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別走!這幾樣玩具讓80後的小學生一玩到天黑

小時候,放學總想先玩夠了再回家寫作業,夏天4點半就放學,到天黑還有三四個小時,這段時間可以說是最歡暢的。沒有父母干涉,沒有老師說教,和同學玩個昏天黑地是常有的事。

1、洋洋人、卡片

放學別走!這幾樣玩具讓80後的小學生一玩到天黑

卡片

最普遍的娛樂項目就是“翻牌子”了。有“洋洋人”(長方形的有圖案的硬紙片,也有叫“洋畫”的),有圓形的硬紙片,還有方便麵裡的塑料卡片,不管是用扇風、吹氣、挑動哪種玩法,只要能把對方的掀翻過去,就算贏,輸的一方就要乖乖地把那張“牌”拱手相送。遇到厲害的小夥伴,難免不小心輸個精光,不過那時候都願賭服輸,輸了再買!

放學別走!這幾樣玩具讓80後的小學生一玩到天黑

四角

買這種卡片要花不少錢,所以許多孩子學會了疊“四角”(也叫“元寶”),一樣可以玩。當時的規則是,“四角”只能跟“四角”玩,花錢買的只能贏花錢買的,空手套白狼的事是不允許的!

2、玻璃彈珠

放學別走!這幾樣玩具讓80後的小學生一玩到天黑

玻璃彈珠

現在的玻璃球都是用來裝飾,兒時的玻璃球卻是用來彈著玩的。1塊錢一大把玻璃球,放在褲兜裡都能把褲子墜歪。玩玻璃球要先挖球洞,通常採用的是檯球玩法,把別人的球打進洞就算贏球,一玩就玩到很晚,經常玩得滿手泥滿身土回家。

3、飛去來器

放學別走!這幾樣玩具讓80後的小學生一玩到天黑

飛去來器

飛去來器是電視上的叫法,小夥伴們都叫回旋鏢。這個東西扔對了角度還會按原路線飛回來,省了不少跑腿撿拾的工夫。不過這個必須在開闊的地方玩,不然一撞東西就飛不回來了。

4、小粘手和粘粘錘

放學別走!這幾樣玩具讓80後的小學生一玩到天黑

小粘手

放學別走!這幾樣玩具讓80後的小學生一玩到天黑

粘粘錘

小粘手和粘粘錘表面並沒有膠,但是可以在光滑的表現短時間粘住,同學之間經常拿這個逗著玩。玩久了粘上土就沒黏性了,不過再用肥皂洗一下就又恢復如初了。後來又有一種叫蜘蛛人或跟頭人的小玩具,其四肢就是用這種黏性材料做的,可以在光滑平面自動翻跟頭爬下。

5、吹泡泡

放學別走!這幾樣玩具讓80後的小學生一玩到天黑

泡泡水

肥皂水吹泡泡是許多孩子從小就知道的事,但是自己調配的肥皂水吹的泡泡又少又小,遠沒有買的吹出來的好看。那時候5毛錢一瓶泡泡水,能吹好久,好多都是因為不小心灑地而告終。

6、水中套圈圈遊戲機

放學別走!這幾樣玩具讓80後的小學生一玩到天黑

套圈遊戲機

大多數孩子最早的遊戲機,應該就是這種水中套圈的遊戲機了吧。左右兩個按鈕按下就會吹動水中的塑料圈浮動,然後靠重力下落的時候調整角度讓它套在椎子上。雖然只有十幾個圈,有時候急於求成玩十幾分鍾都不能完全套上。

7、四驅車

放學別走!這幾樣玩具讓80後的小學生一玩到天黑

四驅車

小學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有看動畫片的時間,在《四驅兄弟》熱映的時候,學校商店也同步賣起了四驅車。那時候有成品四驅車,也有組裝的,不知道是誰說組裝的跑得快,我還多花2倍的價格買過組裝的四驅車,花了半天的時候才裝配好,但實際比賽並沒有發現什麼優勢。買車容易養車難啊,最心疼的就是電池了,買了充電電池幾節倒替勉強夠用。那可是每次都要把電量耗光才肯回家啊!

8、鬥獸棋、飛行棋

放學別走!這幾樣玩具讓80後的小學生一玩到天黑

鬥獸棋

鬥獸棋完全是跟小夥伴學會的,用骰子決定走幾步,然後可能隨機觸發事件向前、向後或暫停一次,(其實就是簡版的大富翁遊戲)。我甚至還心血來潮自己在4開的白紙上自制過鬥獸棋地圖,但是小夥伴們都不玩我做的這個,不給面子啊,哈哈!

9、溜溜球

放學別走!這幾樣玩具讓80後的小學生一玩到天黑

溜溜球

溜溜球其實是一個很有技術含量、可以玩出花來的玩具,只是我小時候只會一收一放地玩,根本沒有挖掘過更多的玩法。後來才知道這個竟然還有國際上的比賽,讓我對這個玩具刮目相看。

陪我們一起長大的玩具還有很多,像電子寵物、掌上游戲機、激光手電、彩虹圈、風車、萬花筒等也都清晰地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不過最難忘的還是放學後和小夥伴們蹲在一起或邊走邊鬧的時光。

各位同學,你們都是玩著哪些玩具長大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