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成分是什麼?出現這樣的便便,千萬要注意!

便便成分是什麼?出現這樣的便便,千萬要注意!

變~紅橙黃綠青藍紫

你是否也認為便便裡只有【食物殘渣】和【水】?

你是否也覺得便便就是廢物?

“too young too simple”

便便成分是什麼?出現這樣的便便,千萬要注意!

你不知道的事

真相:地球人每天排便0.9kg,裡面水分佔65-70%,固體成分佔30-35%

其中主要分為4類:

1、食物殘渣

2、細菌佔20-30%

3、消化道粘膜脫落物,分泌物

4、細菌分解代謝物

比如食物中不被消化的纖維素,消化道的分泌物,如粘液、膽色素、粘蛋白、消化液、消化道粘膜脫落的殘片,上皮細胞和細菌。

便便中,2~30%是含氮物質,如胺、氨、吲哚、亞硝胺,臭糞素等腐敗物質,10~20%是無機鹽(鈣,鐵,鎂,汞),10~20%是脂肪,分解的脂肪是食物未被吸收的,中性脂肪由細菌和上皮殘片而來的。另有糞膽素和尿膽素,膽固醇,嘌呤基和少量維生素。

還伴隨有結腸內氣體約100毫升,60%氮、10%二氧化碳、25%甲烷、5%硫化氫和少量氧氣。

怎麼樣,夠複雜吧?

你可不要小看健康人的健康便便,裡面有很多的研究價值和藥用價值。

便便成分是什麼?出現這樣的便便,千萬要注意!

再也不能正視香腸~

1899年由法國學者Tissier從母乳營養兒的糞便中分離出【雙歧桿菌】,對治療慢性腹瀉、治療便秘、保護肝臟、防治心血管疾病、改善乳糖消化等具有積極影響。

甚至,西班牙研究人員用從嬰兒糞便中提取的益生菌製作出了一種具有保健作用,並且據說“味道不錯的”香腸。

2011年,日本岡山實驗室的科學家Mitsuyuki Ikeda提出“糞便是絕好的蛋白質來源”,其提取物可以和牛排醬料混合起來,成為漢堡的原材料。

而早在明代,甚至更早,中國人就有使用便便的實例。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使用人糞治療的藥劑多達20餘種。在《丹溪心法》中治療嘔血咯痰者,也會使用“人中黃”。

同樣,便便也能反映人的健康狀態

最簡單的就是從便便的狀態來看!

便便成分是什麼?出現這樣的便便,千萬要注意!

正常的便便:棕黃色、金黃色

  • 便便變紅或表面沾血,排出飲食問題,可能是肛門附近出血,如痔瘡、肛裂等。
  • 便便黑、發涼,可能是上消化道附近位置出血,如胃出血等
  • 便便變白,可能是肝膽出現問題。
  • 便便帶黏血或像果醬,可能是感染。
便便成分是什麼?出現這樣的便便,千萬要注意!

正常的便便:香蕉狀

不正常的便便:過稀、過硬、不成型

便便成分是什麼?出現這樣的便便,千萬要注意!

這都是反映人體健康的標準,特別是腸道有害菌佔多數,引起菌群紊亂,造成排便不正常的情況,最容易從便便中看出。當你看到這樣的便便的時候,完全可以自己補充益生菌來改善和預防。

千萬不要小瞧了便便,明天開始就好好觀察自己的便便,做一個及時的反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