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中:我和金庸先生交往的二十年


張紀中:我和金庸先生交往的二十年


張紀中:我和金庸先生交往的二十年

特約撰稿 | 張英

出品 | Vista看天下微雜誌

張紀中:我和金庸先生交往的二十年

金庸與張紀中。(張紀中微博 圖)

張紀中和金庸認識二十年。

張紀中小時侯看的第一本武俠書是《兒女英雄傳》,後來又看了《七俠五義》《小八義》等舊派武俠小說。到上世紀90年代初,張紀中才接觸到金庸的《笑傲江湖》,一讀就再也擱不下了。

經過你來我往的書信和電話,張紀中最後放棄了高難度的《神鵰俠侶》,選擇了不需要很多特技的《笑傲江湖》,作為他拍的第一部金庸作品。

張紀中第一次見到金庸是1999年在杭州。剛剛出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的金庸心情很好, 在見面前,張紀中特意跑到銀行去,在一大堆新鈔票裡,挑了張編號為25666666的一元紙幣,把它鑲嵌在一個有機玻璃做成的紀念品裡,上面寫了《笑傲江湖》的字樣。

這個特別的禮物讓金庸很高興,馬上就在授權合同上籤了字。按照歷史正劇和主旋律風格拍成的《笑傲江湖》在中央電視臺8套播出,收視率達到了12%-19%,第一輪播出就給電視劇中心賺了7500萬。

張紀中:我和金庸先生交往的二十年

張紀中版《笑傲江湖》劇照。(網絡圖)

在此後6部電視劇籤合同時,張紀中都會和金庸進行長時間的溝通和交流,徵詢金庸對電視劇劇本改編意見,在故事和情節設置上,完全忠實於小說原著,極少有大的修改。“金庸把自己的小說當親生的孩子,我也想明白了,我們改編的畢竟是他本人的在作品,那就按照他的意見來。畢竟對我們來說,金庸(小說)不是我們的原創作品。”

為了讓金庸滿意,張紀中找了金庸最信任的專家陳墨教授出任顧問,專門負責參與、回答編劇的疑問。這使得張紀中版的金庸劇成為了最忠實於小說原著的電視劇,令金庸非常滿意,索性口頭放言讓他把作品集全改成電視劇。

在張紀中已經完成的金庸劇裡,金庸本人最滿意的是《天龍八部》和《碧血劍》。“《天龍八部》我很喜歡。張紀中在拍電視劇前徵求我的意見,我就說,最好不要和小說相差太多。後來張紀中對結局進行了修改,只減不加,剔除了一些不必要的人物,讓整個高潮都圍繞著蕭峰來進行。對這一改動我很滿意。”因為《天龍八部》,內地年輕的觀眾也接受了張紀中版的金庸劇。

在金庸的作品裡,《碧血劍》是電視劇改編次數最少的。張紀中看中它是因為《碧血劍》實際上是一部歷史正劇,既體現了金庸對歷史的研究和觀察,也讓張紀中的正劇特長有了大的發揮。

看完《碧血劍》後,金庸對張紀中說了句:“張先生拍戲就是認真,把我的作品交給您拍,我非常放心。”

張紀中:我和金庸先生交往的二十年

金庸曾言,最滿意張紀中版《碧血劍》的改編。(網絡圖)

以下為記者對張紀中的採訪口述。

這五年,金庸一直躺在床上

我(張紀中,編注)很難過。這十年來,查先生的身體都不太好,很少出門參加活動。

半個月前,我從電話裡得知查先生病重,要去香港探望。這兩年我一直想把金庸作品集都拍完,現在想拍《飛狐外傳》和《雪山飛狐》,一直在找投資、磨劇本。等我決定訂機票去之前,查太太又告訴我,查先生病情好轉了,又穩定下來。

沒想到今天(10月30日,編注)就知道查先生走了。上一次香港博物館金庸館開張,我就去香港看過查先生。當時他躺在家裡的床上,因為腦萎縮已經不能說話了。這幾年,他一直是這樣的狀態。遇到我這樣的老熟人,他的眼睛會眨幾下,臉上有點笑容,就這樣。

這十年裡,基本上家裡都是查太太照顧查先生。先生糖尿病其實蠻嚴重的,70歲的時候還做了心臟搭橋,加上腦萎縮,很辛苦。他太太對他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他每次吃飯之前,都要吃一大把藥,後來打針,穿衣服,包括吃東西,以及走到哪裡去,都是靠太太照顧。她永遠躲在他後面,安安靜靜地,照顧他。

查先生比較客氣,我去香港給他過生日的時候,我們一起吃頓飯,當時他非常有意思,坐著輪椅過來看了我半天,然後笑著說,“張先生,是你啊。”

然後查太太對我說,“哎呀,他還真的就認識你,對你有印象。”當時查先生因為年紀大了,很多人和事都忘記了。一些多年的老朋友和他打招呼,他都不記得,就看著人家發愣。

吃飯的時候,我坐在他旁邊,他這個人真的是彬彬有禮,已經不認識飯桌上很多人,但他還是笑嘻嘻的,很慈祥地看著你,舉著酒杯,敬你喝酒,對每一個人都是這樣。

見他身體不好,我策劃了一個活動,“不老的金庸”,想給他祈福祝壽,找了李亞鵬、黃曉明、周迅、劉亦菲、胡軍、林志穎、劉濤等和我合作過金庸劇的朋友們,分別拍了視頻,最後剪到一塊,由我當面帶到香港,放給查先生看。

張紀中:我和金庸先生交往的二十年

張紀中策劃了“不老的金庸”活動。(張紀中微博 圖)

2014年,我也是想讓查先生高興一下,就挑了個好日子,叫了李亞鵬、胡軍、黃曉明,我們一起去了香港,看望查先生。查先生很高興,專門陪了我們一個晚上,我們一起吃飯,他很高興,還喝了幾杯酒。

按道理,他做過心臟搭橋手術,是不能喝太多酒的。但查先生見到他喜歡的演員,都會很高興,也很客氣。李亞鵬演的郭靖當時引發爭議,查先生倒覺得他很合適,外形、氣質都對,就專門寫了“不招人嫉是庸才”,安慰他。

我做了一輩子影視,現在年紀也大了,見過的大家、名家也很多,但是像查先生這樣的文化人物,是不會再有了。

“我想把金庸的戲,一直拍下去”

我是1999年4月份認識查先生的。

當時,我在中央電視臺下屬的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剛好拍完四大名著裡的《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海內外的收視率高,口碑也很好。那會兒我看到新聞裡說,金庸先生也看了《三國演義》和《水滸傳》,說拍得很好,還表示如果央視願意拍自己的小說,能夠有同樣的質量水準,他願意免費贈送版權。

當時很激動,我是金庸武俠小說的鐵粉啊,他所有的作品我都看過,而且非常喜歡。我是個山東人,血性方剛,崇拜英雄豪傑,如果查先生不是戲言,那我倒要嘗試一下可能性。

我馬上請示了中心的領導,找了和我一起拍《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創作團隊,談了我想拍金庸武俠劇的想法,一聊下來,大家都很興奮,都是不睡覺地連著讀他的小說,停不下來。

領導讓我代表中央電視臺和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起草信函,和查先生聯繫。幾天之後,查先生給我們覆函,我們在杭州見面,查先生真的就收了一塊錢人民幣,把《笑傲江湖》的版權贈送給我們了。

這是金庸第一部大陸版電視劇。

至此,我們開始了二十年的友情和合作。前十年他身體好,不願意呆在家裡,喜歡到處走動,也有很多想法,想當學者,就讀了北大博士和劍橋博士,還想寫《中國通史》;想當老師,就去了浙大當教授,後來還當了人文學院院長。

年紀大了,他想念故鄉,杭州市、嘉興市都想把他變成文化名片,讓他當文化大使。後來,西湖邊上蓋了別墅和金庸茶館,嘉興也有了金庸故居。

我們每一次的合作,都很愉快。工作以外的時間裡,查先生還特別會安排倪匡、蔡瀾等一些他的老朋友和我一起吃飯。查先生每次到大陸來,去杭州、西安、長沙、武夷山這些地方,他都會通知我,我再急再忙,都會趕過去看望他。

張紀中:我和金庸先生交往的二十年

張紀中帶著劉亦菲等演員與金庸見面。(受訪者供圖)

在杭州的時候,我們帶他去吃農家飯,到處跑。喝龍井,聊天,很開心。有時候吃飯,老闆一看金庸來了,就說不要錢。他說不行不行,一定得給錢,老闆就說給一折吧。他就高高興興給人寫字,不收一分錢。

後來有一次我帶他品嚐北京民間小吃,去了口福居吃涮羊肉,老先生吃得特別高興。吃完之後他略意思索,拿著筆寫下一行字,“萬人綺靡口福居,口福居然迷萬人”。

查先生跟我在一起,什麼都聊,他整個家族的故事,一生的經歷,他的幾個子女。包括他在香港,拿了8萬港幣辦報紙,很小的辦公間,4個辦公桌,每天坐船過海,去報社上班。白天忙工作,還要寫社評,晚上睡覺前寫武俠小說。幾十年如一日,真的不容易。

晚年,查先生一直在改他的小說,很辛苦,我覺得沒有必要。我也看了金庸作品集的修訂和改動,大部分作品故事和人物性格沒變,但有的作品結局和語句變動比較大。

我上次見面的時候告訴老先生,您現在是以查良鏞的身份來修改30年前金大俠的作品,用現在的眼光回過頭看以前的作品肯定不順眼,改編味兒就變了。但他希望我按修改後的故事情節來拍,不要把韋小寶刻畫成英雄,怕給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

我當時回答說,按照舊版本拍才能表現對中國人人性的批判,這樣可能對青少年更有教育意義。後來,金庸也同意了我的意見。

現在,我想把金庸的戲,一直拍下去。這是我對查先生的一個承諾,也是完成他的心願。

我希望能夠儘快把《飛狐外傳》和《雪山飛狐》完成。查先生的去世,讓我有了緊迫感。我年紀也大了,把金庸作品集拍完了,我也可以光榮退休了。


張紀中:我和金庸先生交往的二十年


張紀中:我和金庸先生交往的二十年


張紀中:我和金庸先生交往的二十年


張紀中:我和金庸先生交往的二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