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狼來了」 地球或將變成一個真正的「溫室」

今年夏天熱浪席捲世界多地。一份6日發表的研究報告警告:即便各國實現《巴黎協定》設定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恐怕仍難以阻止地球平均氣溫上升4至5攝氏度、變成一個真正的“溫室”;各國必須採取多方面措施,避免衝破地球環境承載能力“閾值”。

【升溫恐難阻】

這份報告由瑞典斯德哥爾摩環境恢復中心、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多名科學家聯名撰寫,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發表。

將近200個國家2015年12月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巴黎協定》,要求各國切實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使全球平均氣溫升幅較工業化前水平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

然而,報告作者認為,即便各國按照承諾減少排放,地球升溫幅度可能依然超過2攝氏度。

當前,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上升大約1攝氏度,平均每十年升溫0.17攝氏度。

報告說,一旦氣候變化突破地球環境承載能力的“閾值”或稱“臨界值”,可能觸發全球生態系統從“中性”或“有益”轉向“有害”,最終產生比人類活動所能排放總量更多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排入大氣,使地球不可避免地變成“溫室星球”。

這些科學家建議,要阻止這一變化,單純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不夠,還要在護林育林、治理土壤、保持生物多樣性、改善技術以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並封存地下等方面下功夫。

【注意“臨界點”】

報告列出不下十個可能“引爆”氣候急劇惡化的“臨界點”現象。

其一,“永凍層”融化。俄羅斯、加拿大、歐洲北部等地區永久凍土層內封存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按當前排放速度大約相當於15年的排放量,一旦因凍土層解凍而大量釋放,將加速全球變暖,而升溫過程反過來會加快這些溫室氣體釋放,科學家稱之為“正反饋”效應。

其二,森林枯死。報告援引一項近期研究所獲結果,即一旦全球升溫3攝氏度,可能使40%的亞馬孫雨林“頂梢枯死”;這一過程可能延續至下個世紀;山火災害可能加快這一破壞過程。

其三,冰雪變少。極地冰川面積正在迅速萎縮,尤其是北冰洋。與冰雪表面將太陽輻射反射向太空不同,冰雪消融而成的海水將吸收更多太陽輻射,致海水升溫,繼而導致更多冰川融化,形成惡性循環。報告預測,北冰洋可能在本世紀中旬以前迎來首個“無冰之夏”;按照全球升溫2攝氏度估算,這種情況將每四年出現一次。

其四,海平面上升。科學家們對西南極洲和格陵蘭島冰蓋和冰原受全球變暖影響融化的速度預測不一,但同意存在某個“臨界點”、即可能在地球升溫1至3攝氏度的情況下觸發。這兩大冰蓋融化,將使海平面上升13米,屆時人類社會可能面臨“沒頂之災”,因為全球三分之二大城市及大部分可耕農田海拔不超過10米……

科學家警告,這些變化過程互相關聯,一個“臨界點”爆發可能引爆另一個。報告作者之一、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所長漢斯·約阿希姆·舍爾恩胡伯說,即使按照升溫2攝氏度估算,這一連串變化足以帶來重大災難,“使整個地球體系陷入全新運轉模式”;假如升溫幅度達到4或5攝氏度,地球環境承載能力將降至10億人口。

【不是“狼來了”】

這份報告似乎有些“危言聳聽”,但近年全球普遍“變熱”,極端天氣頻發,引科學界警惕。

今夏全球多地創高溫紀錄,歐洲多國最高溫度超過40攝氏度,觸發乾旱、山火等災害。希臘雅典附近海濱地區7月23日爆發山火,致91人死亡。

路透社報道,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學者菲爾·威廉森就這份報告發表評論:“就2018年夏天情況來看,這真不是一個‘狼來了’的故事,不是發假警報;‘狼群’已在眼前。”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先前發佈報告,認定2017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溫度最高的三個年份之一,地球表層的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氮等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溫室氣體平均濃度創歷史新高。

這種形勢下,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去年6月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否定氣候變化科學依據,國際社會普遍予以譴責。今年3月去世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生前警告:“特朗普的行為可能將地球推向危險邊緣,使地球變得像金星,高溫達250攝氏度、下著硫酸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