硨磲如何人工繁殖?帶你探祕三種南海硨磲規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種培育的成功之路

砗磲如何人工繁殖?带你探秘三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之路

南海硨磲

8月28日,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組織專家組對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南海生態環境變化”先導專項中喻子牛研究員課題組承擔的課題,“造/護礁主要功能生物種群的恢復與重構技術”——“三種硨磲規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種培育”內容進行了現場驗收。

專家組聽取了課題組的工作彙報,審閱了相關資料,考察了三種硨磲繁育現場,並現場抽樣計數和測量後認為,在鱗硨磲基礎上,課題組在國內率先完成了無鱗硨磲和番紅硨磲的規模化繁育和苗種培育,為今後硨磲的產業化發展和島礁硨磲資源種群的恢復與重構增加了新的種類和更加堅實的技術支撐。

砗磲如何人工繁殖?带你探秘三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之路

鱗硨磲

砗磲如何人工繁殖?带你探秘三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之路

無鱗硨磲

砗磲如何人工繁殖?带你探秘三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之路

番紅硨磲

自近兩年成功繁育出鱗硨磲幼貝並進行了島礁移植牧養以來,課題組致力於進一步深化研究、優化技術、擴大成果,今年除鱗硨磲外,又對無鱗硨磲(個體大小列10種硨磲中第二)和番紅硨磲(常見海水族觀賞種類)進行了規模化人工繁育技術研發。

研發取得了成功,至驗收日為止,獲得番紅硨磲12.71萬個(平均殼長8.79 ± 1.72 mm,平均殼高4.38 ±0.79 mm),無鱗硨磲 40.87 萬個(平均殼長5.38 ±1.13 mm,平均殼高3.37 ± 0.46 mm),鱗硨磲計13.07 萬個(平均殼長2.60 ±0.26 mm,平均殼高2.18 ± 0.19 mm);三種硨磲幼貝數合計 66.65 萬個;幼貝生活力充沛、健康狀態良好。

走進神秘海洋的瑰寶

——硨磲

砗磲如何人工繁殖?带你探秘三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之路

硨磲(chē qú),俗稱五爪貝,是地球上中最大的雙殼貝類,被稱為“貝王”。硨磲是一類熱帶亞熱帶海洋珊瑚礁底棲貝類,一直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珊瑚礁海域。

砗磲如何人工繁殖?带你探秘三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之路

那麼為什麼叫硨磲呢,傳說中,因為硨磲殼的輪廓特別像古時候車輪碾壓過的碾痕,所以人們就在“車渠”兩字上給加了個石字旁,叫硨磲。

砗磲如何人工繁殖?带你探秘三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之路

硨磲共有兩大家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兩屬,分別為硨磲屬(Tridacna)和硨蠔屬(Hippopus)。

砗磲如何人工繁殖?带你探秘三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之路

硨磲屬又分成8戶,也就是通常所說的8種,分別為大硨磲(Tridacna gigas,又名庫氏硨磲)、鱗硨磲(Tridacna squamosa)、無鱗硨磲(Tridacna derasa,又名扇硨磲)、番紅硨磲(Tridacna crocea)、長硨磲(Tridacna maxima)、諾瓦硨磲(Tridacna nova)、羅氏硨磲(Tridacna rosewateri)、魔鬼硨磲(Tridacna tevoroa);

硨蠔屬只有硨蠔(Hippopus hippopus)和瓷口硨磲(Hippopus porcellanus)這兩戶。

砗磲如何人工繁殖?带你探秘三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之路
砗磲如何人工繁殖?带你探秘三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之路

硨磲不僅由於外套膜內共生了大量蟲黃藻而色彩繽紛、豔麗如花、變化多端;而且更加獨特的是,共生的蟲黃藻使它可僅僅依靠蟲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的營養和能量生活,而不用人工投餵任何餌料食物,是可以僅僅依靠陽光就能夠生活的“光合動物”。

砗磲如何人工繁殖?带你探秘三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之路

硨磲在中國佛教它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琥珀被尊為七寶之一,和珊瑚,珍珠,琥珀並列西方四大有機寶石。

硨磲在許多太平洋國家不但是熱帶海洋潛水愛好者的最愛,更是熱愛海洋,保護環境的標誌。

砗磲如何人工繁殖?带你探秘三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之路砗磲如何人工繁殖?带你探秘三种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之路

另外,硨磲不僅是水簇觀賞和經濟貝類,更是熱帶珊瑚島礁重要的造礁、護礁生物,在維護熱帶珊瑚島礁生物多樣性、島礁穩固安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