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湖大武漢:大有大的樣子

大江大湖大武漢:大有大的樣子

大道致遠,海納百川。大而不強空為大,茁而不壯實為虛。大,不僅僅是一個外延式的空間概念,更應是一種內涵式的外化形象。“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漢精神從來沒有如此豪邁奔放,“每天都不一樣”的武漢號角從來沒有如此催生精彩,今天的武漢正以趕考的姿態、衝鋒的姿勢、復興的姿采,擁抱新時代,奮力前行路,新時代賦予了大江大湖大武漢的時代內涵。

大江大湖大武漢之“大視野”

視野決定眼界,視野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格局有多大發展就有多大。武漢視覺與國際接軌,武漢眼界與世界同框,著眼長遠而考量,放眼全球而深謀,正如建設“三化”(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的戰略選擇,復興大武漢的新徵程豪邁起步,高質量發展的新追求乘勢而上。

有一種視野叫戰略以深邃的戰略眼光高瞻遠矚,胸懷全局,放射長遠,放之四海而比肩;以洞察的戰略思維深謀遠慮,挖掘內在潛伏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儲蓄持續發展力,放之五洲而比美。

武漢的這種膽識+眼光,正逐步在進行時中變成現實,國家中心城市的影響力、輻射力、吸引力與日俱增,長江經濟帶的帶動力、復活力、承載力激蘇引發。

有一種視角叫國際。“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武漢,大要有大的樣子,大要有大氣魄,大要有大的品質。“三大國際樞紐”(際陸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國家多式聯運樞紐),“四大國際配置”(國際社區、國際醫院、國際學校、國際賽事)、“三大長江創舉”(長江主軸、長江新城、長江文明之心),正是按國際範的標準、世界級的樣板打造,必將成為武漢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的新座標,必將成為“未來之城”的新標本,必將成為城市綜合體的“頂級配置”。

有一種視力叫長遠。風物長宜放眼量。陳舊的眼光感受不到任何新景象,短淺的目光觸及不到任何新高地。大江大湖大武漢要做大做強,必須往遠處看,往長處想,往久處謀。提升建設歷史之城的回眸之舉,優化建設當代之城的當下之策,規劃建設未來之城的遠見之識,聚焦成極目敏銳的“武漢眼光”,繪就了歷史、現在、未來的宏美藍圖。

大江大湖大武漢之“大時光”

新氣新象新時代,大勢大趨大時光。新時代的國家發展戰略、區域發展戰略、城市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帶來了“武漢機遇”,激發了“武漢活力”,加快了“武漢速度”,打響了“武漢招牌”,展現了“武漢形象”。

好時光不負好時代。“盛年不從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新時代”的新思想、新方略、新作風、新政策、新舉措,給武漢注入了青春四射、只爭朝夕、不懈奮鬥、追求夢想、大有作為的“好時光”。改革創新、集財聚智、招商引企、重大產業等工程項目,快馬加鞭,落地見成,珍惜好時光、奮進新時代的步伐鏗鏘有力。

好時代不負好機遇。“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等國家重大戰略聚焦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等國家重大改革發展試點落戶武漢,武漢正處於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

必須與時代同行、同時間賽跑。

好機遇不負好擔當。“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善於捕捉機會者為俊傑。“武漢人”以天生“九頭鳥”精神——頭腦的睿智、生命的頑強、意志的堅韌、行為的勇敢,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尋求戰機,以不甘平庸、不甘落伍、不甘失敗的天性,感知天時、地利、人和,以坐不住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善於把握新的機遇,勇於應對新的挑戰,全力以赴拼搏趕超,竭盡全力敢擔敢當。

大江大湖大武漢之“大智慧”

人多力量大,智多思路寬,思路決定出路,大智大慧才有大思路。“智慧城市”丶“人才興市”的發展理念,讓武漢閃耀著理論的光芒、思想的光輝和才智的光澤,掀起新一輪“頭腦風暴”,為“四個全面”戰略和“五位一體”佈局書寫“武漢答卷”,推動高質量發展。

高層“智囊團”助陣

思路決策行不行,關鍵是高層。高層的主要功能是出思想、提思路、把方向,“武漢戰略”催生“武漢智庫”,12位院士坐鎮“顧問團隊”,人大政協擔當“議案團隊”,社會精英參與“建言團隊”,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發揮決策“外腦”,優化決策決議,減少決策失誤。留才、招才、引才、用才讓武漢成為當下精英會聚的人才高地。

中層“智多星”助推融會貫通行不行,關鍵看中層。中層的主要功能是抓指導、搞幫帶、糾偏差,中層作為連貫天線與地線的中繼器,貫通頂層與基層的傳感器,需要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上得去、作風上過得硬的參謀助手,來穿針引線,需要一大批理論政策“一口清”、調查研究“一摸準”、指導幫帶“一點通”、形勢現狀“一問明”的行家裡手,來推波助瀾。武漢“智多星”尤如滿天星,星落密佈於各崗位。

基層“智勇軍”助力執行落實行不行,關鍵靠基層。基層的主要功能是講執行、抓落實、見成效

。不拘一格降人才,敢為事業用人才,武漢選人用人的這種甘為事業“敢破敢立”的勇氣、“敢恨敢愛”的豪氣、“敢做敢當”的霸氣、“敢諫敢言”的正氣,成就了一大批基層“智勇軍”,一批批108單將的“獅子型”幹部政技兼優,智勇雙全,被選派關鍵崗,進軍新高地,主打攻堅戰。

大江大湖大武漢之“大手筆”

繪製藍圖顯身手,大抓大幹大手筆;神來之筆寫美景,點睛之筆傳神妙。作風上的大浪淘沙、建設上的大刀闊斧、發展上的大展宏圖……武漢正以大抓特抓、大幹特幹、大成特成的敢為天下先的精氣神和實幹勁,加油幹事業,埋頭築偉業,務求高質量。

做好“大示範”。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零打碎敲成不了大事,顧此失彼成不了大業。武漢深化“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建設,爭創“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推動國家級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打造“五穀”“四都”“三港”,實施“三鄉工程”……為國家探索提供了“武漢示範”,央媒央視頻頻聚焦。

做強“大經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強市必須強經濟。武漢以其強勁優勢,擠身新一線城市,傲立國家中心城市,領舞長江經濟帶。校友經濟、菁英經濟、院士經濟、“海歸”經濟等“四大資智聚漢工程”,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共抓長江大保護“五大行動”……如虎添翼,如日中天,為武漢經濟增添強勁動力。

做實“大基地”。基大業大,級高質高,新產業佔領新高地。國家存儲器、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基地、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四大基地”建設,提升了“武漢規格”、“武漢品質”和“武漢地位”,彰顯了“武漢信任”、“武漢底氣”和“武漢實力”。

大江大湖大武漢之“大創新”

創新才能發展,突破才有進取,開新方可圖強。創新驅動戰略轉型了武漢新模式,開啟了武漢新徵程,打開了武漢新局面,書寫了武漢新篇章,成就了武漢新輝煌,催生了武漢“高質量”。

思想大解放。“實踐無止境,發展無止境,解放思想也永無止境。”每一次經濟社會的大發展,無不是以思想大解放為先導。新時代考答著時代之問、責任之問、初心和使命之問,要求思想大解放、改革再出發。武漢,立足武漢反思武漢,著眼武漢審視武漢,跳出武漢謀劃武漢,向思想陳腐開刀,讓思想僵化活血,給思想禁錮鬆綁,還思想一片遼闊的天空。

改革大開放。有容乃大,開放則廣。武漢不僅是自已的武漢,更應該是世界的武漢。武漢以海納百川的武漢懷抱,融入世界的武漢元素,陸、江、空、天、湖立體發展,東西南北中全域吸納。民營500強和世界500強企業,如約而至,主動入駐,光谷、鋼谷、網谷、創谷,務實求新,推陳出新,勇攀高新。

創新大突破。大膽創新,破山開石。武漢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三新”經濟,活力四射;城市綜合創新能力、創新基礎力、創新投入力、創新產出力,動力十足;每天不一樣的大武漢,湧現出更多的武漢樣本、更多的武漢模式、更多的武漢經驗。

大江大湖大武漢之“大文明”

“文明是一座山,從中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高度;文明是一片海,從中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涵養。”地域再大沒有文化底蘊不行,樓宇再高沒有人文內涵不行,人口再多沒有文明素養不行,大江大湖大武漢需要唱響“大文明”這首主打歌,讓大文明成為城市生活方式的大追求、高質量。

“人文關懷”築就城市之本。民生幸福是最大的人文關懷,武漢富民、惠民、愛民的心思一刻都不敢怠慢,行動一刻都不敢停步,脫貧攻堅、增收計劃、雙創致富、住房保障、醫療衛生、生態環境等全面發力,自力更生與共同幫扶多措並舉,物質改善與精神扶持雙管齊下,民呼必應,民訴必回,民困必幫,開出了一打打“扶貧大禮單”,包裹成一份份“民生大禮包”。

文化底蘊”凝結城市內核。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形象和靈魂,文化斌予城市的厚重感。武漢秉持城市文化建設與建設文化城市並重,全域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黨建文化、具有楚韻特色的歷史文化、具有時代特色的社會文化、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具有群眾特色大眾文化、具有職業特色的行業文化,給武漢這座歷史名城入注了“文化血脈”,標註了“文化符號”,展示了“文化名片”。

文明素養”彰顯城市品味。做人之道以和為本,待人之道文明禮貌。文明是一個城市的軟實力,是城市大發展最好詮釋。做文明市民丶創禮儀武漢的“武漢倡導”,迎戰軍運會、當好東道主的 “文明公約”,傳承文明、從我做起的“市民承諾”,勸導言行、監督文明的“自願行動”……用千千萬萬個閃光的文明行為聚合成大江大湖大武漢的大文明,讓美好的每一天從文明起步,從感動開始。

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划槳開大船。武漢是我家,關係你我他,建設發展靠大家,個個有份,人人有責,武漢人必須以前所為有的責任擔當和事業擔待,投身“三化”建設,激情參與,勇立潮頭,主動作為,有效作為,奮發有為。

在前進的道路上,問題在所難免;在奮鬥的征程中,困難在所難免。別讓困難擋住了砥礪前行的步伐,別讓“投訴”裹住了幹事創業的“手腳”,別讓“信訪”纏住了開拓進取的“勇毅”,別讓“形式”擠佔了求真務實的“精力”,別讓“擔心”成為了消極怠慢的“藉口”。必須以逢山開路、遇河搭橋、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擔當,讓武漢每天都一樣,一樣的是精神;讓武漢每天都不一樣,不一樣的是精彩。

面向未來,武漢不僅承擔著諸多國家戰略,更承載著偉大復興的光榮夢想。讓我們意氣風發,沿著“一大引擎”(黨建紅色引領)、“雙核心驅動”(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三駕馬車”(三大國家級開發區),“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五大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奮勇前行,昂首挺進。

趕考在路上,人民在期待,我們在行動……

大江大湖大武漢:大有大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