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什麼都需要錢,但好好看我不需要花錢

媽媽,什麼都需要錢,但好好看我不需要花錢

那天我路過一個購物中心,撞到一個場景(模擬):

媽媽,什麼都需要錢,但好好看我不需要花錢

在購物中心的兒童娛樂設施旁,媽媽正對女兒發火。媽媽站在場外,30多歲。女兒站在場內,大概7歲或8歲。

媽媽說:

媽媽,什麼都需要錢,但好好看我不需要花錢

再看女兒的反應呢?沒有回嘴,一臉尷尬,當場石化

媽媽,什麼都需要錢,但好好看我不需要花錢

我當場也差點石化在那。

你們熟悉這種場景嗎?你們看見這種場景,是不是不覺得有任何

不妥?內心的OS是這樣嗎:這孩子就是煩人欠罵吧?可是我不熟悉。我從小到大熟悉的是:被媽媽看見,被老師看見,被同學看見,被老闆看見。我一邊走,一邊在心裡淚崩

每個孩子的需求都非常簡單純粹:我想媽媽看著我,我就能從媽媽眼裡看到我自己了,就是這樣。比起媽媽為我花錢,讓我玩遊樂設施,我更希望媽媽好好看我。好好看我不需要花錢

我們這像

汪洋大海一樣無邊際的焦慮啊。現在連呼吸都需要花錢了,比如在霧霾嚴重的天氣。所以,雖然我十分憐惜這個孩子,但是我也一樣同情這個媽媽。如果我們被恐懼驅使,那花錢為孩子買快樂就會變成一種無意識。“我花了錢的”,你就要把這個快樂給我實現。媽媽還沒有建立起這種意識:我好好看你,也許你更快樂

活在當下(live in the moment)是什麼意思?就是當女兒說:“媽媽看我”,不管媽媽花了多少錢,購買了什麼奢侈玩具,哪怕摘下了星辰

月亮,媽媽都會停下來看著她。

可是購物中心裡的媽媽為什麼不願意停下來,看著女兒?因為她媽媽也不曾停下來,看著她。1970年代的中國。

媽媽,什麼都需要錢,但好好看我不需要花錢

那她媽媽為什麼不願意停下來,看著她呢?因為她媽媽的媽媽也不曾停下來,看著她媽媽。1950年代的中國。

媽媽,什麼都需要錢,但好好看我不需要花錢

因為一代一代,由於物質資源的緊張,我們的大腦都沒能和貧窮徹底說再見。我們的大腦習慣活在

恐懼裡,活在全副武裝裡。活著已經不易,我沒有功夫看你,孩子。

最近我聽了一位年薪百萬的成功女士的演講。她六年級的兒子在《我的志願》的作文裡寫到他的理想是將來從事媽媽從事的職業。她感到意外,更感到驕傲。她說好幾次,兒子讓她停下工作,只是陪陪他,但她拒絕了,因為她需要工作。她說心裡有些不安,但沒想到兒子以自己為榜樣,那她也就欣慰了。

我拒絕陪伴你,是為了辛苦工作

,兒子。我辛苦工作,是為了你的將來,兒子。這叫什麼?這就叫不活在當下。等我們賺出來好多個未來,我們早已忘記為什麼出發

(本文完)

相關閱讀:

  • 不間斷以英語為工作語言在中國工作15年
  • 曾受僱於新東方﹑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輕鬆調頻Easy FM﹑視覺中國集團﹑華納唱片等
  • 擔任過英語老師﹑英語動畫電影製片人﹑編劇﹑導演﹑記者﹑主持人等
媽媽,什麼都需要錢,但好好看我不需要花錢

媽媽,什麼都需要錢,但好好看我不需要花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