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中拍《飛狐外傳》收官「金庸武俠」,網友這五字點評老扎心了

內地著名導演、製片人張紀中在2000年前,是內地影視圈的神級人物,他是央視《三國演義》之“南征北戰”段落的製片人,而真正讓其功成名就的是《水滸傳》,張紀中擔任這部大型古裝劇製片主任,《水滸傳》拍得古樸自然,對原著人物、佈景、意境還原度都極高。

張紀中拍《飛狐外傳》收官“金庸武俠”,網友這五字點評老扎心了

但從2003年開始,張紀中開始搗鼓金庸武俠劇,從第一部《射鵰英雄傳》到2015年的《書劍恩仇錄》,一共拍了8部,幾乎每一部都爭議不斷,這也讓張紀中頭上的大神光環漸漸暗淡。最新的消息,張紀中將開拍金庸名著《飛狐外傳》,據說是張紀中版“金庸武俠劇”的收官之作,對於此消息,大多數網友的態度是吐槽而非期待。

客觀來說,相比於港臺的武俠劇,張紀中的金庸劇至少有兩大優點,一是劇情對原著的還原度極高,香港拍過很多金庸武俠劇,除了最後一版(張智霖的《射鵰》、古天樂的《神鵰》、黃日華的《天龍八部》等)跟原著吻合外,其他版本大多對原著修改很大,比如大家最熟悉的83版《射鵰》,人物年齡、劇情等都跟原著出入不小。二是張紀中版金庸劇一般都是大投資,實景拍攝,氣勢磅礴,這一點港臺劇是無法比的,83版《射鵰》更像舞臺劇,佈景極為粗糙。

張紀中拍《飛狐外傳》收官“金庸武俠”,網友這五字點評老扎心了

但這兩個優點大多數觀眾並不買賬,尤其是第二點,香港的製片人要是也能拿到如此大規模的投資,也能搞出大場面,沒什麼了不起。而張紀中版的金庸劇,至少有三個缺點,板上釘釘地廣受詬病。

一是選角太差,《射鵰》讓李亞鵬演郭靖,曾被認為是本劇最大槽點,而《神鵰》和《鹿鼎記》全都用黃曉明一人演楊過和韋小寶更讓人無語,試想一下,別說黃曉明的演技一直是其短板,即使黃教主演技傍身,選角起碼也要考慮演員本身氣質吧,試想一下讓古天樂去演韋小寶,讓陳小春去演楊過會是什麼效果。

張紀中拍《飛狐外傳》收官“金庸武俠”,網友這五字點評老扎心了

二是動作設計太裝,《黑客帝國》過去都多少年啦,張藝謀拍《英雄》時,模仿《黑客帝國》還情有可原,而張紀中幾乎每一部武俠劇的動作戲,都是慢鏡、旋轉一類的“黑客套路”,真是有點夠了。

三是人物造型太寫實,為什麼香港武俠劇佈景粗糙,卻經常性地能締造經典呢?因為武俠劇主要拍的是意境,都知道武俠是假的,所以寫意的風格更適合武俠劇,而張紀中的武俠劇,人物造型特別寫實,拍得像演演義,《射鵰》裡飾演楊鐵心的是丁海峰,一出場,很多人都恍惚認為武松穿越進了《射鵰》,本來道骨仙風的馬鈺,裝扮得比《水滸》裡的公孫勝還要寫實,倒是像條好漢。

張紀中拍《飛狐外傳》收官“金庸武俠”,網友這五字點評老扎心了

像武松嗎

除了以上三個缺點外,張紀中版金庸劇的音樂,做得也讓人不得味,跟黃霑等人為港版金庸劇做的音樂完全沒法比。

大概也正是因為以上這些原因,當得知張紀中要拍《飛狐外傳》時,很多網友留言表示擔心,有些網友直接吐槽這是“勞民傷財”,也有理性的網友給出了一些真誠的意見,其中“別畫風太土”五個字讓人印象深刻,確實,張紀中以前的武俠劇,都有“畫風太土”的嫌疑,這五個字也算是扎心之論了。

張紀中拍《飛狐外傳》收官“金庸武俠”,網友這五字點評老扎心了


張紀中拍《飛狐外傳》收官“金庸武俠”,網友這五字點評老扎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