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最好去美國?呵呵 學喜劇最好去好萊塢?那沈騰沒去過啊!

學英語最好去美國?呵呵 學喜劇最好去好萊塢?那沈騰沒去過啊!

如果不搞清楚世界上事事物物原理,我們就會花很多錢。這句話拐彎是不是有點大?嗯,我就是這個意思。比如學英語,你覺得一定要請外教,最好還能移民外教移民要花很多錢,我們一想就焦慮

外教和移民都是語言環境。強調語言環境的決定性作用,其實是說:你需要大量無意識學習。嬰兒都是無意識學習,靠生存本能學習。ta們學習睜眼

吃奶哭泣。ta們不學習,活不過一天。

學英語最好去美國?呵呵 學喜劇最好去好萊塢?那沈騰沒去過啊!

無意識的語言學習是這樣:你聽大量鮮活的對話,能明白多少就明白多少;然後你照貓畫虎,開始使用,能使用多少就使用多少。聽久了用久了,你就熟練了。這其實是嬰兒學習母語的過程。

可是英語學習者不是嬰兒啊,ta們已擁有豐富的母語資源。母語無需被割裂、被清除、被遺忘。人類總共也就那幾套

邏輯,母語已幫你演練得槓槓的了,所以我才寫了這兩篇文章:

那怎樣不把自己當作一個無意識學習嬰兒來寵溺?像我這樣:

學英語最好去美國?呵呵 學喜劇最好去好萊塢?那沈騰沒去過啊!

我是一個有意識學習的案例,我喜歡學習原理,比如語法單詞是磚,語法是砌磚的方法,哪個應該優先

上圖是2016年智課網邀請我錄製的一套英語課程。我沒寫自己姓名,也沒寫課程名稱,這樣避免廣告嫌疑。我只想用圖說明我能用英語講課,而且我遠不止用英語講過課。

我今年39歲。我人生第一份工作是新東方老師。應聘過程有三關,我最後得了第二名。我是那一年的女老師裡得到最多

排課的人,一週18節。在此以前,我沒教過書。

我26歲時的僱主是一個從好萊塢功成身退的法國人,他逢人就誇我說英語像說母語,我像一個native speaker。後來我沒有特別對得起他的看重,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英語頻道Easy FM追求童年夢想了。我做了一個播音記者。再後來我又在中國管理了兩部英語動畫電影的製作。

多年來,我越來越像一個native speaker。不過我2017年才第一次出國。我獨身去了美國,像一個native speaker一樣混跡在人群裡,感覺很好。我的

愛彼迎(Airbnb)房東雖然當時在各種看心理醫生、接受心理諮詢的過程裡,但我倆相處融洽,交談深入。我回國前她說她在愛彼迎上給我寫的一個評語是我很polite(禮貌)。我至今都很喜歡這個評語,不高不低不卑不亢,是一個人格完整的人的自然狀態

所以,我們不要覺得強調英語語言環境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這是一種十分初級原始的學習。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不需要環境支持,更不會被環境

決定。我們其實都是這樣的高段位學習者,只是庸俗的商業主義習慣販賣匱乏恐懼

我最近突然撞到大山在2017年的脫口秀,叫《大山侃大山》。這個題目非常有質量。而且他金句迭出,比如:

學英語最好去美國?呵呵 學喜劇最好去好萊塢?那沈騰沒去過啊!

這位本名是Mark Rowswell的漢語學習者漢語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脫口秀。論發音表意的準確,應該還有可以媲美大山的漢語學習者。但脫口秀比的是智慧。就上圖而言,他幽默裡蘊藏的智慧遠超國界:大山1988年到中國留學,的確比中國的90後更早來到中國。

你會說,大山的成功就是因為語言環境好啊,他能在中國學漢語。可是當你再去看上圖,他的用詞很牛逼嗎?他甩了幾個成句,引用了幾句

古詩詞?沒有,他用了最普通的漢語。那我們學英語的時候,怎麼只想著背單詞呢?一個用漢語脫口秀加拿大人並不是靠詞彙量取勝的。

他用的是思維原理。他的思想足夠有趣,他的語言才有趣。語言只是思維的載體、管道、媒介。英語學習者要想語言表達清晰準確,首先是什麼?首先是要讓自己的思維邏輯清晰準確。思維邏輯都是我們用母語

演練完畢的。

再說下沈騰。

學英語最好去美國?呵呵 學喜劇最好去好萊塢?那沈騰沒去過啊!

一個土味猶存的喜劇準大師,能導能演,根正苗紅的學院派。和趙本山的草根派

不同,學院派的喜劇有更強大的跨文化傳播能力。這種幽默不受環境文化的限制,經常探索人性共通的主題。大山的幽默也是如此。

學英語最好去美國?呵呵 學喜劇最好去好萊塢?那沈騰沒去過啊!

不過沈騰的學院既不是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也不是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他卻拿出很多東西方人都能領悟的笑料,為什麼?因為他掌握了喜劇的原理。與其說喜劇的原理,不如說戲劇的原理,即講故事的原理。

如今中國編劇圈每年都來的大姨媽是好萊塢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的培訓班。羅伯特·麥基自1983年起在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教書。他這個私人培訓班從1984年延續至今,在世界各地舉辦。中國已連續5年舉辦。它為何這樣經久不衰

?因為它教授講故事的原理。

學英語最好去美國?呵呵 學喜劇最好去好萊塢?那沈騰沒去過啊!

學英語最好去美國?呵呵 學喜劇最好去好萊塢?那沈騰沒去過啊!

當年喜劇《泰囧》票房飄紅,卻被嘲諷為低俗的時候,羅伯特·麥基用講故事的原理告訴中國大眾:當一個唯利是圖的男人(徐崢飾演)轉變為一個有感情的人,觀眾就會投降,對故事產生好感插科打諢只是表象,真正讓觀眾投入的對善良的認同。

沈騰的萌賤也總是以善良為底色的,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在說“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邪(無鞋)”。這就是他走向喜劇大師原理

學英語最好去美國?呵呵 學喜劇最好去好萊塢?那沈騰沒去過啊!

環境永遠是次要的。如果我們依賴環境,就是依賴一種低效無意識學習環境怎樣,我們就適應成怎樣,我看環境

能給我發一手什麼牌。我們其實可以在任何環境裡,恢復我們高段位學習者的面目:從原理入手,高屋建瓴。

(本文完)

相關閱讀:

  • 不間斷以英語為工作語言在中國工作15年
  • 曾受僱於新東方﹑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輕鬆調頻Easy FM﹑視覺中國集團﹑華納唱片等
  • 擔任過英語老師﹑英語動畫電影製片人﹑編劇﹑導演﹑記者﹑主持人等
學英語最好去美國?呵呵 學喜劇最好去好萊塢?那沈騰沒去過啊!

學英語最好去美國?呵呵 學喜劇最好去好萊塢?那沈騰沒去過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