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教師王文霞: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

近日,由省教育廳、省委宣傳部聯合組織開展的2018年度河北省“最美教師”推選展示活動結果揭曉,我市衡水中學教師王文霞獲得“最美教師”榮譽稱號。

在教師節前夕收到這樣一份“大禮”,王文霞卻很淡然:“今年是第34個教師節,我也正好從教34年。雖然這個節日禮物在我教師生涯中‘史無前例’,可我更期待孩子們的‘小心思’。”提起學生們每年各式各樣的教師節賀卡,王文霞臉上綻放出幸福的光彩:“所有孩子的賀卡我都保存著,珍藏在家裡……”

的確,王文霞是有資格自豪的:從教34年,擔任班主任29年,所帶班級連年被學校評為“先進班集體”,培養出四名省市狀元,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超過150人,創造了一個班10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全部學生考入重點大學的歷史紀錄,她的班級被稱為“牛班”,她也被師生稱為“清北專業戶”。

努力做一名“三心”老師,是王文霞對自己的一貫要求。她認為,愛心、耐心、信心“三心”在學生教育中缺一不可。任何教育方式方法如果缺失了愛這個前提,那麼教會孩子們的只有技巧、技術、知識,而非智慧。只有向孩子們輸出“愛”,傳遞了“感情”,孩子們才能在今後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在她看來,愛是教育的底色,每位教師都要有靜待花開的耐心陪伴學生成長,並對學生的成長充滿信心。

在高三年級學生劉祉辰心目中,王文霞是“能夠給自己力量的人”。他至今清晰地記得和王老師“掰手腕”的經歷:高二下學期,因為考試成績不太理想,劉祉辰一度消沉。王文霞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她主動找到劉祉辰談心。談話結束前,王文霞拉住劉祉辰:“祉辰,咱們比一下腕力。”抓住他的手,王老師用力掰了兩下:“男孩子就要多點力氣、多點正氣、多點正能量,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振作一點!”望著王老師關切的目光,劉祉辰多日來的壓抑與痛苦一下子煙消雲散。

在高三年級學生張紫浵心目中,王文霞更像媽媽。高二時因為班級調整,張紫浵感覺非常不適應。王文霞抓住一切機會鼓勵她:“每個人都會有不如意的地方,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樂趣,把壓力化為動力。”漸漸地,笑容又重新回到了張紫浵的臉上,她學習起來也更帶勁了。雖然到了高三王文霞不再教她們班了,可張紫浵每次見到王老師都會親熱地拉著她的手,和老師說說自己的心事。

王文霞認為,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為了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機,她一直視課堂為舞臺,力求把每堂課都上成精品課,讓每堂課都充滿笑聲、讚美聲與驚訝聲。擔任語文教師的她,引導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在教學實踐中,她總結提煉出了“導、讀、議、練、寫”五字教學法,立足課本、跳出課堂,探索語文教學的真諦。

王文霞所上的每一堂課,學生們總能在課堂這個舞臺上舞出最美的身影。在教學中,她和學生一起參與,時而感性碰撞,時而沉靜思索,時而會心一笑,教學相長、其樂融融,師生一同把語文課上成了美妙的精神漫遊。

多年來,王文霞精心準備了400多個班會,積累了幾百個課件、數十本德育素材。班會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課。有的學生回校來看她,神往地說:“老師,我多想再參加一次班會啊,那曾是我每週最快樂的時刻。”

王文霞的課多次在國家、省、市優質課比賽中獲獎,她也多次代表學校到全國各地作報告。她先後發表《讓心靈更健康》《蘸著陽光寫童話》等20多篇論文,省級德育課題“中學德育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獲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作為班主任,王文霞創出了“目標激勵教學法”,形成了獨特的班級文化。學生像火焰激揚青春,源於她就是一把燃燒的火。她要求每一名學生都樹立信念“我是最優秀的,我能成為最優秀的”,同時把目標落實在每一個細節上,上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道題,日行一善、日積一語。她跟學生一起跑操,一起上自習,她還引導學生自主設計班旗、班歌、班訓、班級目標、宿舍目標。她充分利用班會這一德育主陣地,設計出“情景劇班會”“論壇班會”“野外班會”等多種形式,用特色班會喚醒學生心靈,用主題活動提升學生幸福指數。她還注意挖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開通了班級管理“星光大道”,由學生自己組織評選學習、體育、藝術、愛心、節儉、誠信等“明星”,由她來撰寫頒獎詞,邀請家長參加頒獎儀式,打造了一個個群星閃爍的班集體,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讓家長了解孩子、放心孩子……

問起王文霞今後的打算,她說:“我有三個計劃,一是把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出來,對青年教師做好傳幫帶工作;二是作為一名十九大代表,要利用好報告、宣講的機會,宣傳衡中、宣傳衡水、宣傳衡水教育,為衡水教育積極弘揚正能量;三是要寫寫自己的教育故事,給青年教師提供一些借鑑……”

三尺講臺,平凡的工作崗位,王文霞用一片赤誠之心,寫就別樣的感動。一路走來,她不忘初心,享受著一路風景,收穫著一路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