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幫你學英語:如何區分「look(看)」和「see(看到)」?

劉強東幫你學英語:如何區分“look(看)”和“see(看到)”?

我不贅述宇宙人都知道的新聞。我只說我的發現:我讀了很多解鎖劉強東事件和分析劉強東人物性格的文章,發現沒有任何作者和劉強東共情(empathy)

注意,我沒用“同情(sympathy)”。你們比較一下:

劉強東幫你學英語:如何區分“look(看)”和“see(看到)”?

再用一個具體情境比較一下:

劉強東幫你學英語:如何區分“look(看)”和“see(看到)”?

共情同情有一種滑稽的區別:共情的人不說話!同情人的

話多。那共情的人在幹什麼?上面第1幅圖中,ta眼泛淚光第2幅圖中,ta一手拿著玩具熊的斷臂,一手拿針線,準備縫補。

英語學習角度比較這兩個單詞。前綴sym-表示together,前綴em-表示into。所以sympathy表示“一起感受”,empathy表示“進入感受”:

劉強東幫你學英語:如何區分“look(看)”和“see(看到)”?

我對截圖內容稍作翻譯:empathy是一種體驗他人情感的能力。它比sympathy深入。sympathy是關心理解他人的痛苦。

在我讀過的文章中,別說共情了,甚至沒有同情劉強東的。當然,同情一定會捱罵。這些文章中最“仁慈”的,是這兩句:他那麼有錢,犯得著嘛?或者,他都那麼有錢了,還那麼捐錢,這點小事算什麼?第一句意味:不相信,盲視。第二句意味:仰視。還有最大陣營是諷刺,這

意味:鄙視。

盲視(unseen)、仰視(look up)、俯視(look down),都不是劉強東渴求的平視。他渴求的平視甚至是他(涉嫌的)兩次侵害行為心理原動力

中國共情能力(empathy)最強的心理學家武志紅也只是昨天在他的微信公眾號裡轉發了《劉強東事件:每個人,都是善惡共同體的》。他本人往日熱衷評論時事新聞,這次卻沒有第一時間發表對劉強東事件的看法。轉發的這篇文章也嫌寡淡

最可能

共情的人也對這個事件無法共情。所以,如果把今天的中國整體比喻一個人,那這個人現在處於什麼意識階段?答:否認自己的心理問題。我們做不到和劉強東共情(empathy),根本原因是我們否認自己有和劉強東一樣的問題。

劉強東有什麼問題?答:他天天被、被矚目、被聚光燈追隨,但是他不曾被看見。是的,他渴望被看見、被平視,僅此而已。他的渴望

是每個中國人的渴望

我們初學英語時,對這兩組詞的區別感到很困惑

劉強東幫你學英語:如何區分“look(看)”和“see(看到)”?

這是英語學習的問題嗎?不是!這是

母語問題,或者說,這是思維問題,更甚者說,這是心理問題。

劉強東事件可以幫你理解它們的區別

劉強東幫你學英語:如何區分“look(看)”和“see(看到)”?

劉強東幫你學英語:如何區分“look(看)”和“see(看到)”?

要為以上兩圖配文案,我只有一句:我你,無論多近多久,但我看不見你(英文翻譯:I look at you, but I don't see you)。

所有對劉強東和王全安不解的吃瓜群眾,不相信世上有這件怪事:我看你,我看你,我看你,但我看不見你。“我”是

模擬章澤天和張雨綺的口吻。章澤天看(look at)劉強東,是仰視著名企業家。企業家給她走上人生巔峰的捷徑。張雨綺看(look at)王全安,是仰視著名導演。導演令她快速走出和著名企業家之子汪小菲的失戀陰影,並長久握住名利圈的鑰匙

按理說,這種天雷勾動地火的組合應該有童話結局“live happily ever after(從此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但現實不是童話。童話都是騙人的,不是嘛?企業家和導演得到他們以為他們最渴望的美貌

以後,為什麼還出軌?你會說這是人性,人的劣根性。人就是假惡醜。人就是慾望機器

就算是李嘉欣的老公,久了也會一張冷漠臉:

劉強東幫你學英語:如何區分“look(看)”和“see(看到)”?

亨亨靜靜地抄著手看著Michelle在自家有鏡子的電梯裡日復一日地裝逼

Michelle裝什麼逼?自拍。為什麼自拍?她讓更多人看見(see)她。她為什麼要讓更多人看見(see)她?因為她總是需要肯定、需要愛。她已經得到過那麼多肯定,她還日復一日地渴求。她為什麼停不下來?因為所有人都會看(look at)她,但不是看見(see)她。

因為Michelle的媽媽從來沒有看見(see)過她!

對比連戰的兒媳蔡依珊,你發現這個

美麗如李嘉欣(連勝文苦追),有才如王全安(美國布朗大學生化碩士),成功如劉強東(父母均為臺灣成功富商)的人生女贏家沒那麼渴望被公眾看見。她心理安全感極高,所以低調、溫婉、居家。

劉強東幫你學英語:如何區分“look(看)”和“see(看到)”?

幾乎所有人的一生都在渴望被看見。成功如劉強東,渴望那個中關村賣VCD的土氣慌張的自己被看見;有才如王全安,渴望那個屢屢衝擊國際獎項的笨拙無能的自己被看見;美麗如李嘉欣,渴望那個童年離異家庭的平庸窘迫的自己被看見。如果媽媽都不曾用平常心養育ta們,不對ta們無條件接納,ta們就會固著在那種被看見(see)渴望中,永不醒來。

除非伴侶充當媽媽的角色,愛ta們的全部,愛ta們的土氣慌張笨拙無能平庸窘迫。可是,年輕的章澤天很難看見劉強東;傲氣的

張雨綺很難看見王全安;平順的許晉亨很難看見李嘉欣。所以,ta們永不停歇地尋找

這是所有中國人的渴望失望,這是所有中國人的命運。如果我們認識到了,我們就共情了。我們共情了,我們就可能改寫命運

(本文完)

相關閱讀:

  • 不間斷以英語為工作語言在中國工作15年
  • 曾受僱於新東方﹑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輕鬆調頻Easy FM﹑視覺中國集團﹑華納唱片等
  • 擔任過英語老師﹑英語動畫電影製片人﹑編劇﹑導演﹑記者﹑主持人等
劉強東幫你學英語:如何區分“look(看)”和“see(看到)”?

劉強東幫你學英語:如何區分“look(看)”和“see(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