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掉地上、發黴還能吃嗎?專家爲你解答你迷惑的生活常識!

餅乾在送入口中前一秒就碎裂、手一滑就讓整顆蘋果飛出去,或是筷子沒夾好,丸子就從碗裡彈出……,這些情況你一定也碰過。當食物掉到地上,你會怎麼做?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一些生活中哪些被傳的“五花八門”的生活常識,看看我們所知道的是否就是對的!

食物掉地上、發黴還能吃嗎?專家為你解答你迷惑的生活常識!

1、食物掉到地上,趕快撿起來就不髒?

掉到地上的食物,丟掉嫌浪費,吃了又怕會生病。之前我們都會戲稱食物掉地上有個“三秒定律”,就是食物掉地上三秒內撿起來,就還可以吃,超過三秒就吃不得了。其實食物掉地上還能不能吃?有三點可供判斷。

第一點是食物的特性,例如果凍、糖是潮溼的食物,掉到地上容易沾黏微生物,不能再吃;相反地,餅乾比較乾燥,且和地板的接觸面也沒那麼密實,只要時間不久,可以撿起來吃。

此外,食物本身的營養成分也有影響。例如餅乾主要是澱粉質,比較不容易產生微生物,但像肉、蛋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它們有更多營養供應微生物生長,若掉到地上沾染微生物,放久了就容易壞。

所以蘋果掉到地上,他用水洗一洗再吃,不過若是排骨肉,就扔了。

食物掉地上、發黴還能吃嗎?專家為你解答你迷惑的生活常識!

第二點是地面特性,例如地面是乾淨還是髒?鋪的是磁磚還是地毯?一般來說,地毯比磁磚表面更容易滋生細菌。

第三點則是環境及場合,家裡不會太髒,食物掉在地上撿起來或許還能吃,但如果是在醫院就該避免,因為醫院人來人往,病菌易反覆傳播。

把掉到地上的食物撿起來吃,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沒什麼,但若是本身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例如正在進行化療的癌症患者、服用高單位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免疫功能會變差,受細菌感染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很多,對於這類人來說東西掉到地上就別再吃了。

2、年糕、水果長了黴點,還能吃!

以年糕發黴為例,如果黴菌已經長成一片就該丟掉,但如果只有小斑點,削掉、挖掉後還是可以蒸來吃。

因能為長在年糕上的不是極毒的黃麴黴菌

,但是幹玉米、花生、核果三類是最常長黃麴黴菌的產品,產生的黃麴黴菌素有致癌風險,一旦發黴就該丟掉。

食物掉地上、發黴還能吃嗎?專家為你解答你迷惑的生活常識!

有時候吃花生吃到苦苦的味道,就代表已經壞了,要趕快吐掉。挑選花生時應選擇顆粒完整的,但加工過後的花生酥、花生粉外觀難以判斷,所以建議不要常吃。

水果也是常會發黴的食物,例如柑橘類的表皮會長黴,只要裡頭的果肉還新鮮,把皮剝掉還是可以吃;草莓發黴同時也會腐爛,應該丟棄;比較麻煩的是蘋果,因為蘋果從內部開始發黴,芯會變成棕黑色,極可能已產生真菌毒素,可能造成肝臟、腎臟發炎及免疫力降低。自保方式是把蘋果削皮切開,確認蘋果芯沒有變色。

黴菌的毒素可輕可重,短期可能沒事,但如果毒素長期累積在體內,有可能造成肝腎負擔,甚至致癌。

3、去外面就餐,用熱水燙餐具就能殺菌!

是真的,但水要夠燙。用沸水快速燙過碗後立刻把水倒掉,原本存在碗內的微生物會消失。用攝氏60~70度的水、燙幾秒鐘就可以殺死大部份的微生物,但如果餐具表面油膩、有例如木頭筷子或已經刮花的碗,殺菌效果會比較差。

食物掉地上、發黴還能吃嗎?專家為你解答你迷惑的生活常識!

如果餐具是剛洗好、溼答答的,由於溼氣有助微生物生長,最好先用餐巾紙擦乾,避免讓微生物有大量生長的機會。

不過,若餐具本來就是乾的,用餐巾紙再擦拭則沒什麼效果,微生物通常存在於很隱蔽、原本就沒洗到的地方,光用擦是擦不掉的。

綜上所述,我們在遇到這些情況時,要看當時的具體情況,例如如果是在乾淨的地方,食物掉了,還是可以立馬撿起的,但假如在外面,人多混亂的地方,那還是不要了吧!

你還知道哪些生活常識妙招,來評論區跟我們一起分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