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餘名市民參與萬科「爲愛奔跑」 讓孤獨症孩子走出家門

9月8日上午,大連萬科社區樂跑賽在大連東港正式開跑。本次樂跑賽由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主辦,萬科服務有限公司承辦,來自大連萬科的25個項目的業主及熱愛運動的非萬科業主齊聚東港,“為愛奔跑”,主辦方則將報名者的報名費用全部捐贈給孤獨症孩子,為他們和他們的家庭提供關懷和幫助。

千餘名市民參與萬科“為愛奔跑” 讓孤獨症孩子走出家門

參與樂跑活動的市民,他們為建設孤獨症療育項目貢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星星的孩子”,是指自閉症兒童。自閉症,醫學上也稱孤獨症,患病孩子天生缺乏社交能力,生活在自我的世界裡。我國目前有超過1000萬孤獨症個體,發病率約1%。就像“星兒”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一樣,很多自閉症患者家庭也選擇了沉默在社區之中,或者封閉在一個小圈子中。

劉淑清是大連醫科大學一名大學教授,同時也是一位“星兒”的媽媽。2014年,她和另一位孤獨症兒童的母親張嫚聯合創辦了大連市愛納孤獨症障礙者綜合服務中心,專注服務於學齡以上孤獨症障礙者,引導他們和他們的家庭走出家門,融入社區、融入學校、融入社會。“愛納”這兩個字的本意便是“愛的接納”。

劉淑清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大連約有2000多名學齡以上的孤獨症兒童,而實際數字可能還要多。“一些家庭由於種種原因不願意讓患有孤獨症的孩子走家門,外界也不清楚他們家裡的情況,這樣的孩子往往沒有被統計進來。”劉淑清說,她本身專攻生物化學專業,非常關注國際上孤獨症的病因、治療等情況,但由於孤獨症的發病原因至今不明(有種說法是可能與基因或環境因素有關,但無定論),目前醫學上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同時,社會的不瞭解,不接納,給孤獨症兒童的治療帶來阻力,也給他們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劉淑清說,她親眼看見過一個患有孤獨症的25歲的青年,整日被關在家中,每天的活動只是在家玩插蘑菇(一種兒童遊戲)。因此,孤獨症兒童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一些專業項目的開展,有利於孤獨症兒童控制病情,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劉淑清說,雖然孤獨症無法治癒,但可以療育,目前她自己的孩子經過一些項目的療育後,目前就讀於大連市一所普通初中,可以跟正常孩子一起上課學習,而且可以意識到自己患病,她說,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孤獨症人群有兩種特點,一種是有跟人溝通的意願,卻沒有與人溝通的能力。另一個特點是感知覺異常。孩子能夠意識到自己患病,從某種角度來說他有了一定的感知覺,這是非常大的一種進步,但這種進步是需要後天一些項目進行療育的。在這種療育下,最好情況的孤獨症孩子已經大學畢業。

9月7日-9日,結合“99公益日”,劉淑清和張嫚帶著孤獨症孩子的代表,加入到對孤獨症孩子的募捐活動中,並受邀參加由萬科發起“愛的每一步”公益主題社區樂跑賽,呼籲更多人關注孤獨症群體,併為他們及家庭提供幫助。據主辦方介紹,今年,大連的社區樂跑賽1001個報名名額很快便已經報滿,參賽者合計30030元錢報名費用將捐贈給大連愛納孤獨症障礙者服務中心。

千餘名市民參與萬科“為愛奔跑” 讓孤獨症孩子走出家門

樂跑活動共捐助建設孤獨症兒童項目30030元

千餘名市民參與萬科“為愛奔跑” 讓孤獨症孩子走出家門

需要幫助的孤獨症孩子

劉淑清表示,中心將把所收到的善款用於“歡樂快樂營”、“趾印計劃”、“友愛校園行”、“專才成長”等長期可持續項目,這些項目一方面鼓勵孤獨症家庭走出陰影和孩子一同成長,另一方面,將引導社會接納孤獨症兒童,讓更多的“星兒”能和正常孩子一樣走進校園,融入社會。

萬科樂跑賽自2013年創辦至今,已遍佈全國60多個主要城市,累計舉辦超過300場線下樂跑賽事,逾60萬人、約17000家企業、24500多個家庭和50多所高校參與其中,共同以快樂運動方式傳遞健康理念。此前的五屆,累計共向48 家孤獨症機構捐款700萬元。

千餘名市民參與萬科“為愛奔跑” 讓孤獨症孩子走出家門

參與樂跑活動市民,他們為孤獨症家庭貢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