聲傳遞了他們難以言喻的欣喜之情,自然也成了名垂千古的美聲了。這幅「虎溪三笑圖」,是宋人力圖調和儒、釋、道三教思想的反映。

道教作為一種宗教起源於東漢。而它的思想理論基礎卻是盛行於春秋以來的黃老之學,應當說黃帝、老子都是道教的祖師。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黃帝得到廣成子真傳,修煉成功,羽化飛昇。後世把道教學術稱為“黃老之學”

另據道教典籍說老子的前身就是在崆峒修煉的廣成子,而廣成子又是黃帝的老師,追根溯源崆峒山被譽為“天下道教第一山”當不為過。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軒轅黃帝、廣成子、九天玄女(西王母使女)是同時代的人物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此匾掛在江西“天師道”聖地龍虎山的寺觀內

據說秦漢時崆峒便有方士隱居,魏晉時便有道教宮觀。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北臺懸崖上的石洞內遺留著不知年代的神像

到明代著名道士張三丰最後歸隱崆峒,崆峒山現存避詔碑一塊,上有皇帝兩次召見張三丰的詔書和張三丰避而不去的答詞。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張三丰《卻聘吟》

行雲流水不自收,朝廷何必苦徵求。從今更要藏名姓,山南山北任我遊。

明朝嘉靖初年,朱元璋第二十子朱松後裔被封為韓王駐藩平涼,韓王妃崇尚道教,在崆峒山大規模修建了太和宮等道教宮觀,把崆峒列為全國道教十二大“十方常住”之一,聘全真龍門派第十代掌門苗清陽為全山主持,自此,道教在山上代代相傳,到建國前全山道教宮觀達40多處,道士百餘人,現已傳至第三十代。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佛教在崆峒山也歷史悠久。

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在唐代時,山上佛教活動已具相當規模。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南海觀音據鑄造於金代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的一口鐵鐘上的銘文記載,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中臺至皇城的上天梯石臺階就是仁智禪師在唐貞觀年間開鑿的,還有唐太宗為山上明慧禪院御賜田地的記載。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元朝,皇子忙哥剌被元世祖封為安西王,管轄陝、甘、川等地。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第一代安西王忙哥剌

安西王分別在西安府和平涼府修建了自己的王府,平涼六盤山下的安西王府(今寧夏固原開城)在一次地震中毀滅了。有人認為當年成吉思汗在六盤山地區去世有可能就安葬在安西王府附近,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經常有蒙古國人來此祭奠。

第二代安西王阿難答是一個皈依伊斯蘭的蒙古王爺,在一次宮廷政變中死去,依附於他的15萬蒙古軍隊的大部分歸信了伊斯蘭教,一部分形成了今天甘肅省獨有的東鄉族。

安西王忙哥剌信奉佛教,主持修建了崆峒山東臺寶慶寺,封自己的王相商挺為寶慶寺主持,並授銀質三品印,統管陝西、四川、西夏等路(省)的佛教事務。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商挺,字孟卿,一作夢卿,晚年自號左山老人。曹州濟陰(今山東曹縣)人。曲家商正叔之侄。金末曾北走依趙天錫,與元好問、楊奐交遊。嚴實居東平,聘為諸子師,后辟經歷,出為曹州判官。楊惟中宣撫關中,挺從為郎中。明年,升宣撫副使。中統元年(1206)為陝西、四川宣撫副使,後僉四川行省事,擢參知政事,行四川樞密院事。至元元年(1260),入拜參知政事,六年(1269),同僉樞密院事,累遷樞密副使。後因事繫獄,俄出。二十五年(1288)卒。《元史》有傳。商挺工詩善書,尤長隸書,嘗著詩千餘篇。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

明代萬曆年間修建了中臺凌空塔,明神宗皇帝還給崆峒山真乘寺藏經樓賜了匾額,皇太后給崆峒山佛教賜送經書三萬多冊。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到清朝初年,崆峒山佛教寺院已達19處,現在崆峒山道佛並存,互讓互尊,有一種包納一切、雍榮大度的和諧氣氛,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三教洞裡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老子李耳和孔夫子

這成了崆峒山有別於其他名山的獨特現象。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道士共襄佛事

崆峒山還培育了一批儒家學者,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最著名的有漢代的王符(慶陽鎮原縣人),他是和王充齊名的古代唯物主義思想家,著有《潛夫論》。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皇甫謐,朝那(平涼靈臺縣)人,除大多數人熟知他是醫學針灸鼻祖之外,他還是博學多才的學者,《甲乙經》是我國針灸術最早著作。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明代前七子李夢陽號崆峒子,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還有“明八大才子”之一的趙時春,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以上四人早年都曾在崆峒山潛心讀書,是崆峒山的鐘靈毓秀造就了這一批學者文人的曠世才華。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趙時春讀書檯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在崆峒山主持活動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甘肅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平涼市佛教協會會長、崆峒山法輪禪寺住持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搖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