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阿里雲,AliOS Things能在物聯網作業系統領域掀起啥風波?

物聯網的興起已經有好幾個年頭了,目前仍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根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發佈的報告《Spectrum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2015 年全球物聯網規模為 0.89 萬億美元,預計到 2020 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 1.9 萬億美元,物聯網設備連接總量將達到 300 億個。除了物聯網芯片、終端的競爭外,物聯網操作系統的戰火也在悄悄燃起。

去年互聯網巨頭阿里的動作也是非常迅速,9月28日宣佈升級操作系統戰略,發佈全新的AliOS品牌及口號:驅動萬物智能 。隨後在10月13日,AliOS攜手斑馬網絡與神龍汽車就未來汽車智能化達成戰略合作,即將陸續推出搭載AliOS的智聯網汽車,首款車型將落地東風雪鐵龍。當月20日,AliOS家族旗下面向IoT領域的輕量級物聯網嵌入式操作系統AliOS Things正式開源。

阿里雲IoT事業部物聯網操作系統首席架構師謝琳峰在接受與非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同於市面上眾多從傳統RTOS衍生卻打上‘物聯網操作系統’標籤的產品或開源項目,AliOS Things是一款為現代物聯網應用量身打造的操作系統。除了提供高度可伸縮,實時,安全的內核,AliOS Things還原生提供了包括雲端一體設備和應用管理,安全系統和應用升級,高精度定位,傳感器數據上雲和本地分析,動態安全漏洞診斷等眾多物聯網時代所亟需的高階能力,以及包括雲化部署的一站式應用開發環境等強大豐富的開發工具。針對典型的物聯網場景,AliOS Things進行了端對端的優化,使得對於同樣的功能集合,基於AliOS Things打造的應用解決方案可以實現最好的性能和最低的資源消耗。”

隨著物理網芯片和終端的性能越來越強,計算能力乃至人工智能能力向端側下沉。在這一物聯網趨勢下,謝琳峰表示:“我們也相信‘雲側學習,端側影響’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人工智能在物聯網領域落地的主流形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現代物聯網操作系統必須提供雲端一體的分析計算框架,支持從雲上將訓練好的模型和算法按需分發到端側的受其管理的設備和計算節點,以實現最好的計算和決策結果。這種模式的實現,需要有云側的強大AI能力的支撐和雲端之間精心設計的配合。AliOS Things背靠阿里雲的人工計算平臺和開發工具,結合原生提供的應用管理機制,和與戰略芯片合作伙伴的本地計算和分析SDK深度結合,真正使得端側設備的人工智能應用成為現實。 ”

據與非網記者瞭解,安全是AliOS Things最首要的設計考慮,其提供了包括安全編程和靜態檢查,安全連接和通道,安全啟動和更新,安全存儲,運行時安全的端對端全面安全防護方案。此外,阿里還和國內外頂尖的安全應急響應中心深度合作,提供基於雲側的安全漏洞在線掃描,實時響應報警和修復的高階安全服務,確保運行AliOS Things的設備在等到屬主授權的前提下能得到業界最高水平的安全防護。

在生態建設方面,AliOS Things已經涵蓋了幾乎所有物聯網細分領域的頭部芯片和傳感器廠商的主流產品,並和主要的商業IDE廠商建立了合作關係。已經被多家設備廠商採用,出貨超過千萬,並發展出數量可觀的開發者群體。和其他的新興操作系統一樣,AliOS Things的生態建設也遇到了目標市場碎片化,部分廠商出於對學習成本和既存應用的遷移成本的顧慮而不願導入等挑戰;但通過提供靈活的對接方式,豐富的文檔和工具,免費的企業級支持服務等方式,AliOS Things成功地克服了這些障礙,保持了高速擴張的生態拓展態勢。

謝琳峰也把開發者的價值看的很重,他表示:“得開發者得天下,只有能真正為開發者帶來價值,為物聯網開發者帶來價值,並能始終如一地保持開放繁榮的生態的物聯網操作系統,才能走到最後。”

其實物聯網操作系統的發展除了端側的應用,未來更需要雲的加入,只有雲端一體化的操作系統,只有極其良好的雲端一體化的用戶體驗,才能獲得用戶,獲得開發者,而阿里正有這樣的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